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沿着童年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走进 去支持 去追随</p> 走进*幼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孩子的世界,发现他们的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险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间户外的时候,孩子们玩起了转圈圈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玥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几个人在玩转圈圈的游戏,我们有好几个人,拉手在一起,我们转的圆圈差点要撞到墙。后来孙若水站在中间,我们都围着她转,这样就不会撞到墙了。我们转了好多圈,转的头都要晕了,后来轩说,转慢一点,我们就慢慢转,就不晕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还在幼儿园找了很多圆圆的、可以滚动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若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幼儿园里找到了很多圆的东西,大汽车的轮胎、自行车的轮子、还有小推车,都是圆的。它们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中轴)东西连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晨谈的时候,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些发现和其他幼儿一起分享。他们一同绘制了关于“旋转”的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之间一个不经意的观望、同伴交流的一句话,都会产生一个问题。并自发对环境里的事物产生兴趣。在晨谈时,孩子们讲述、描绘了,自己生活中观察、体验、感知到的“旋转”。在这样的思维共享中,他们共同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可以旋转的物体大部分是圆形的,也有一些东西不是圆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可以旋转的物体都有一个中心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旋转就是围绕中心点转动。</p> 支持*尝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用脑、心、手做准备,更多的观察、倾听,更少的介入,提供材料,支持游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哪些会转?</b></p> <p class="ql-block">民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这些东西都转了几遍,最后发现松果转的最快,还可以两面转,彩色的石头有两个面,有一面(凸起朝下)转的快,有一面转得慢(平面)。我把它们旁边都写上了数字,1是表示最快的,5是最慢的。我下次还要试试其他材料,看看能不能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在哪里转?</b></p> <p class="ql-block">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陀螺放在麻布上面转,另一个小朋友就在玻璃石上面转,我们还用了沙漏,看陀螺在哪里上面转的时间长,最后,是在玻璃上面转的时间最长,我下次还要放在垫子上面转转,看哪个转的最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怎么制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选择了各自觉得可以做陀螺的材料进行尝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制作完成后,他们还举行了一次陀螺比赛,看看谁的陀螺最厉害。他们选择了教室中间比较大的建构区,在积木搭建的擂台上进行这次大赛。</p> <p class="ql-block">张楷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圆盘上插了一圈非常长的棒子,我在棒子的最上面,才能把转盘扭起来,我用最大的力气,它就会转得又快又长。</p> <p class="ql-block">裴允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一个积木搭的框框里面比赛,看谁做的陀螺转得时间最长,我们的陀螺是不一样的。有人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还有是用杯子做的,我们规定好,都从一个方向转,而且不能转出这个框框,我的陀螺赢了一次,但是查的总是赢,我感觉是因为他的陀螺是圆的,我是方的。</p> <p class="ql-block">王亦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选了一个大的圆盘做陀螺,我在圆盘子中间插了一根棒子,有点难插进去,我就用剪刀把它的洞开大一点,圆片又滑下去了。我想了一个办法,用胶枪把它打起来就行了。我的陀螺很牢固。</p> <p class="ql-block">欧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几个小朋友在比赛转陀螺,我们数1.2.3,一起转。我们一开始靠的很近,转得都撞起来了,后来我们就分开一点,这样就不会撞了,轩给我们在外面围了一圈,我们的陀螺也并不会转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子在益智区找到了旋转的陀螺,并对其他自然材料也进行了“旋转”尝试。有了晨谈的经验,他们把陀螺和其他材料做对比;观察,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法才能转得又快,时间又长;做各式各样的“陀螺”时,孩子们不断尝试设计、制作所用的材料、转轴的长短、轴面的中心点、轴面的花纹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中,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中,对比分析产生新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操作中,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新经验;在思维共享中有了更多经验的提升。</span></p> 追随*游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有着无限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家有一个飞机的模型,可以用遥控器控制的飞起来。我们今天搭了一个飞机,飞机有尾翼,最上面还有一个螺旋桨。螺旋桨中间有一个点,旁边的东西都围着它转,直升机就起飞了。</p> <p class="ql-block">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把雪人包在里面,外面有点像太阳花,因为天冷的,太阳把雪人包住了,它就不冷了。</p> <p class="ql-block">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本想把颜色混起来看看的,我们用搅拌棒搅拌,一开始我们搅拌的有点慢,但是后来我们搅拌的有点快,水都转起来了,像龙卷风一样。</p> <p class="ql-block">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夏在拉绳子,我们把纸筒放在中间,纸筒就像在跳舞一样,我们一开始没有把绳子拉直,纸筒都转不起来,后来,我们把绳子变短一点,纸筒就转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艺术区转这个杯子,我把颜料都倒在杯子里面,颜料就会从上面滴下来。一开始,它不滴,我试了好几次都不滴,后来我就把洞弄大一点,还是滴得很慢。后来我加了很多水,就滴得很快了,但是不能加太多,不然纸就湿掉了。我做的是圆圈画。</p> <p class="ql-block">铭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外面玩彩带,彩带会跟着我们的手走,我们用彩带跳舞,孙在转圈,我们把手上的彩带也转啊转,像彩虹一样的,真美丽。</p> 教师随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始终是推动探究的主要力量孩子们从一个现象引发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对“旋转”这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获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支持—追随,教师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的眼睛。相信孩子、给予他们时间、满足他们内在需求,按自身的规律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是朝气蓬勃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们会主动去探索获得幸福的途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