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到世界的尽头~南极洲(第一站:新西兰)

鸿鸿

<p class="ql-block">2022年初,澳洲的新冠疫情趋缓,80%以上的人口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政府逐步放宽了出行限制。按奈不住驿动的心,我们迫不及待的要出门看世界🤪于是,在很多人还不太敢出门时,我们“报复性”的补回过去三年的损失,来了三次大旅行:6月,先是西澳20多天,7月,去东非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马来西亚,也是20多天。10月23日到12月4日共42天,是2022年的重头戏~新西兰、南美洲、南极之旅,全程要乘坐12次飞机,累计飞行约40小时,先后途经新西兰北岛、智利、秘鲁、阿根廷,最后到达南极。这张图直观的标出了我们的路线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3日</p><p class="ql-block">澳洲正式宣布结束疫情隔离政策,人们蜂拥出游,飞机坐得挺满的。新旅程开始了~南美洲、南极洲,今天从墨尔本飞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p> <p class="ql-block">预定机票时,得知我们需要在新西兰的最大城市奥克兰转机。多年前我去过新西兰南岛,这次踏足北岛,太巧了!何不停下来玩几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从地理位置来看,无需飞越太平洋,有从新西兰、澳洲出发到南极的邮轮,到达南极洲的罗斯海~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之一,被喻为“最后的海洋”,邮轮可以一次性穿越五大南极海域,探索世界这几处神秘之地。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条线路非常小众,价格不菲。我们决定南极之行时,甚至都没有听过这个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地球这片“最后的海洋”~罗斯属地(英语:Ross Dependency)是一块新西兰在南极洲(以及其它在南冰洋的分散领土)宣称所拥有的地区。这块领地的范围是从南极点出发的一个扇形,沿着160°东经线至150°经线之间向北延伸,终结在60°南纬线。虽然这片土地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它的面积可不小,多达 450,000 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罗斯属地的名字来自发现罗斯海的英国人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爵士(James Clark Ross)。他是个英国人,代表英国声明了对该领土以及周围海域的“所属权”。<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斯属地有它自己的旗帜,是一面浅蓝色的新西兰国旗(非官方旗帜),官方语言是英语,官方货币是新西兰元,还有专用区号呢,是 +64-2409-xxx。</span>1923年,罗斯属地由英国移交给新西兰。</p><p class="ql-block">1955年7月,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和苏联12个国家的代表于法国巴黎举行了一次南极问题国际会议。会议各方同意,今后在南极科考领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仅用于和平目的,签署国</span>暂时搁置对南极的领土要求。新西兰是其中一个签约国,意味着同意将国家利益置于人类在南极的共同利益之下,这个行动看起来挺高尚的😀</p><p class="ql-block">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目前有50个签约国。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政府,没有永久居民,只有季节性的“居民”,而且基本都是科考工作者,在罗斯属地上的四个科考站中,最高峰的情况下可能有超过一千人。</p> <p class="ql-block">三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澳洲的邻居新西兰。走进奥克兰机场,第一印象是浓浓的毛利族文化气息。新西兰71.8% 人口是欧洲裔; 只有16.5% 是毛利人,然而,毛利人的地位,在新西兰这类移民国家里可能是最高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毛利语,很多公共场合,新西兰国旗与毛利旗并列。</p><p class="ql-block">从现有史料记载,史前时期,台湾高山族的祖先们乘坐简陋的独木舟向外扩散,前往菲律宾群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这些波利尼西亚语系的人群向西扩张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向东则沿着太平洋岛链前进,大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公元500年至1300年间抵达</span>新西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为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span></p><p class="ql-block">1642年,首批已知到达新西兰的欧洲人,是奉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命而来的荷兰人亚伯·塔斯曼所带领的船队,当时他们误认为该地属于斯塔滕岛,故命名为Staten Landt(斯塔滕地)。后来亨德里克·布劳沃尔于1643年证明斯塔滕岛只是一个小岛,同时荷兰绘图师将该地名称改为Nieuw Zeeland,得名于荷兰本土的泽兰省,这是“新西兰”名字的最早起源。</p><p class="ql-block">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五次到访南太平洋仔细研究新西兰,并为新西兰绘制地图。1788年,英国将新西兰划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殖民地中,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841年7月,新西兰才从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分割出来,正式成为新西兰殖民地。</p><p class="ql-block">1901年,新西兰差点和澳洲大陆的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一起成立一个新国家~澳大利亚联邦,从殖民地转变为澳大利亚联邦下的州政府,还积极参与拟订澳大利亚联邦宪法,不过最后新西兰仍决定自行独立😀</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史上毛利人的迁徙图。现有资料显示,他们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台湾的原著民高山族。</p> <p class="ql-block">这次因为转机来新西兰北岛,考虑接下来还有一个多月的行程,加上新西兰很近,再来也容易,于是只安排了7天时间。新西兰是房车国度,我们决定租房车自驾。新西兰风光秀丽,可去的地方很多,住在新西兰的朋友给我很好的旅行建议,决定沿中线,多看看这个国家独特的火山区。</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我们两对夫妇结伴而行。开上我们的小房车,驶向新西兰人的钓鱼天堂~科罗曼多半岛。海岸线曲折蜿蜒,路况很好。一个多小时后,夕阳缓缓而至,更添魅力。</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经济发达,属于发达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农业的劳动力只占新西兰10%,畜牧业却是国家经济基础,全国一半的出口总值是农牧产品。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山坡上的羊群,披上了金色的落日,好美呀!</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只顾着欣赏美景,到达计划好的泰唔士镇已是一片漆黑,在镇上篼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原来看好的营地😂无意中看到路边有个指示牌,是个免费房车营地,天助我也!于是开进去,找位置停好车。今天一早从墨尔本出发,这会也累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醒来,走出房车,吸一口甜甜的空气。这时,走来两个人,据说是政府管理人员。他们说,你们昨晚上没有按照指定的位置停车,按规定要罚款200新元😂是吗?果真!停车场是有牌子指定位置,但由于我们到得太晚,沒看见。一番解释,他们体谅我们的过失,免去罚款😃人性化的管理👍</p> <p class="ql-block">今天原路离开科罗曼半岛向北岛中部的火山区驶去,不愧是钓鱼天堂,路上拖着钓鱼船的车辆🚗络绎不绝。昨天落日余晖下的路,今天早上是另一番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途径这个生蠓农场,品尝了鲜蠔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房车游第二天花絮~驶向中部火山区,途径汉密尔顿花园。这个花园不按传统的植物园进行规划开发,而是以人与植物的关系为主题,共包含5个主题花园系列,总占地面积达58公顷。 每座花园自成一派,设计风格及主旨更是截然不同。其中有个叫“厨房花园”,所有植物都是各种蔬果,让我这个喜欢厨房的人很是好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展示毛利人农耕方式的主题花园,耕地是起堆而不是起拢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房车营地,是一个私人农场,周围群山环绕👍车顶的枇杷挂满枝头。我迫不及待的摘了一大把,真好吃。营地的澳洲人好奇的问我,这是什么?能吃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场里的花公猪和黑母猪家庭产下5只小花猪,身上毛色、花纹各异,可爱极了🙌🏻还是雄猪的基因强🤪</p> <p class="ql-block">农场的坡地上,一头母鹿🦌慢慢向我靠近,它一点也不怕人,想要点吃的吧!朋友看了照片说,感觉非鹿非马非驴也🤪查证后,确认是母鹿,我们通常看到带角的鹿是公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房车营地的公共区域是一个老伯自己的大房子,他亲自管理,把每个来客视同家人,里面有大厨房,客厅,周围坡地满眼皆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月25日</p><p class="ql-block">今天参观托摩莹火虫洞穴,有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奇迹”。我们预定了两洞组合:岩石洞穴和萤火虫洞。</p><p class="ql-block">岩石洞穴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形成。洞穴的山上原有一个小湖泊被冰封着,后来因为气候改变,冰雪渐渐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质之岩层裂缝,逐渐冲蚀成一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属年轻,洞穴内尚有水流,且洞穴仍在扩大中,是一处十分难得的活性岩石洞穴。</p><p class="ql-block">这是洞穴的外观,孰不知,里面风情万种,令人心动不已。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好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活灵活现的贝壳已成化石,证实这里百万年前是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石头的纹理清晰可见,它们是有生命的!</p> <p class="ql-block">看完活岩石洞穴后,来到萤火虫洞。洞口通道旋转式向地下延伸,黑暗中,沿途点缀橙色灯光,犹如萤火般星星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洞中石阶而下登上小船,渐渐划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只有轻轻的水声。一会,我们已处在摩托怀萤火虫洞<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片“星空”之下,</span>绿色的光点如满天繁星,闪闪烁烁。远远望去,仿佛在观赏星罗棋布的万家灯火。“群星”如万珠映镜,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前方头顶,似乎有条浅绿的光之河在流动。微光下是无数条长短不一的半透明细丝,从洞顶倾泻而下,极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帘。原来,这些萤火虫在幼虫期不仅能发光,还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细丝,每一只萤火虫可以吐出最多70条湿粘的透明丝线,最长的甚至有近20公分。洞内昆虫循光而来,撞到丝上就动弹不得,萤火虫幼虫便爬过来饱餐一顿。这些小精灵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萤火虫不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线和声音便无法生存。目前只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发现了这种萤火虫。</p> <p class="ql-block">离开摩托怀萤火虫洞穴,我们驶向100多公里外的罗托鲁阿,这是新西兰北岛中部的城市,座落于罗托鲁阿湖南岸,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一半人口是毛利人。</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营地位于罗托鲁阿湖岸边,湖面宽阔如海,天鹅、各种鸟类在附近觅食,夜晚,波浪声哗哗拍岸,使人伴着水声入睡。</p> <p class="ql-block">自驾游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自己做吃的,食物健康又美味,还便宜。</p> <p class="ql-block">今天跟随向导,参加塔拉威拉山火山远足体验。这是一座活火山,位于罗托路亚东南方向24公里,其中最高的火山穹丘是Ruawahia山,海拔1111米,周边是一连串的湖泊环绕。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是12世纪的火山喷发。</p><p class="ql-block">1886年6月10日深夜 2:30 时,塔拉威拉火山的三座山顶突然爆发喷出大量的熔岩。火山碎屑,烟尘和火山灰直冲10公里的高空,造成惨重损失以及150人丧命,大部分是当地的毛利人,火山周遭的村落及定居点几乎被破坏殆尽,这是描述当时火山爆发的一幅油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远足体验开始前,毛利人导游先带着大家凝视火山,以毛利语表达敬畏,悼念因火山爆发逝去生命的同胞。</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塔拉威拉山火山笼罩在雾气中,远方一片朦胧。我们迈开脚步开始向上攀爬,有一点点难度,不过还能对付。周围的景色应该很美,可惜天公不作美,我们的视线仅有几米,有的地段处于悬崖边上,因为视线不佳,并未察觉到危险,无知无畏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功登顶,心里满满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借图,一窥天晴时壮丽的火山原貌。我们沿着火山边缘走了不少路,看到这张图,才知道我们走过的有些路段的确挺危险的,为自己点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有些坡度可能有3、40度,好几处以屁股助力,边滑边走。还好,深及脚踝的火山碎石形成阻力,使我们下滑的速度尚在可控的范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火山花卉和植物太吸晴了,我借喘息之余狂拍,常常落在队伍后面,毛利族导游为了队伍安全,常常跟在后面保护我🤭</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的科研人员曾对北岛陶波火山带的15个地点,也包括我们今天来的塔拉威拉山火山植被进行过采样,测量了土壤温度,发现一些物种喜欢温度,在土壤温度达到98.5℃的地方,仍然有若干种植物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在调查区,科学家发现矮天鹅颈藓的苔藓是最耐热的植物,它们可以在温度达到72℃的土壤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爬完火山,我们来到波利尼西亚温泉♨️,这里的温泉水特别滋润肌肤,使人一解攀爬火山的疲乏。温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罗托鲁瓦湖岸边,</span> 1878 年被人发现。当时,一位名叫马奥尼的天主教神父定期在人工挖掘出的温泉池水中沐浴,几个月后,他的关节炎得到极大缓解,热矿泉水的治疗特性开始传开。</p> <p class="ql-block">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后,在怀芒谷一带形成一连串的火山口。今天(10.27)徒步走过这片地区,体验世界上最年轻的地热系统~怀芒古火山谷。1917年,这片地区的间隙泉再次猛烈爆发。煎锅湖下游是一连串的地热孔,走近这里,遍地狼烟,空中弥漫硫磺味,仿佛一个缩小版的美国黄石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壮观的回声火山口又称煎锅湖,整个湖面犹如一口大煎锅。</p> <p class="ql-block">下游,同一条河呈现不同的颜色,全因河底腐植物所致。</p> <p class="ql-block">来到Rotomahana湖乘坐游船,这里是曾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粉色和白色台地,曾是旅游胜地,每一处台地都是一池地热水。但在1919年的间歇泉喷发时被埋入湖底,成为“失落的奇迹”。几十年后才通过水下无人机找到它们的准确位置,在湖底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1919年间歇泉喷发前拍摄的台地黑白照片。</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政府花园。这里是新西兰的著名旅游城市,因1886年6月火山爆发而闻名,如今到处是地热喷泉,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璜味。</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的毛利人主要来源于台湾高山族,经过数个世纪岛屿间的迁徙而来到新西兰,成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目前全球毛利人总人口70多万人,其中新西兰有62万。在新西兰,毛利人文化受到尊重,毛利语是官方语言之一。在毛利人的文化村,他们以高亢的吼叫声,用力的跺脚声欢迎客人,大家被感染了,跟着他们大喊大叫,好兴奋😆</p> <p class="ql-block">10月28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新西兰的最后一天。上飞机前,拜访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把酒言欢。新西兰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新西兰篇完,第二篇:南美洲秘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