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言 <p class="ql-block">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十分重视。</p> 家风探寻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古往今来,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人有恒言,天下国家”。孟子的名言是谓我国家风建设的缘起。古往今来,我国优秀的家风文化从未改变。 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家范》、《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是家风。 </p><p class="ql-block"> 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广为传颂的诗句,也都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都离不开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红色家风也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奋斗的峥嵘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诫子书、革命育儿经。毛泽东同志曾立下亲友规矩“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语重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并定下了“十条家规”……</p> <p class="ql-block"> 从古人的“五常八德”之传统家风到我党的“红色家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影响着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林林总总的家规家训家风⽆不折射出:“家规”是治家教⼦、修⾝处世的重要载体,“家训”是国家法制的缩影,“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我们的家风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为弘扬良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忻州七中开展了“清和家风”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的普通家庭绝大部分的家风、家规、家教,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上行下效“继承下来”的,虽然没有写成书、刻成碑,却依旧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家庭成员及其后代的品格中。</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家教的好坏,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知识匮乏的寒门父母,反倒往往教育出品行端正的后代,“程门立雪”“孟母三迁”等故事正是寒门家庭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在我校开展的“清和家风”主题教育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主题教育,一起制定家规,家风。</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身体力行实践家规,撰写心得。“一个好的家风如春风、春雨,你不觉得他在一件事上影响你多深,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影响的积累,就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爱子,教之以义方”。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养成的沃土。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风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嘱,抑或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将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一家仁,一国兴仁。”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追梦的路上,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创造家庭美满、生活幸福的美好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