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行有好多益处:新鲜满怀;见闻大开;观赏新都市的欢悦;与陌生朋友的相遇;能学到各种高雅的举止。——萨迪</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的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艺术时代的杰作,无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无可争议。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一角的教廷所在地——“国中之国”的梵蒂冈城内。它南邻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共由12座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收藏馆组成。整个博物馆包括了24间美术厅、教堂和图书馆,分为二层楼。所有的参观路线总长七公里。</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p> <p class="ql-block">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边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殿、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冈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梵蒂冈的元首——即教皇(教宗),由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在西斯廷教堂内举行的教宗选举上选举产生的,任期可达终身。由于教宗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宗的选举均在前任教宗去世或辞职后才慎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城内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圣彼得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贝尔尼尼、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梵蒂冈也拥有一个馆藏丰富的图书馆,以及一个博物馆,专门收藏具有历史、科学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我靠在梵蒂冈的立柱上,一只脚踩在白色的国界线,一只脚却到了罗马。</p> <p class="ql-block">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博物馆原是教皇宫廷。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艺术珍品,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总面积为5。5公顷,为故宫博物院的 1/13。</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意为“先知之城”。公元4世纪,教皇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彼得殉教处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15~16世纪被改造成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756年法兰克国王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后在意大利中部出现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冈宫。</p> <p class="ql-block"> 1929年意大利同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政教合一的主权国家。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 从法理上说,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梵蒂冈城国拥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讯及民政机构,是政教合一的这是梵蒂冈卫队,又称瑞士卫队,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服饰。</p><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卫队始建于1506年,现在的卫队由100名瑞士籍罗马天主教信徒组成,名叫瑞士卫队,其成员必须是身高1.74米以上,保卫梵蒂冈教会的安全。在若干世纪中,瑞士青年大都以能为梵蒂冈教皇卫队服务为荣,把成为教皇卫队一员当作“神圣理想”。</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大部分机关均座落于梵蒂冈城内,故人们在使用“梵蒂冈”一词时,可能指梵蒂冈城国、“梵蒂冈”地区、圣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场合而定。</p> <p class="ql-block"> 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p> <p class="ql-block"> 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众多,使梵蒂冈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一样重要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条约正式解决了圣座与意大利政府间多年的纠纷。</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克服教会危机,教皇约翰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于1962年10月召开了第 2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000多名高级宗教人士参加,并邀请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列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堂前面台阶下左右各有一尊雕像。这是右面的耶稣圣徒保罗的雕像,右手握剑,左手拿圣经。他曾经是耶稣受难以后迫害基督徒的祸首之一,后来被耶稣用光罩住同他对话,得以幡然醒悟,成为除耶稣基督以外最重要的传道者。左面是圣彼得的雕像(没拍上),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p> <p class="ql-block">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不远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盆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安慰、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p> <p class="ql-block"> 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彼得》。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任何人的心。</p> <p class="ql-block"> 英国威尔士亲王王妃玛利亚(波兰公主)的灵柩和纪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 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望圣伯多禄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从中间门进入的敞廊顶部细节。教堂正面被6根石柱分成了3条通道,非常宽阔,前廊的圆拱布满了各种雕塑和装饰物,极其华丽。</p> <p class="ql-block"> 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宽137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整个殿堂的内部呈拉丁十字架的形状(竖长横短),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主穹顶,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p> <p class="ql-block">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p> <p class="ql-block"> 米开朗基罗作于1499年的 《圣母哀痛》(又名 “圣殇”, the Pieta )被誉为最著名的宗教雕塑。雕像中圣母流露出失去儿子的悲痛,但并没有掩盖她庄严、永恒的美,表现了含蓄、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憾力。米开朗基罗认为,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p> <p class="ql-block"> 教皇英诺森11世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P. E. Monnot制作。教皇坐像呈布道状,其左右两边的女性分别代表忠诚和坚毅。</p><p class="ql-block">教皇Innocent XI(1676-1689年在位)在上任后挽救了濒于破产的教廷财政,并对与土耳其作战的天主教国家作财政支持。</p><p class="ql-block">英诺森11世的遗体葬于圣塞巴斯蒂安经堂的祭坛之下。</p> <p class="ql-block"> 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持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p> <p class="ql-block"> 祭台的地下就是首任教皇圣彼得的陵墓和纪念堂。大教堂地下共有两层墓道,数间墓室,安放着部分已故教皇的灵柩、墓碑和雕像。</p> <p class="ql-block"> 教皇祭坛的四个角上,有45米的高大壁柱4根,每根柱脚下部均有一座巨大的雕像屹立在四块坚硬的大理石上,塑造的是隆吉诺、艾丽娜、维罗尼卡和安德列阿等圣人形象,也是出於大雕刻家贝尔尼尼之手。</p> <p class="ql-block"> 坛上是圣彼得宝座,报左上方的彩色玻璃上,一只和平鸽在天使的伴随下向下飞翔。在金色华盖顶部也有一只和平鸽。</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叫《谎言》,原作是兰卡利1604年的作品,马赛克镶嵌画制作于1727年。描绘的是圣经里的一段故事,第一个基督教团体“耶路撒冷教会”的一个信徒亚拿尼亚试图欺骗圣灵,将出卖田产所得私自留下一部分,却向圣彼得谎称已经全部奉献,当即倒毙。3小时后他的妻子撒非喇不知已发生的情况,又向圣彼得重复了丈夫的谎言,也当场倒毙。</p> <p class="ql-block"> 教皇庇护7世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Bertel Thorvaldsen建成于1831年。教皇坐像面带倦容,正为包括朋友和敌人在内的所有人祈祷,其左右天使分别代表历史和时间,其下两位女性分别代表坚毅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教皇英诺森11世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P. E. Monnot制作。教皇坐像呈布道状,其左右两边的女性分别代表忠诚和坚毅。</p><p class="ql-block">教皇Innocent XI(1676-1689年在位)在上任后挽救了濒于破产的教廷财政,并对与土耳其作战的天主教国家作财政支持。</p><p class="ql-block">英诺森11世的遗体葬于圣塞巴斯蒂安经堂的祭坛之下。</p> <p class="ql-block"> St. Helena雕像由Andrea Bolgi作于1635年。</p><p class="ql-block">海伦纳是君士坦丁大帝之母,她改变信仰皈依天主教后,曾为教会捐建多所教堂,并在赴耶路撒冷朝圣时找回耶稣受难十字架,因此被天主教和东正教奉为圣人。</p> <p class="ql-block"> 教皇格里高利13世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Camillo Rusconi完成于1723年。教皇坐像呈祈祷状,其身下石棺的浮雕描绘他颁布格里高利历的场景。石棺两侧雕像分别寓意宗教和智慧。石棺之下正探爪向外的龙取自邦肯帕格尼家族(Boncompagni family,曾出过格里高利2世和13世两位教皇、以及另五位红衣主教)盾徽。</p> <p class="ql-block"> 教皇格里高利16世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Luigi Amici完成于1857年。教皇坐像戟指向天呈祈祷状,其座下石棺的浮雕描绘教皇的职责,左右两边的雕像分别寓意智慧和谨慎。纪念碑下方的门户通向圣体经堂。</p><p class="ql-block">教皇格里高利16世 Gregory XVI(1831-1846年在位)早年以文才著称,其批判詹森主义的论文在欧洲各国多次再版发行。他是最后一位以教士身份被选上的教皇,因此在加冕日需先后举行晋升主教和就职教皇两道仪式。他在位期间,意大利独立运动持续发展,教会与世俗社会之间的鸿沟日渐扩大。为了抵御自由主义,教皇国陷于自闭状态,甚至拒绝引进铁路和煤气灯。这也为其身后的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及教会改革埋下伏笔。</p> <p class="ql-block"> 圣朗基努斯像 </p><p class="ql-block">St. Longinus像由贝尔尼尼作于1635年。</p><p class="ql-block">朗基努斯原为罗马帝国百夫长,在耶稣受难时曾用长矛刺穿耶稣胸侧。因其半盲的眼睛在沾染耶稣伤口溅出的血水后即刻复明,使他感受到神的力量,从而受洗成为虔诚的基督徒。雕塑反映了他的懊悔表情。</p> <p class="ql-block"> 教皇庇护8世(Pius VIII)的纪念碑与墓龛。</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Pietro Tenerani建于1866年。碑上的庇护8世跪于耶稣基督、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前。纪念碑下方为进入圣器珍宝馆的通道。庇护8世纪念碑与谎言祭坛南北相对而立。</p><p class="ql-block">教皇庇护8世(1829-1830年在位)在法国占领意大利的1808年,曾因拒绝向拿破仑宣誓效忠而被下狱。他在位时,教廷与英国和德国新教徒的关系有所改善。</p> <p class="ql-block"> 杰出圣徒:圣·露西·菲利皮尼(意大利人)的纪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基督变容图》,是1518~1520年拉斐尔应红衣立教朱利奥·美第奇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拉斐尔去世后由他的学生继续完成。据说拉斐尔在临终前让人将这幅画摆在眼前,要看着画离开人世。原作在梵蒂冈博物馆,1797年被拿破仑带回法国,1815年又被要回来,这幅镶嵌画是根据原作由6人花了9年时间完成。画面分为天堂和人间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 铜像头顶上的金属圈是圣人的标记,他举起的右手代表祝福,而左手则握有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对于铜像的雕制者有贝尔尼尼和康比欧两种说法(康比欧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和雕刻家)。有意思的是,传说摸着圣彼得铜像的右脚,就能得到圣人的祝福。所以,铜像前总是排着长队,信徒们虔诚地亲吻着或抚摩着圣人的右脚,使那只右脚越摸越小,已经看不出脚趾头了。以前去教堂时,还能摸摸,那时就听说那脚是用铸铁做的,已经换过好几只了。</p> <p class="ql-block"> 玛利亚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玛利亚‧克莱蒙蒂娜‧索比斯基(Maria Clementina Sobieski )纪念碑与其夫其子的斯图亚特王室纪念碑相对而立。纪念碑由Pietro Bracc作于1742年。纪念碑之下的门户为穹顶和楼顶平台下楼台阶的出口。</p><p class="ql-block"> pan >玛利亚为波兰国王的侄女、英格兰王位觊觎者詹姆斯3世的妻子。詹姆斯3世因坚持天主教信仰而被英国的新教政权放逐,只有教廷和一些天主教国家承认其继承权,他的多次复辟活动均遭失败。妻子因病早逝于罗马,他本人也长年客居并老死于罗马</p> <p class="ql-block"> 把守教堂门口的瑞士卫队,手里还持有礼仪性质的中世纪的长戟。</p><p class="ql-block">瑞士卫队的由来是:1527年5月6日, 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属下的军队哗变后,在罗马进行洗劫,当时罗马是教皇国的一部份。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从此之后,教廷卫队便使用瑞士人,并形成传统。卫队的名称也由“教皇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如今,每年的5月6日,是卫队召募新成员的效忠宣誓日。</p> <p class="ql-block"> 瑞士卫队服饰的设计者为Jules Maxime Repond(1853~1933),瑞士律师兼法律教授,作家和记者,政治家,企业家和军官。1910年至1921年期间,他担任罗马教皇瑞士卫队的指挥官11年。教皇庇护十世于1910年选择Repond为卫队长,他帮助将罗马教皇瑞士卫队发展成现在的形式,还致力于历史服装的研究,在1914年设计完成了现代瑞士卫队穿着的独特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制服。很多人一直以为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彼得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由于梵蒂冈国界除圣彼得广场外均以城墙为界,因此意大利不承认圣彼得广场属于梵蒂冈。我站在国境线上眺望着美丽的风景,心潮澎湃,世界之美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国外名城梵蒂冈,</p><p class="ql-block"> 彼得教堂华丽装。</p><p class="ql-block"> 宏伟壮观扬世界,</p><p class="ql-block"> 游记括述历沧桑。</p> <p class="ql-block"> 我赞美上帝,我喜欢美伦美奂的先知之城~梵蒂冈教堂国外名城梵蒂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