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括与幼儿健康成长密切关联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让儿童从事简单的劳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情绪愉快,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感、责任感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p>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劳动习惯、劳动观念的培养,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一般在小班时幼儿学习了用勺子自己吃饭,学习穿脱简单的衣服、开合拉链,自己拿放玩具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到了中班,孩子们要初步学习用筷子吃饭、洗手,能自己穿脱衣服,初步学习系鞋带、叠被褥。稍大些就该让孩子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洗手绢、自己整理图书玩具)等,回家后做一点家务活儿。</p> <p class="ql-block"> 在劳动中建立孩子的自豪感,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孩子能力有限,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及时肯定、表扬孩子的干活热情及干得出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尽可能努力使劳动活动轻松愉快。孩子的劳动带有游戏的性质,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玩边做。</p><p class="ql-block"> 在做劳动活动时给孩子以指导和督促,但应允许孩子在做的过程中的细节上有更多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还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意愿。并提高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我服务意识,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我服务意识,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编辑:郝伟</p><p class="ql-block">审核:申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