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还有我和光辉一起上《中国国家旅游》2022年3期了

长白山里的耿大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热爱——长白山变迁的原动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文/Yoyo 图/Yoyo 耿明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中国国家旅游》2022年03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段落引子“整理者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为了不错过长白山任何一个绝美的景色,耿大爷将摄影爱好玩到极致。70多岁的他,比年轻人还勤奋,披星戴月奔赴各地拍摄。他的一番言论更是深刻而充满哲理:“一个没有思想的植物尚且能够依靠其自身残余本能,继续为生态平衡做着贡献。扪心自问,我们老年人为何不能向朽木学习,发挥余热,开发自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主文“整理者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这个本地人看长白山这么多年的变化,那就是翻天覆地。”土生土长的张大哥谈家乡变化时,感慨万千。40多年间,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家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林业采伐小镇,蜕变为全国乃至世界玩家追捧的旅游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白山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高山密林的复杂环境,景区的进入性极差;80年代经济活动打破了这个偏僻山地的寂静,长白山开始实行售票制,真正纳入景区管理;200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白山景区自此全方位走上正轨,成为今天人们所了解的长白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早到访长白山的人,大多数是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旅游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长白山的国际知名度甚至一度高于国内知名度,那时候就有韩国、日本、欧美的旅行者不远万里,慕名而来领略长白山天然原始的奇异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8年我去长白山的时候,虽然有门票,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景区管理,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攀爬的方式到达天池水面。”谈起早期的长白山旅游,张大哥沉浸在30多年前的回忆中,意味深长,几十年间,长白山从简单的出售门票升级为今天的分时预约智慧景区;从蒸汽火车到今天的高铁、高速、机场;从破旧的大巴车到今天的大中八、越野车、商务车、长白山网约车……长白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变迁的故事。“80年代初期,每天来长白山的游人几十个甚至几个。到了2019年时的旺季,每天接待人数一度接近4万人次,住宿从五星级的酒店到普通民宿一应俱全,目前长白山景区已经具备日容纳超过1万人次的住宿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说到长白山旅游,就是登主峰看天池瀑布。如今,整个二道白河镇都被打造成了开放的4星级景区,32个景点星罗棋布在小镇的道路河流两侧,在城市设计、景观布局、镇区环境等方面比肩甚至超越欧美、日本的一些著名旅游城市。同时,为了满足旅客日益升级的旅游需求,长白山持续提升景区配套设施和丰富旅游项目,托管了红石峰、露水河狩猎场等一批极富特色的景区,更开发了越野滑雪、森林徒步、雪地摩托穿越、森林越野车自驾、冬季矿泉漂流、纯天然温泉洗浴等旅游产品,很多项目都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顶级品质,长白山旅游正在发生质的飞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未来长白山旅游产业的一定发展,张大哥充满了期待。“生态保护、智慧景区、家庭度假、多样化交通、慢行观光系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一定会越来越好。”在长白山脚下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张大哥,女儿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工作,他理解城市里打拼的不易,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长白山旅游的价值:“希望越来越多长期在城市钢筋水泥建设中工作生活的人,都能来洗洗脑,洗洗肺,来森林里走一走,换换脑子,换个心情!”简单平实的话语充满了对家乡深沉的热爱,饱含了长白山独特自然资源吸引四海宾朋的深厚底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优质的旅行体验不止来自优美的景色和成熟的配套人文是高于一切,让旅人对陌生目的地心生强烈感情色彩的非物质因素。长白山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旅人的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一点,在张大哥身上如此,在摄影爱好者耿大爷身上更体现得淋漓尽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耿大爷相识在一个寒冬的早晨,魔界雾凇的梦幻景色中,蜿蜒在二道白河镇的奶头河,自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天气极其寒冷的黎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冰晶,挂在河岸两边的枯树、野草,便形成了雪凇,即本地人口中的“树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待到太阳升起,阳光穿过蒸腾的薄雾洒满树挂,整个世界晶莹剔透如钻石般闪耀,树、水、天一色,在雾气中若有若无,如梦似幻。为了捕捉这绝美的景色,摄影爱好者们在太阳还没升起时,就已经守在零下20多度的河边了,我冻得直哆嗦,旁边的一位大爷却泰然自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不冷吗?”我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轻人,你还不如我一个老头子抗冻?”大爷的语气中充满了东北人特有的开朗和幽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年我去林子里拍紫貂,雪到大腿根那么深,零下三十多度守了几个小时,整个人都冻僵了,那才叫冷!”大爷一手拿着相机,口罩里呼出的热气,早已在睫毛和厚实的雷锋帽上凝结成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爷的经历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经过进一步交谈得知,这位耿姓大爷在长白山生活了50多年,因为喜爱摄影,专注拍摄长白山20余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早已经深深地刻进了他的心里。70多岁的他把自己比作“化作腐朽也生机”的朽木。他希望用相机记录家乡美好的瞬间并将其传播出去,用他的原话:“燃尽最后一滴烛,绽放最后一丝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重复相同的景色,耿大爷有自己的想法:“主峰天池你去了吧?我拍了十几年,还没重样过。长白山这儿的景色就是这样,无论拍多少次,每次都不一样,魔界也是,不同时段,不同光线,不同视角,拍出来的片子都不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特有的精气神,全力以赴的热爱就是长白山人的精气神。此行,我们遇到了很多像张大哥和耿大爷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自我价值,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本地人。到访长白山之前,憧憬它无尽的美景,到访长白山之后,沉醉在它炽热的人文宝藏中。在我眼中,本地人心底对“家乡越来越好”的笃定信心,就是长白山最动人的广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被该杂志选用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态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被选用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域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刊登在本期上的我在雪岭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月亮走我也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 李青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