“研班级管理 助常规养成”―诚和家园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教研活动

诚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班级常规管理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p><p class="ql-block"> “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但它是保障幼儿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以下是赵迪老师组织教研的内容: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幼儿园班级管理、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p><p class="ql-block">那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p> 班级管理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老师能否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及活动的质量。因此,长期以来,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条款和规则,运用教师的权威,采用“命令式”、“高压式”的管理。然而事与愿违,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越管越乱。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制定的规则,常常忽视了遵守常规主体——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采用适合的方法。</p> 班级管理的要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班级管理工作要严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班级管理工作要细心。</p> 班级管理内容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p class="ql-block">  1.班级和园:班级并不是幼儿园的孤立单位,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不仅是园的目标,也是班级的目标。因此,考虑班级在全园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班级的协调,合作是很有必要的。班级和园:班级并不是幼儿园的孤立单位,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不仅是园的目标,也是班级的目标。因此,考虑班级在全园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班级的协调,合作是很有必要的。</p><p class="ql-block"> 2、班级和家庭:为使幼儿园的活动更有成效,必须和家庭共同协力。与家庭的联系在班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应摆正与家长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3、 班级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新执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 作为幼儿园的基本内容,班级要相应制定自己班班务计划。</p> 教师的指导 <p class="ql-block">  教育计划 (1)作为一个班级,每学年有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一个比较理想的教育计划,首先应考虑以下五个条件: 观察:教师应认真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记录:为便于回顾,教师应及时记下一些重要活动的过程和效果 准备:启发幼儿的方法、提供用具的方法、教具的研究等均要做充分的准备 计划:要在订计划时将各种因素考虑充分,以幼儿愉快为原则 行动:有了好的计划就应尽快行动。</p><p class="ql-block">(2)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自由活动、常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班级事务 : 在班级事务中,有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也有按月、按学期处理的事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每日处理的事务,幼儿出勤本、班级安全日志、每日教育计划、幼儿作品、环境材料的准备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日常处理的事务 幼儿家访记录、班级管理各种文字记录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安全管理 (1)对物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在危险的地方必须贴上明显的标志。如配电 箱等处。 分工负责:在带有危险性的运动器具旁应有专人值班、专人负责。合理摆放器具、物品,考虑幼儿的活动范围。</p> 对幼儿的安全管理 <p class="ql-block">  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成人对不安全的因素要作充分的考虑。如“避难训练”。把握幼儿的行动特征:幼儿是活泼好动的,所以教师对那些行动缓慢的幼儿、多动的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儿要多加注意。 </p><p class="ql-block"> 事故处理: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不管在什么场合,遇到发生的事故,首先教师要保持冷静,消除幼儿的恐惧感,根据幼儿伤势的轻重,报告园长,采取急救措施,并与家长联系。同时,必须对其他幼儿的状态加以提防和注意。</p> 家庭联络 <p class="ql-block">(1)家庭联络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家庭:</p><p class="ql-block">① 幼儿园及班级的教育方针、目标。 ② 重要的活动、入园式、保育参观、生日会等。 </p><p class="ql-block"> ③ 幼儿健康报告,包括定期的幼儿健康诊断、季节性的健康指导、流行病预防等(一学年两次体验、运动能力测定、中大班每年一次检查色盲、色弱)。 ④ 教育内容,基本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p><p class="ql-block">家庭------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①有助于保育者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资料。 </p><p class="ql-block">②幼儿在家中已形成的生活习惯。 </p><p class="ql-block"> 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幼儿园的希望和要求。</p><p class="ql-block">家庭联络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常用的有:</p><p class="ql-block">校讯通、优蓓通、微信群、问卷调查</p><p class="ql-block"> 电话、信件、印刷品、联络笔记等和保育参观、座谈会、讲习班、面谈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则:与家长谈及幼儿的有关情况时,要有礼貌、客观、不可用“头疼”、“难办”、“讨厌”等字眼。</p> 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班级常规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秩序感;保障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顺利实施;使老师的工作更加轻松。</p><p class="ql-block"> (一)良好的班级常规是保证幼儿在园安全的前提保证幼儿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是首要任务。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探索,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欠佳,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的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学前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需要幼儿反复实践,并不断对正确的行为加以强化,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三)良好的班级常规是班级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集体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集体活动有序地开展,要制定一定的常规来维持秩序。良好的班级常规又有助于形成宽松、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在这个集体里感觉到轻松、快乐,更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掌握。</p><p class="ql-block"> (四)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自律能力发展的关键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自律品质的最佳时期。幼儿的情感、行为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的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自律品质。</p> 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 <p class="ql-block">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像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是因为它无处不在,必须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积极有效策略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班级常规呢?</p><p class="ql-block">(一)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行为常规。在自由操作的活动中,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p><p class="ql-block">1.教师身体力行,主动遵守常规。</p><p class="ql-block"> 幼儿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教师的榜样作用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教师身体力行,主动在孩子们面前用正确的方法洗手,给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比任何的言语要求效果要好得多。</p><p class="ql-block">2.树立幼儿榜样,互相学习。</p><p class="ql-block"> 肯定和表扬就是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在常规教育中,幼儿同伴间相互激励的评价实效性很强,他们在真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同伴间的相互激励更能调动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做个“勤”老师能促进幼儿常规习惯的形成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经常性地对幼儿进行行为练习,也能促进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形成。幼儿年龄小,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时常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督促,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p><p class="ql-block"> 3、利用家长资源进行常规管理</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p> 班级常规培养 <p class="ql-block">一、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1、听指令行事;</p><p class="ql-block">2、传话游戏;</p><p class="ql-block">3、情景表演;</p><p class="ql-block">4、老师说话清晰;</p><p class="ql-block">5、给孩子多听的机会;</p><p class="ql-block">6、老师的鼓励与榜样。</p><p class="ql-block">二、区角活动常规的培养</p><p class="ql-block">1、安静选区;</p><p class="ql-block">2、使用进区卡;</p><p class="ql-block">3、设计区域图示;</p><p class="ql-block">4、听指令信号收拾整理;</p><p class="ql-block">5、明显的取放规则标志。</p><p class="ql-block">三、离园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以安静的活动为主,形式灵活多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不能厚此薄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与幼儿短暂交流,带着快乐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整理衣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清点幼儿人数。</p> <p class="ql-block">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崔文丽老师总结《纲要》和《指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要站在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角度,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将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并与其他领域多元整合,不断探索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策划:张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崔文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刘欣</p>

幼儿

班级

常规

幼儿园

活动

良好

教育

管理

教师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