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草鹭,别名草当、花洼子、黄庄、紫鹭等。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鹳形目、鹭科、鹭属的一种大、中型涉禽。体长830-970毫米,共3个亚种,寿命25年。体形呈纺锤形,草鹭的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胸前有饰羽。具有“三长”的特点,即喙长、颈长、腿长。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没有明显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个食道都能储存食物。飞时头颈弯曲。</p> <p class="ql-block"> 草鹭,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其余头和颈棕栗色。从嘴裂处开始有一蓝色纵纹,向后经颊延伸至后枕部,并于枕部会合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纵纹沿后颈向下延伸至后颈基部,颈侧亦有一条同样颜色的纵纹沿颈侧延伸至前胸。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两肩和下背被有矛状长羽,羽端分散如丝、颜色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尾暗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p> <p class="ql-block"> 草鹭,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深暗褐色,亦具金属光泽。次级飞羽及翅上大覆羽灰褐色;小覆羽和中覆羽亦为灰褐色。翅角及翼前缘棕栗色。颏、喉白色,前颈基部有银灰色或白色长的矛状饰羽。胸和上腹中央基部棕栗色,先端蓝黑色,下腹蓝黑色,胁灰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羽端黑色,腋羽红棕色,翅下大覆羽灰色,中和小覆羽以及腿覆羽红棕色。虹膜黄色,嘴暗黄色,嘴峰角褐色,眼先裸露部黄绿色;胫裸露部和脚后缘黄色,前缘赤褐色。</p> <p class="ql-block"> 草鹭,幼鸟额、头顶黑色,无羽冠,颈赤褐色,前颈密布暗褐色纵纹;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具宽的赤褐色。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和水塘岸边及其浅水处,特别是生长有大片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水域最为喜欢。常成小群栖息于稠密的芦苇沼泽地上或水域附近灌丛中,有时亦与苍鹭、白鹭一起栖息。</p> <p class="ql-block"> 草鹭,活动时彼此分散开单独或成对活动和觅食。休息时则多聚集在一起。行动迟缓,常慢步在水边浅水处低头觅食,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不动,或收起一腿。仅用一脚站立于水边,静静的观察和等候鱼群和其他动物到来。飞行时颈向后缩成“Z”字形,头缩至两肩之间,两翅鼓动缓慢、脚向后直伸,远远突出于尾外。飞行慢而从容。呜声响亮而有些嘶哑。似“刮刮”声。不过一般很少鸣叫。</p> <p class="ql-block"> 草鹭,主要以小鱼、蛙、甲壳类、蜥蜴、蝗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最为频繁。觅食时常分散在水边浅水处边走边觅食,也常常静静的守候在水边不动,长时间的等候过往鱼类和其他动物食物。部分为留鸟,部分迁徙,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春季最早于3月末4月初迁来繁殖地,秋季于10月中下旬南迁,在更靠南的地方甚至持续到12月中旬才最后迁走,迁徙时常集成3-5只的小群迁飞,也有多至10余只到数十只的大群迁飞。</p> <p class="ql-block"> 草鹭,与苍鹭、大白鹭一起混群栖息和营巢。5-7月筑巢于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的水域岸边,巢以苇或蒲叶弯折作为基础,上面以苇杆、苇叶及蒲草编织而成,内垫苇穗等柔软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9年,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唐逸萱《飞翔的小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济南华山湖、菏泽市文亭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