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山西传统文化扎根30天特训营第二期《说文部首》学习成长纪实

青栀如初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说文部首》带我们了解每一个汉字的构字意图,让我们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岁暮天寒,彤云酿雪。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盂县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张君燕的引领下,我与一群学习传统文化的学长们走在了一起,报名参加了山西《说文部首扎根训练营》的第2期培训。</p> 组建小组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次学习的有效进行,班长提议给参训的学长分组,每天的学习、分享等由各组小组长督促做好,还要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小红旗”。在组织部部长韩力立学长的鼓励下,我报名当了第4组的组长。当我抛出“橄榄枝”后,不料,扫码入群的都是大咖,我感动不已,你瞧——</p> 韩力立学长 王宇学长 李永珍学长 王静学长 郭聪聪学长 韩向花学长 王美云学长 刘根梅学长 还有“我” 开营仪式 <p class="ql-block">  各小组“破冰”后,迎来了山西传统文化扎根30天特训营第二期《说文部首》的“开营仪式”,于2022年12月15日晚8点正式启动。</p> 学习之时 第1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大咖冯志雄教授的分享</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一。关于“一”字的解释,《说文解字》解释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也。阴阳本一气,一气含天地,一气化为二,天地始分离,轻清上为天,重浊下为地,天地合婚配,万物化生成。这个“一”便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小而无极,大而无域。从无到有,便是道生一,然后生二,然后生三,三变则生万物。所以说“一”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大哉乾元,起始为“一”,“一”为一切事物的开端,也为一切事物的终结。先有一而后有二,然后有三,则万物化生。最后万物归而化为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内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我的祖国》,作者:乔羽,内容:“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一天都应该很精彩,每一天都应该有收获,每一次发现都注意了,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流泪都是头一遭。</p><p class="ql-block"> 丄</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丄。即上,是指高处。在人世间,最高的地方是天,古人用“上”来代表天。此外,还有一个与其相对的篆文丅(即下)。有上有下,有帝有旁,都是阴阳相对,互补对生。从古人造字中,让我感悟到文字的阴阳关系。正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乾坤并建,互补对生。</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内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乡间的小路》,作者:叶佳修,内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茅盾看过100遍《红楼梦》,苏步青看过100遍《三国演义》,如果山西中心举办100次说文部首学习,那我将学习100次说文部首。</p> 第2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尊敬的董永院长分享</p><p class="ql-block">许慎《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为什么是9353这个数字呢?因为在汉代是很重易学(《易经》)和五行的,九五之尊,表高,表多,同时,九千也没有超过一万。</p><p class="ql-block">现代,我们的小学生认识2500个字,就可以看书看报发微信了。高中生大概认识3500个字。高中教文言文的老师学会5000字就可以完成教学。而“五经”中不重复的字也才不超过六千字。许慎就是从“五经”和汉代常用字中挑选出了这9353个字来一一注解造字的理据方便当时学生真正的读经时可以先把其中的文字搞明白。</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是9353字,《说文部首》是540个部首,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许慎发现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9353个字啊!就从这9353个字中找规律,他把这些字分类按堆放,比如跟木相关的放一堆,跟水相关的放一堆,一堆选一个代表,跟木相关的代表叫木部,木就是这一堆的首领(或者叫头头),水就是它那一堆的首领。“木”和“水”就是部首。这归类的540堆就有了540个部首。这不仅仅是540个部首,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直至现代,我们所有的字典也仍然按照这个规律来。所以,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源字典,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极深远的。</p><p class="ql-block">540个说文部首就可以排列组合成数万、十万的中国汉字。540个部首就相当于电脑程序中的1和2,是核心和源头。540部首中有很多部首现在也已经不常用,所以我们学习的学生版常用220多个部首在生活中就够用了。</p><p class="ql-block">昨天和今天学习了一、丄、示和三,共四个字。一是我们祖先最早描述宇宙的第一个符号,既代表数字一,也代表万事万物的起源。万事万物,芸芸众生,形形色色都有一而来,一是最初,也是创造,它的地位无法被超越。用一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最初、初始或者至高无上的意思。如:元(始也),天(巅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p><p class="ql-block">丄(二)是上,丅是下,两个字都是指事字,以一为参照线,在其上为丄,在其下为丅,多直观的思维。在《说文解字》中,丄部有帝和旁两个字,丅部没有其它字。</p><p class="ql-block">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shang)、三垂,日月星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在《说文解字》中,示部有60个字,礼、福、禄、祥、神、祭、祀、祝、祈、祖、社、祠等,这些字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跟祭祀相关的场景?</p><p class="ql-block">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成功之数,三也表示多。中国文化中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也有三才(天、地、人)。在《说文解字》中,三部下没有其它字。一、二、三的古文字加一个“戈”或者“弋”,如果见到,不要都读成er(贰)闹出笑话啊!</p> <p class="ql-block">大咖黄玉宇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一]示</p><p class="ql-block">[爱心]→是展示、示现的意思。是让人可见的?</p><p class="ql-block">上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用祷祝、用牺牲、用鲜血甚至用生命献祭,用各种仪式祈求最高的示现,示是上天是宇宙告诉人类的吉凶祸福、人事征兆。</p><p class="ql-block">[爱心]延伸:示,从宇宙规律可用用日月星的变化来警示人间。</p><p class="ql-block">如日食、月食、星象变化、干旱、洪水等,</p><p class="ql-block">所以古代帝王见天象灾变,</p><p class="ql-block">就认为是自己治国无方而上天给予警告,</p><p class="ql-block">于是下罪己诏及大赦天下,以示敬畏神明等。</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爱心]三是个指事字,</p><p class="ql-block">代表数字三,</p><p class="ql-block">字形就是三横。</p><p class="ql-block">而在中国人的认知中,</p><p class="ql-block">三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它代表着天、地、人。</p><p class="ql-block">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完备。</p><p class="ql-block">[爱心]延伸: 三,一生二,二生三,除了数字三,阴阳合化而生三,三生万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酌无亲的李白,是一;举杯邀了明月,便有了对饮者,或者叫有了对立面,成为二;明月反照回来,李白多出一个随身的影子,不再是原来的一了,成了函三的一。</p> <p class="ql-block">大咖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示</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示。是展示、示现的意思。是让人可见的?上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用祷祝、用牺牲、用鲜血甚至用生命献祭,用各种仪式祈求最高的示现,示是上天是宇宙告诉人类的吉凶祸福、人事征兆。</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示儿》,作者:陆游,内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示情》,演唱:范文芳,内容:“心有所系,魂也有所牵,寂寞染不上我心田,回忆说著万语千言,未来原是碧海蓝天,苦涩酸甜都化做缠绵,悠悠盘旋成寓言,你的呼吸,你的眉眼,裹住我的冰心一片,我的祝福你会了解,你是我最想还的愿,月有盈缺而爱自成圆。”</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表示,示意,告示。向所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学长表示深深地敬意!每一份作业,每一份示意,都值得我认真学习。疫情告示天下:“人人注意防护,锻炼身体,多吃鸡蛋,戴口罩,多喝水,勤洗手,提高免疫力是硬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三。是个指事字,代表数字三,字形就是三横。而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三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着天、地、人。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完备。</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世界需要热心肠》,作者:乔羽,内容:“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人生的道路多曲折,人生道路又漫长,谁也难免遇到险阻,谁也难免遇到忧伤,只要你我热心相处,懦夫也会变成金刚。”</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p> 第3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大咖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王</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王。古人造“王”字,先画三横,代表天、地、人,中间用一竖贯通,通天彻底,指能通达天、地、人的人。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王是古代最高的统治者,故谓“天下所归往也。”不管是能参通天地还是一贯三为王,都是讲能让全天下人心归附,万邦来朝的王,定是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圣君。王者“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真正的“王”是圣王是明君,是手执石斧统领天下的人。甲骨文的“王”就是用象征王权的石斧来造。</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内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p><p class="ql-block"> B歌曲 </p><p class="ql-block"> 《大王叫我来巡山》,作者:赵英俊,内容:“太阳对我眨眼睛,鸟儿唱歌给我听,我是一个努力干活儿,还不粘人的小妖精,别问我从哪里来,也别问我到哪里去,我要摘下最美的花儿,献给我的小公举,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锣,生活充满节奏感……”</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内圣是外王的基石。内心强大的人是爱学习的人,是经历了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是勇于面对生活挑战和磨难的人。成功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付出,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无怨无悔的前行。</p><p class="ql-block">玉、珏</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玉、珏。一串玉为玉,两串玉相合为珏。甲骨文“玉”字形是五片或三片玉穿在一起的玉佩,金文固定了用三片。小篆字形三横一竖,如何与同样三横一竖的“王”区分呢?就看中间一横的位置。古代玉是君子的象征。《诗经》“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戴美玉可以修养身心,其实是一种自我约束,玉易碎,提醒自己注意行为举止。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凉州词》</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之涣,内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枉凝眉》,作者:曹雪芹,内容“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啊!一个枉自嗟呀</p><p class="ql-block">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啊!啊!”</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人养玉,玉养人;人如玉,玉如人。</p> <p class="ql-block">2022.9.16刘晋学习【说文部首】分享:</p><p class="ql-block">[爱心]说文部首【王】</p><p class="ql-block">古人造王字,先画三横,</p><p class="ql-block">分别代表天、地、人,</p><p class="ql-block">中间用一竖贯通,通天彻地,</p><p class="ql-block">指能明了通达天地人的人。</p><p class="ql-block"> [爱心]说文部首【玉】</p><p class="ql-block">玉是一种美好的石头,人称美玉。</p><p class="ql-block">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p><p class="ql-block">玉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玉是“通灵之器”,</p><p class="ql-block">用作祭祀的礼器和随葬的冥器。</p><p class="ql-block">玉在未经雕琢之前,非常的低调、谦卑!</p><p class="ql-block">“玉不琢、不成器”是要经过雕琢的!</p><p class="ql-block">[爱心]说文部首【珏】</p><p class="ql-block">一串玉为玉,两串玉为珏。两玉相和是珏,拿刀分玉是班。</p><p class="ql-block">以班为单位的一定是两个以上的!</p><p class="ql-block">也是美好的,每个孩子,每个兵都是一块美玉!</p><p class="ql-block">“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钟灵毓秀,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厚”。</p> <p class="ql-block">赵瑞学长分享</p><p class="ql-block">王字作形旁的:只有一个“闰” 。</p><p class="ql-block">王字作声旁的:有6个“枉,汪,旺,匡,狂,皇”。</p><p class="ql-block">其余的都是玉字旁,我也是今天对我的名字感兴趣,曾经有人说我属羊的,名字瑞有个王字不好,没想到它不是王,而是玉,所以今天豁然开朗,心情大悦,感恩说文部首,感恩董院,感恩王宇老师[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p> 第4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气</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气。万物一气,道立于两,这个两即“阴阳”,“道无体也,无方也,以冲'和之气,鼓动天地之间,而生养万物。”天地间一切事物包括日月星辰在内,都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日夜不停地运转着。</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内容:“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p><p class="ql-block"> B戏曲</p><p class="ql-block"> 《林海雪原》,演唱:杨子荣,内容:“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交过的朋友,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和气场。</p><p class="ql-block">士</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士。“士”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一群人。在古代,“国之大事,莫祀与戎”,战争是大事,是正义之事,是无比荣耀的事。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首先“行己有耻”,凡自己认为可耻的是绝不做。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其次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要有能力完成国君所交付的使命。前者是道德,后者是能力。</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木兰辞》,北朝民歌,内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战士的第二个故乡》,作者:刘正亮,内容:“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啊!自从那天上了岛,我们就把你爱心上,陡峭的悬崖,汹涌的海浪,高高的山峰,宽阔的海洋,啊!祖国,亲爱的祖国!你可知道战士的心愿,这儿正是我最愿意守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20221219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说文部首》第二轮学习,董永第4天分享:</p><p class="ql-block">偏旁部首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但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交叉,但不是并列关系。偏旁≠部首,也不存在两者谁大谁小。偏旁是指字的构字部件,一个字有几个构字部件,就有几个偏旁,是从字的结构上说的,因为写的时候它的偏旁偏在一边。如“林”有两个偏旁,一个“木”偏左,一个“木”偏右。“树”有三个偏旁,分别是偏左的偏旁“木”,偏中的偏旁“又”,和偏右的偏旁“寸”。“赢”有五个偏旁。很多偏旁同时也是部首,如“木”既是偏旁,也是木部的部首。也有很多偏旁不是部首,因为它不在540个部首之列。部首是从统领的高度上讲的,如“水”和“木”统领着很多有水和木部的字。在《说文解字》中有540个部首。540个部首中,有些部首可以做偏旁,有些部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它一直没有构成别的字,就一直没有做过偏旁。</p><p class="ql-block">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字包括文和字两个概念。文可以做部首,但独体的文不能再分解它有几个偏旁,如“木”。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文构成的字才可以去拆分它有几个偏旁。</p><p class="ql-block">今天学习了“气”和“士”两个字。</p><p class="ql-block">气,古人观察宇宙世界的时候,发现天地间充塞着一种无形无状的物质,它贯穿万物,以不同的形式聚散离合,古人用“气”来称呼他。万物一气,道立于两,这个“两”就是阴阳。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包括日月星辰在内,都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日夜不停地运转着。气动万物生,气止天地合。当所有的气都停止运行的时候,天地万物将重归混沌。气是最原始的能量,是最至精至微的物质。《说文》:“气,云气也。象形。”气,本指云气,后泛指一切气体。甲骨文用三横来表示,上下两横长中间一横较短,为了与“三”区分,上面一横弯曲,战国文字又将下一横弯曲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士,在古代“国之大事,莫祀与戎”。那时候能上战场的人是贵族,是被拣选出来的勇敢者、担当者,被称为“士”。甲骨文金文的“士”出自斧钺之形。孔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前者是道德,后者是能力。《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能从众多事务性推演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士。一代代“士”人保卫国家,守护百姓,不畏牺牲,他们是中国最被尊重的一群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3组三生万物组苏翠芳2022年12月19日分享: [玫瑰]【气】:象形字。古人观察宇宙世界的时候,发现天地间充塞着一种无形无状的物质,它贯穿万物,以不同的形式聚散离合,古人用“气”来称呼它。“气”是在道的支配下形成的一种产物。万物一气,道立于两,这个“两”就是阴阳。“道无体也,无方也,以冲和之气鼓动天地之间,而生养万物”。天地间一切事物,包括日月星辰在内,都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日夜不停地运转着。“气动万物生,气止天地”。当所有的气都停止运行的时候,天地万物将重归混沌。气不仅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人类与一切生物所具备的生命能量和动力。</p><p class="ql-block"> 水汽蒸腾形成云,云气聚集降下雨,时而柔和时而狂暴的风,一刻也不信息的呼吸,气体流动,带来了鲜花和青草的芬芳气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都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气是最原始的能量,是最至精至微的物质。</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用三横来表示云气,上下两横长,中间一横短。春秋时,为了与“三”字区别,将“气”字上面一横弯曲;战国文字时,又将下面一横弯曲,这个字形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这些有气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气体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玫瑰]【拓展】:1.空气流动形成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带来鲜花和青草的芬芳气息,微风不燥,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 2. 元气:“气动万物生,气止天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气”是生命的本源。没有气就是生命的终结,因此意会引申出气的本原含义。元气就是这一含义的统称。</p><p class="ql-block"> 3.一年有二十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p><p class="ql-block"> [玫瑰] 【士】: “士”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一群人。“国之大事,莫祀与戎”,能上战场的人是被拣选出来的勇敢者,担当者,被称为士。甲骨文、金文的“士”与“王”字构形相类,皆出自斧钺之象形。孔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承担最多的责任,担当最大的道义。“士”是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中国的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由“士”人阶层推动向前,人们把“士大夫”阶层称为读书人,把“士大夫”精神看作是读书人的气节。“士”是中国最被尊重的一群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玫瑰]【拓展】:1.楚辞《国殇》,是楚人祭祀为国捐驱的英雄的乐歌。国殇即为国而死的人。《国殇》的前半部分,主要叙写了楚国将士们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悲壮场面;后半部分,则颂扬了为国牺牲的将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p><p class="ql-block"> 2.古有高渐离击筑送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今有国之大义舍生忘死的烈士、战士、护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以我血荐轩辕”“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家庭要引导孩子做有气节和骨气的“士”。</p> 第5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0刘晋学习【部首】</p><p class="ql-block">[爱心]说文部首【丨】</p><p class="ql-block">“丨”gǔn字始见于篆文,</p><p class="ql-block">有人说这只是小篆的笔画之一。</p><p class="ql-block">其形用简单的一竖,表示上下相通之意。</p><p class="ql-block">“丨”不是指某样具体事物,而是根据所要描述的意图,虚构出的一个字。“丨”是上下贯通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知道“丨”这个字的重要性。想起上次贺老师的分享让我知道了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竖!</p><p class="ql-block">而且还知道了它的四种不同的读音(shu gun Yi tui)</p><p class="ql-block">“丨”这个字用一竖把真正的贯通的状态描绘出来,上通下达,而古代的明君圣贤,又把通彻天地的伟大智慧和贯穿始终的精神恪守用生命演绎出来,“一以贯之”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最高审美。</p><p class="ql-block">[爱心]说文部首【屮】【艸】</p><p class="ql-block">这两个部首都与草有关,在古代造字初始,“地上能观者莫非草木”</p><p class="ql-block">草和木是最重要的造字部首,</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9353个字中,“艸”部就有445个字。</p><p class="ql-block">“屮”古人造这个字,不仅仅要告诉我们小草的形态,更想表达事物的萌芽和初生,让我们了解一切生命出生的难和向上生长的希望,以及这种最平凡的植物所隐藏的令人感动的巨大的能量!</p><p class="ql-block">“艸”伴随人类的生活,护佑着人类的健康,它如此的平凡,却又弥足珍贵,通过一首歌《小草》就能感受到它生命的顽强,生命是平等的,同样也是被珍视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草木一生”总用来隐喻“人活一世”,小丑和人类同样的平凡而伟大!越学越感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持续深耕,持续扎根!</p>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丨</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丨gǔn。 不是指某样具体事物,而是用简单的一竖表示上下相通之意。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司马迁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都有【一】。将【一】立起来,就是【丨】,是竖向的贯通,是天人之际的贯通,是乾坤之并建。上下通,通达天地人,这就是经。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即是“丨”之有形之象。</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丨可以组成丰、中、十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 西江月》,作者:辛弃疾,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我的中国心》,演唱:张明敏,内容:“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酸甜苦辣,风雨雷电,到来咪发,都是生活的音符。</p><p class="ql-block">屮、艸</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屮、艸。都与草有关。《说文解字》讲,“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百草,是两个屮合在一起,“屮”是一株草,字形为一茎二芽;“艸”字形为两株草,为百草通名;“芔”是三个以上的草,众多的草,就是花卉的“卉”;“茻”,通“莽”,是密密麻麻的草,即为草原。屮、艸、芔、茻的读音分别为chè、cǎo、huì、mǎng。</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屮、艸可以组成草、花、范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内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者:雷振邦,内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 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p> <p class="ql-block">学习委员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丨】丨,上下贯通之意。它不是用来指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根据所要描述的意图虚构出的一个字。在古人认知中,能够贯通天,地,人的是“王”,一贯三为王。能够把一种伟大精神贯穿生命始终的人是“圣贤”。孟子把他的道义贯穿整个人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把忠恕之道以一贯穿生命始终。“一以贯之”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最高审美。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p><p class="ql-block">悟: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这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具备的信念和能力。</p><p class="ql-block">【屮】屮,一茎两片小芽。古人造这个字,不仅要告诉我们小草的形态,更想表达事物的萌芽和初生,让我们了解一切生命初生的艰难和向上生长的希望以及这株最平凡的植物所蕴藏的令人感动的巨大的生命力能量。凡屮之属皆从屮,比如“屯”,在屮的上面加一横,生动形象的表达了种子积蓄能量,破土而出时所遇到的艰难和阻挡,更凸显着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曾经一度,我有一种感觉:我就是这株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我有一股韧性,不问艰难,只要一步步做到终会邂逅美丽的风景。一望无际的原野就是我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轻风雨露,小草生生不息,我将努力不止。</p><p class="ql-block">【艸】草不单生,故合两个屮为艸。后来简化成“艹”。每个由艸所组成的字,都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自然和生命探索的历史见证。草喜丛生,由三个屮组成“芔,就是花卉的卉,指众多的草。</p> 第6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1《说文部首》二期 第6天 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蓐】“旧草不去,新草又生”——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古人造“蓐”字来表达。“蓐”,上面是“艸”,中间是“辰”,下面是“手”,表示手持农具除草。“蓐”的基本含义为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p><p class="ql-block">【茻】“屮”“艸”“芔”到今天的“茻”,描绘草的形态,从初生的一棵小芽,到众多的草,到重生的草木花卉,再到草木莽莽和芳草碧连天的景象。由此想象远古时候的大自然,那时候大地上只有草木,我们的祖先生于茻茻,死于茻茻。太阳东升西落在草丛,猎狗惊了兔子……生活的一幕幕构成了与“茻”相关的许多字,如:莫、莽、葬。</p><p class="ql-block">[礼物]一个"莫"字,写尽了人世间的悲伤喜乐,莫怨繁花不解语,世间已有解语花。</p><p class="ql-block">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p><p class="ql-block">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p><p class="ql-block">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p class="ql-block">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p><p class="ql-block">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p><p class="ql-block">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 <p class="ql-block">嘉宾黄玉宇老师开场分享</p><p class="ql-block">部首是文字的灵魂</p><p class="ql-block">而生命是历史的微尘</p><p class="ql-block">随着山西家人一起追寻</p><p class="ql-block">追寻在历史中寻找先贤留下的部首</p><p class="ql-block">文字是微尘中幸存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凝视历史战火过后的葱绿</p><p class="ql-block">留下感人至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字字间留落着真情在时间沙漏里往复循环</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咬文嚼字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忽听古人的声响</p><p class="ql-block">那是诗词吟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带我们穿越时空,如是刹那</p><p class="ql-block">用文字的升华见证了我们今天生命的丰盈。</p> <p class="ql-block">今晚自己学习分享:我们要与高频率的文字链接;文字的魅力无穷,可以引领生命;我们要把文字当生命去对待;每一个文字自带光芒(日知为“智”),我们要敬畏文字,才会同频共振!</p> 第7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2《说文部首》二期 第7天 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小】“小”与“大”相对,用来形容细小、微小的事物。我们的祖先用尘土、细沙来造这个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三个小点,到了金文小篆三点变成了左右分开,中间一竖的字形。凡物分之则小。“小”是由大的整体分成的细小部分。《说文》“小,物之微也。”中国文化中,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指一个人社会地位和精神道德上的大和小。</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 最喜爱的带“小”的诗句:</p><p class="ql-block">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p><p class="ql-block">💕积小成大,化大为小。</p><p class="ql-block">《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话都喻示着,做事要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重在累积。这种“大生于小”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屡见不鲜。如《荀子·劝学篇》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并据此劝诫后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八】八是一个数字,却也代表着宇宙空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空间的上下各四个方向叫四面八方,“八极”“八荒”都是八方的极远之地。祖先画“八卦”来描述这八个方向的信息,用“八字”来推衍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是两条左右分开的笔画。</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八大名楼】</p><p class="ql-block">长沙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蒲州鹳鹊楼、马鞍山太白楼、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成都望江楼</p><p class="ql-block">【八音】</p><p class="ql-block">古代乐器的总称:金(钟)、石(罄)、丝(琴瑟)、竹(箫管)、匏(笙竽)、土(壎)、革(鼓)、木(柷敔)</p><p class="ql-block">【八旗】</p><p class="ql-block">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p><p class="ql-block">【八大菜系】</p><p class="ql-block">鲁(山东)、川(四川)、苏(江苏)、粤(广东)、浙(浙江)、闽(福建)、湘(湖南)、徽(安徽)</p><p class="ql-block">【永字八法】</p><p class="ql-block">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竖为弩(用力也)、钩为趯(跳貌,与跃同)、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p><p class="ql-block">【扬州八怪】</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p><p class="ql-block">【唐宋古文八大家】</p><p class="ql-block">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p><p class="ql-block">【八仙】</p><p class="ql-block">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p><p class="ql-block">【八卦】</p><p class="ql-block">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p><p class="ql-block">✨有趣的典故: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p><p class="ql-block">✨才高八斗:</p><p class="ql-block">“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p><p class="ql-block">✨八拜之交指关系很好,互相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古代中国的交际习俗。八拜之交分别指: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p> <p class="ql-block">20221222力立学习【小】和【八】</p><p class="ql-block">“小”是大小的小。通常是指面积、体积、容量、力量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用来形容细小、微小的事物。</p><p class="ql-block">拓展:学习“小”字让我瞬间链接到一个人学习的力量是渺小的,一群人一起学习的力量却是强大的,每天跟着大家一起学习《说文部首》,有小组长鼓励滋养,有腾讯会议室里大家智慧的碰撞,每天的学习乐趣无穷,小事虽小,坚持一定会带来改变的力量,相信一个月后我们会见证自己和团队的奇迹[爱心]</p><p class="ql-block">【八】八”是一个数字,“万物起源于数”。我们的祖先认为“数始于一而终于十”,这十个数字都与天地对应,具有“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的神秘力量。</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p><p class="ql-block">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p><p class="ql-block">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p class="ql-block">“八”还让我想到生活四平八稳,八方来财,八面玲珑……</p><p class="ql-block">感恩跟着大家一起学习,让我有了“生发”的感觉[爱心]</p> 第8天分享 <p class="ql-block">董院第8天分享:</p><p class="ql-block">釆,bian,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甲骨文、经文均像鸟兽的爪蹄、足迹。</p><p class="ql-block">在古人的生活中,辨别动物足迹非常重要。远古人类食物的来源方式主要为采摘和狩猎,而狩猎就需要猎手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通过辨别动物留下的足迹,知晓动物的种类和运动轨迹。鸟兽的能力千差万别,凡无杂乱,只有经验丰富的猎人才能辨别他们的差异。黄帝史官仓颉把大千世界每样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分辨清楚,造出不同的字分别描述。文字由“辨”而生,辨明是一切智慧的开始,能明辨是非,了解事物的本质,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它推动着人类的发展。真理不辨不明,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分析辨别中认识世界的真相,探索未知的文明。</p><p class="ql-block">猎人从鸟兽足迹辨动物种类和运动轨迹,引发仓颉用形象的符号来造字表达真实生活景象。再回到当下的生活,在疫情未结束,病毒正大范围传播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根据现象“辨”真相,做出预知和判断?也许,这就是文字的造字思维给到我们的思考。也是“釆”字来“示”给我们什么。</p><p class="ql-block">辨鸟兽足迹是古人狩猎的特点,也是男性的主要工作。采摘野果是古时女人的主要工作。小篆采cai上边是爪子,表示手,下边是在树上摘果子。釆和采,我很多年都想当然是一个字,这一轮说文部首的学习才真正悟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不是因为识别了字,是读懂了两个字背后的逻辑和文化,然后顺着规律辨别清楚了两个字的差异。</p><p class="ql-block">也许,今天的收获只是两个字,但好像又远远超过了字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力立学长学习分享【釆】和【半】</p><p class="ql-block">“釆”是分辨的意思。甲骨文、金文均象鸟兽的爪蹄足迹。在古人的生活中,辨别动物足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远古人类食物的来源方式主要为‘采摘’和‘狩猎’,而‘狩猎’就需要猎手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通过‘辨别’动物留下的足迹,知晓动物的种类和运动轨迹。鸟兽的足迹千差万别,繁芜杂乱,只有经验丰富的猎人才能辨别它们的差异。</p><p class="ql-block">拓展:“釆”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明辨是非,认为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孜孜不倦[爱心]</p><p class="ql-block">“半”指二分之一,一半。&nbsp;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半年是一年的一半。</p><p class="ql-block">“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是中国人的哲学智慧。人们想要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就需要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拓展:学到“半”字内在链接到的就是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p><p class="ql-block">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曲调的流转与凝滞弦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刘艾锋《说文部首》D8分享:</p><p class="ql-block">【釆】biàn “釆”是分辨的意思。甲骨文、金文均象鸟兽的爪蹄足迹。在古人的生活中,辨别动物的足迹非常重要。远古人类食物的来源方式主要为“采摘”和“狩猎”,而“狩猎”就需要猎手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来辨别千差万别、繁芜杂乱的鸟兽足迹的差异。黄帝史官仓颉把大千世界每样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分辨清楚,造出不同的字分别描述。真理不辨不明,人类在不断分析辨别中认识世界真相,探索未知的文明。</p><p class="ql-block">【半】从中间分开就是一半,《说文》:“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半指物体平分所得的部分,金文 、篆文字形都有“八”,用左右分开笔画表示分别、分开。古人选择“牛”做可分之物。一半一半,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半似乎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又像有穿越圆融的自由。</p> 第9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牛</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牛。在古代农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牛在牲畜中最大,祭祀中常用牛。甲骨文牛的字形,只有牛头,上面像内环的牛角,下面象正面的牛脸。汉字中动物的构字只有牛和羊是只画头的。凡牛之属皆从牛,用牛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牛所代表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内容:“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小放牛》,河北民歌,内容:“天上桫椤是什么人栽,地下的黄河是什么人开,什么人把守三关外,什么人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什么人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天上桫椤是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黄河是老龙王开,杨六郎把守三关外,韩湘子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韩湘子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犛</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犛。指犛牛,同于“牦牛”。在我国西南部地区产牦牛。本字今天不常用了。凡犛之属皆从示,用犛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犛所代表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犛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耐高寒,有耐力,是青藏高原牧民最好的家畜伙伴。</p><p class="ql-block">告</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告。告是把事情向人陈述与解说。除了向人说,还要向神说。在古代最庄严神圣的告是祭祀。用祭祀的仪式向上天、向神灵、向祖先汇报,并祈求福佑。甲骨文字形就是告的仪式,上面是牛,下面是口。口是祷告的动作,牛是献给神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慈乌夜啼》,作者:白居易,内容:“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我是中国人》,作词:石飞,内容:“有人曾问我: 你是哪里人?蓝天大海曾问我, 哪是你的根? 站在广场上, 我大声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中国人真诚, 中国人精神, 滔滔的黄河长江是五千年的根, 中国人爱国, 中国人恋家, 无论在哪里, 我要告诉你,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就是⼀次⼜⼀次的告别。12月30日,好多伙伴将告别说文部首1群,大家要珍惜在2群里的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p> 第10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力立学习【土】【人】:</p><p class="ql-block">【土】“土”的字形就是土堆的形状。每一个氏族部落、每个国家在初立的时候都会堆一个大大的土堆。这个土堆叫“社土”,“社”就是在土堆旁,加代表祭祀的“示”。</p><p class="ql-block">[玫瑰]拓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中华儿女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p><p class="ql-block">【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为人”,古称“天、地、人”为三才,人具备天地间最高贵、最尊贵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玫瑰]拓展: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做人一定要谦逊低调,才能遇见更多的贵人。人生就是一份体验,在体验中不断丰盛[爱心]</p><p class="ql-block">[玫瑰]每天进步一点点,永远相信美好的发生[玫瑰]</p> 第11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6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说文部首》第二轮学习,董永第11天分享:</p><p class="ql-block">上天总是安排好一切事情,让我们在合适的时间遇见该遇见的人和事。今天学习“大”字,恰逢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9周年的纪念日。如果问哪些人是“大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主席。弯腰行礼的样子,是人在讲礼貌时的样子。正面站立,张开怀抱,直面风雨,勇于承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样子就是担当和负责任的“大人”的样子——做大人,做君子,做大丈夫。古人造“大”字取人伸开胳膊伸开腿比划事物巨大的样子。在大人头顶上加一横,就是“天”字,在大人脚下加一横就是人站立在地上的“立”字。人,上顶天,下立地,顶天立地做有责任、能担当的大人。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也是“大人”。</p><p class="ql-block">除了毛主席、盘古等这样顶级的“大人”,其实每一个人小孩也都要长大、承担责任。当他们成了“夫”之后,就得担当。所以,在人的头中间加一横就是“夫”---男孩十八到二十岁(不同年代,年龄不一样),行冠礼,把头发弄成一个包头,用棍子(发簪)插起来。因为百姓用青布包头发,所以叫“青头郎”。我们的“青年”、“青春”就跟这个“青巾”有关系,也跟春天的青草有关系。</p><p class="ql-block">愿更多孩子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养浩然之气、有家国情怀、有大丈夫精神,在时代的洪流中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吴秀芳分享</p><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就在群里看到毛主席诞辰129年纪念日的祝贺,和今天的两个字“大”“玄”很契合。</p><p class="ql-block">【大】以前一直奇怪为什么古时候那些当官的叫“大人”,为什么顶天立地的男人叫“大丈夫”,为什么在某个领域里超级厉害的人叫“大师”……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用最大可能性张开腿和胳膊,除了表达体积大、个头大,还有格局、承载、品德、修养、学识、技艺的超群,个人用“大”来表示。</p><p class="ql-block">【玄】看似和大没关系,但却用一种玄妙的感觉来描述比“大”更大的宇宙。更重要的是,古人用能够看见的最细的蚕丝来表达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加上一个盖子,更加表示黑暗当中的若隐若现。所以,才有了《道德经》里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 <p class="ql-block">刘艾锋《说文部首》D11分享:</p><p class="ql-block">【大】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大”的基本含义为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大厅、大政;引申含义为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大局、大众。《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用一个人伸开胳膊伸开腿直到最大边界、正面站立的“人”形来表示尊贵、尊大之义。“大”字上加一横为“天”,下加一横为“立”,所以“大人”就是顶天立地、秉承天道、恪守本位的人。“大”不仅仅是体积,面积等方面超越一般对象,更是人格上的伟大。</p><p class="ql-block">【玄】“玄”,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象形字,玄是弦的本字,古籍常用作赤黑色,又表深远,神妙之义。《说文》:“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象幽而入覆之也。”最早古人选择了最细小难见的蚕丝来造“玄”字,后来古人认为蚕丝的若隐若现也不足以表达“玄”是黑色的,于是在细小的蚕丝上面加了个盖子,就是“玄”字,而原来的两节细丝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幺”字。</p><p class="ql-block">玄端:指黑色的衣服。秦朝比较崇尚黑色,通用的朝服即礼服,被称为玄端。</p><p class="ql-block">玄孙:曾孙之子。</p> 第12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7力立学习【来】【水】</p><p class="ql-block">【来】来到的“来”。来指从外面来到这里,是由外而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來”、“麥”本是一字。先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土”生出来的,“土生万物”。但有一样“外来物”,它太珍贵、太完美,这样的神物不是土里生出,而是上天赐予的,这就是麦子,叫“瑞麥天來”。麦子的形状就成了外来物的代表。</p><p class="ql-block">甲骨文、金文,“来”字形中间是麦秆,下面是根系,上面是对生的麦芒,非常形象。</p><p class="ql-block">拓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p><p class="ql-block">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水】水,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古人逐水而居,世界上的一切文明都起源于河流。</p><p class="ql-block">因此,“水”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就是一条小河。</p><p class="ql-block">拓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p> 第13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力立学长分享【共】【宀】</p><p class="ql-block">【共】共同的“共”。共是供奉的“供”的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祭祀是最重要的事,人们把最好的东西敬献给祖先神灵,祈求指引和护佑。祭祀供奉表达的是虔诚,古人用双手捧着盛祭品的祭器献祭,就像捧着一颗恭敬的心。“共”字由此而造。也是恭敬的“恭”的本字。</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p><p class="ql-block">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p><p class="ql-block">[爱心]我们一群人每天共同学习两个说文部首,每晚共同线上智慧碰撞,喜悦丰盛的时光之旅。</p><p class="ql-block">【宀】“宀”意思是房屋,宀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意符号,作为部首时常称之为“宝盖”或“宝盖头”。引申为覆盖。</p><p class="ql-block">宀,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房屋侧面正视的样子,有的字形象屋顶以及两侧的墙壁。</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由宀组成“安”字:</p><p class="ql-block">1.《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p><p class="ql-block">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p><p class="ql-block">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p class="ql-block">[爱心]滴水穿石是水的坚持,每天分享都是不一样的收获,感恩大家陪伴[玫瑰]</p> 第14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2.12.29《说文部首》二期 第14天 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 孩子经常问我:“什么时候月亮比太阳大?”开始一头雾水,原来是脑筋急转弯[哇]答案就是“明”(明字里头“月”字比“日”字大一些)。</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恰好学习“日”、“月”两个字。它们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很容易辨认出来,书法课堂讲象形字举例时,日、月、山、水,都会榜上有名。日是太阳的样子,月就是月亮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日月昼夜轮换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生命生长需要的能量。“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要适时晒太阳;月亮的周期变化影响着海水的潮起潮落,它更多受到诗人的青睐,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p><p class="ql-block">《月下独酌四首·其一》</p><p class="ql-block">唐 · 李白</p><p class="ql-block">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p><p class="ql-block">《山居秋暝》唐 · 王维</p><p class="ql-block">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p><p class="ql-block">《竹里馆》唐 · 王维</p><p class="ql-block">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p><p class="ql-block">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p class="ql-block">《静夜思》唐 · 李白</p><p class="ql-block">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p><p class="ql-block">《古朗月行》唐 · 李白</p><p class="ql-block">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p><p class="ql-block">《月夜忆舍弟》唐 · 杜甫</p><p class="ql-block">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p><p class="ql-block">《鸟鸣涧》唐 · 王维</p><p class="ql-block">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p><p class="ql-block">唐 · 张九龄</p><p class="ql-block">月还有别称:玉兔、素娥、冰轮、玉轮、桂魄、蟾蜍、顾兔、半璧、玉钩、冰魄、广寒宫、望舒、蟾户、半轮、玉弓、悬弓、团扇、半蟾、银台、玉羊、夜光、半弓、冰鉴、玉蟾、蟾轮、瑶蟾、圆蟾、碧华、宝镜、蟾宫、皓魂、金魄、素魄、半魄、冰魄、瑶魄、玉盘、宝鉴等。</p><p class="ql-block">日月表时间:</p><p class="ql-block">太阳一次升起落下为一天,月亮一次圆缺为一月,我们经常讲:日积月累,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日指每天:苟日新,日日新</p><p class="ql-block">往日:有从前之意;</p><p class="ql-block">他日:有改天之意。</p><p class="ql-block">半夜子时,鸡鸣丑时;黎明寅时,日出卯时;早饭辰时,东偏巳时;日中午时,西偏未时;西斜申时,日落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p><p class="ql-block">文化:</p><p class="ql-block">日的构字代表中国人的审美:内圣而外王。</p><p class="ql-block">月,阴中之至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讲柔弱胜刚强。</p><p class="ql-block">月:中国人的思乡情怀。</p><p class="ql-block">“月到中秋分外明”</p><p class="ql-block">“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回到开头 ,日月为“明”:</p><p class="ql-block">“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连起来是说,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是儒学三纲之一。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 第15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皿</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皿。器皿的“皿”。是碗、碟、杯、盘一类盛器的统称。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有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皿可以组成血的、盟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文</p><p class="ql-block"> 《唐雎不辱使命》,作者:刘向,内容:“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注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注跣,以头抢地尔。……”</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热血颂》,演唱:郁钧剑,内容:“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当你握别温暖的双手,泪落几行,可曾感到背影凝聚着滚烫的目光,每一颗赤诚的心灵都深深理解你,每一个热切的向往都充满你的力量,你奔向远方,带着亲人的希望,你奔向远方,带着火热的衷肠,你和我们同在,把美好未来开创,你是国魂军魂,你是中华的铁骨脊梁……”</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海誓山盟的最大价值在于践行。</p><p class="ql-block">丶</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丶。</p><p class="ql-block">“丶”这个部首,就是笔画中的点,也是标点符号中的顿号。此字始見於篆文,其形像灯上的火苗。学者们多认为“丶”为主要的“主”之初文,而“主”又是灯炷的“炷”的古字。</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丶可以组成永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醉花阴》,作者:李清照,内容:“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永不倒》,演唱:徐小明,内容:“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学习说文部首,永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刘艾锋《说文部首》D15分享:</p><p class="ql-block">【皿】“皿”是碗、碟、杯、盘一类盛器的统称。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有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皿”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器皿的侧剖面。指敞口无盖的高脚盛器。上面是口沿外展的容器,中像其柄,下象底座。金文在器容的上端分叉,大大夸张了盛器的两耳。篆文将两个提耳从盛器上分离成两竖。隶书器容以一橫表现。楷书时两侧的提耳下垂,和底器相连,作“皿”。</p><p class="ql-block">【丶】“丶”这个部首,就是笔画中的点,也是标点符号中的顿号。</p><p class="ql-block">此字始見於篆文,其形像灯上的火苗。学者们多认为“丶”为主要的“主”之初文,而“主”又是灯炷的“炷”的古字。</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我,从主持人王美云学长这里学到了从容、自然;从分享嘉宾贺老师身上学到了自信与坚持。“心有所止,终有所得”,各位学长,我们一起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p> 第16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臣</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臣。今天我们以为大臣是在朝廷为官的人,是有德、有才、被尊重的人。其实为“臣”者,是对“君”而言,是侍奉君王的人,究其本意为地位低下,被役使的人。所以“臣”本指奴隶,甲骨文、金文字形用一只竖立的眼睛来表示。古时的奴隶多为战争失败被俘的俘虏,臣服者伏地,不敢正面抬头,侧面抬眼看主人,俯首侧目,所以用竖立的眼睛指代其人。“臣”为臣仆,多由战俘,奴隶和刑徒组成。</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满江红》,作者:岳飞,内容:“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永不倒》,演唱:徐晓明,内容:“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p><p class="ql-block">攴</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攴。象形字,意思是“轻轻地击打”&nbsp;。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基本相同。其右下方是一只右手,上部为一根鞭子(或带杈的木棍),指手执鞭子、木棍扑打敲打之义。</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攴可以组成敲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题李凝幽居》,作者:贾岛,内容:“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明天会更好》,演唱:苏芮,内容:“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敲锣打鼓,欢庆新年到来![爆竹][爆竹][爆竹][庆祝][庆祝][庆祝][烟花][烟花][烟花]</p> 第17天分享 <p class="ql-block">董院第17天分享:</p><p class="ql-block">关于脚与走</p><p class="ql-block">止(止),甲骨文字形象带脚趾的脚板形,画三趾代指脚板。“止”的状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脚板,后来用“趾”,为名词;另外一个意思是表示脚板不动,表停止,是动词。</p><p class="ql-block">走(走),上从夭,下从止。夭,是一个人快步摆臂的侧面形象,我们的简笔画可以勾画一个人摆臂行走的样子。止,可以看作名词脚板,也可以看作表示动作的意义符号。“走”是快步疾行,脚板快速移动但不能腾空。“奔(奔)”字上边是夭,下边是三止,表飞快而脚步腾空。竞走,走马观花,都是脚板不腾空的快走。“走”是“跑”的一种。所以,从“走”的字多跟跑有关,如:赶、超、越等。</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的“走之底(辶)”在拼音输入法中要输入chuo,汉字是“辵”,跟今天的“走”表示的脚板不腾空的行走不是一个意思,等下次学习到时再分享。</p><p class="ql-block">癶(癶),两个“止”(脚板)并排,双脚板朝前或者朝上的样子。如“登”、“發”等字。因为无法在文档中呈现甲骨文和小篆的样子,这个字理解起来有点空对空,只能意会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二零二三年第一天,新年学习止、走、癶,也是一中“示”现吧,还记得示的造字意图吗?是不是告示我们新年要该行则行,该止则止,知止而后定,定了之后就在既定目标和方向上小步快走,攀登我们新的人生高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天的视频读书也是关于“行动”的主题,一切都贴合今天的主线。</p>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走</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走。</p><p class="ql-block">“走”是行走。在没有代步工具的古代,人们出行,多远的距离都只能靠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仅“走”部便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则多达200个以上,可见古人对“走”的观察和分析多么细致。</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木兰诗》,乐府民歌,内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走西口》,山西民歌,内容:“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止</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止。</p><p class="ql-block">止,是停止的意思。我们的人生中,勇往直前、奋斗进取固然重要,但懂得停下来更需要智慧。如同一辆好车, 动力和刹车同样关键。“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的行事准则,于当行时则行,于当止时则止——在该做的时候去做,在该停止的时候停止。</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止可以组成正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内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挂红灯》,陕北民歌,内容:“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风吹灯笼呼噜噜转,我和三哥哥过新年。二月里来是春分,我爱我那三哥哥好后生,马兰开花根连根,我和三哥哥一条心。……”</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正人先正己,思己之过,正己则生威;正己先正心,思心之妄,正心则生纯。”</p><p class="ql-block">癶bō</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癶。足剌癶也。从止。凡癶之属皆从癶。小篆“癶”像两脚向外分张的“癶脚”。“剌”是违背的意思。“足剌”就是两足相背,两足分张则行而不正。</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癶可以组成登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登高》,作者:杜甫,演唱:张卓,内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有志登⼭顶,⽆志站⼭脚。</p> 第18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3.01.02《说文部首》二期 第18天 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正】</p><p class="ql-block">[玫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征传》。在唐超贞观十七年,敢于直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的难过,他流着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段话是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评价,表示敢于直言的魏征,就是唐太宗对错的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用铜当做镜子,可以让衣服穿得端正。一个人用历史当做镜子,那么他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一个人当做镜子,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在最会唐太宗还感叹,魏征去世之后,自己就少了一面好镜子。</p><p class="ql-block">[玫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现代 ·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玫瑰][玫瑰]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p><p class="ql-block">《声声慢·寻寻觅觅》</p><p class="ql-block">宋 · 李清照</p><p class="ql-block">[玫瑰]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p><p class="ql-block">《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玫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p><p class="ql-block">《江南逢李龟年》唐 · 杜甫</p><p class="ql-block">[玫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诗》唐 · 颜真卿</p><p class="ql-block">[玫瑰]正月,即为“建正”之月,在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现通常指农历的第一个月。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这便是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说法的由来,其实它们分属不同的历法,是对应关系。</p> 第19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彳</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彳。我们今天把它叫做双人旁,以为与人有关。但实际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它指的是路。到今天以“彳”做偏旁的字,都跟路、跟行走有关。</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彳可以组成往等字。</p><p class="ql-block"> 《虞美人》,作者:李煜,内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好人一生平安》,演唱:李娜,内容:“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p><p class="ql-block">好人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往事历历在目,最差的分享,最美的鼓励!只有家乡,有这种包容,只有父老乡亲,有这种鼓励![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廴</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廴yǐn。俗称建字底。小学语文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如何区分“走之旁”、“建字底”。在今天的简体中文里,“廴”和“辶”,在字形结构上非常相似,但意思却不大相同。</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廴可以组成延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内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延安颂》,演唱:郑律成,内容:“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延伸,思想的延伸,情怀的延伸,都是生命的延伸!</p> 第20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行</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行。行为的行,行动的行。古人强调一切行为都应该依道而行。所以“行”的本意就是道路。甲骨文的字形是十字大路。后来由道路引申出行走,从行走义引申指一切行为。</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儿行千里》,演唱:刘和刚,内容:“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文</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文。文的本义指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最初指古代的文身,后用作文字、文章、文化等义。与花纹的“纹”是一对古今字。甲骨文、金文字形,是正面而立的人,胸脯上画有花纹,表“文(纹)身”之义。《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古代越国人不蓄长发,并在身上刺画花纹。因为远古部族间打仗,都是赤膊上阵,为区分敌我,就在战士胸脯上雕刺本族图腾的花纹,涂上颜色,这就是最早的文(纹),具有符号识别功能。《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演唱:邓玉华,内容:“交城山来交城水,不浇交城浇了文水,交城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烤酪酪,还有那山药蛋,……”</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如其人,人如其文。</p> 第21天分享 第22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刀</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刀。指锋利的,可用于切、割、砍、削的器具,也用作兵器名。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懂得了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刀不仅是劳动工具,也是防身自卫的武器。“刀”,甲骨文字形象有锋刃的长柄工具或兵器。金文画出锋刃、握柄与带扣。篆文写成弯柄形。“刀”作偏旁时写作“刂”(立刀旁)。其造字本义就是有锋刃的切割器具。</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 李白,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葬花吟》,作者:曹雪芹,内容:“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刀子嘴,豆腐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手</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手。手是人体上肢的一部分,一般指腕以下能拿东西的部位,古人称静态的前肢为"手",称动态的手为"又",意思为抓握、操持。金文字形,“手"字,正象一只人手的形状,上面的分支为五个手指,下面是手臂。</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钗头凤》,作者:陆游,内容:“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牵手》,演唱:苏芮,内容:“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今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眼过千遍,不如亲手做一遍。”</p> 第23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30107力立学习</p><p class="ql-block">【隹】【立】</p><p class="ql-block">【隹】“隹”指的是鸟。甲骨文金文字形都象鸟的样子,上部是鸟头,嘴向左边,向右的笔画是翅膀,向下的笔画是爪子。头、尾、身、羽俱全。</p><p class="ql-block">拓展:由“隹”到“奋”,“奋”最早见于金文的字体,本义为鸟振翅高飞、疾飞。 鸟儿冲向天空,振翅高飞,不受束缚。由此,奋字引申出了扬起、振奋、 奋发的含义。人活一世,总要有一次飞翔的经历吧[抱拳]得失不论,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否则你怎么知道自己年轻过呢?[发呆][跳跳][玫瑰]</p><p class="ql-block">【立】站立的“立”。“立”,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脚下一条横线,表示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之上。</p><p class="ql-block">拓展:</p><p class="ql-block">由“立”到“端”,端,激活生命力的种子,向阳而生,扎根教育,一个人的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p><p class="ql-block">感恩今天0.01的进步[爱心]</p> <p class="ql-block">20230107慧青分享</p><p class="ql-block">1,【隹】</p><p class="ql-block">“隹”指的是鸟。</p><p class="ql-block">甲骨文金文字形都象鸟的样子,上部是鸟头,嘴向左边,向右的笔画是翅膀,向下的笔画是爪子。头、尾、身、羽俱全。</p><p class="ql-block">[玫瑰]《说文》:“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凡鸟之属皆从鸟。”甲骨文中。与鸟有关的词大多从“隹”,从“鸟”的屈指可数。周代往后,从鸟的字才多了起来。后来“隹”用作语气助词、介词等,通用做古书中左面加“心”的“惟”,加“口”的“唯”和加“纟”的“维”。在古人的生活中,他们观察到鸟飞只能向前不能向后,鸟足只能前不能退,所以用“隹”表示向前的动作。比如,推动的“推”,前進的“進”,字形中的“隹”都代表向前。</p><p class="ql-block"> 凡隹之属皆从隹,用“隹”的元素造出来的字大都有“隹”所代表的含义。比如,鹰隼的“隼”,麻雀的“雀”,雏鸟的“雏”,这些由隹的元素所造出来的字大都与“鸟类”有关。</p><p class="ql-block">2,【立】</p><p class="ql-block">[庆祝]“立”,站立的“立”。“立”,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脚下一条横线,表示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之上。</p><p class="ql-block">[玫瑰]《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小篆字形由“大”和“一”构成,象人正立在地上。立本义为站立,可引申为竖立、建立。如立功、立法、立威等《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此“三不朽”,是儒家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立在这位上。一个人生活中会有多重身份,所以讲不愁没有位子,需要思考的是拿什么在这个位置上立足,该做什么怎么做是能立在位子上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p><p class="ql-block"> 孔子求道于老聃,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三十而立,是指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以及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立意和见解,不会人云亦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立于天地之间,守住中心,正气存内。[爱心]</p><p class="ql-block">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p>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隹</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隹。指的是鸟。甲骨文金文字形都象鸟的样子,上部是鸟头,嘴向左边,向右的笔画是翅膀,向下的笔画是爪子。头、尾、身、羽俱全。</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可以组成雄等字。 </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内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长城长》,作词:闫肃,内容:“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雪霜,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自古英雄出少年,煮酒论剑莫等闲。”</p><p class="ql-block">立</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立。站立的“立”。“立”,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脚下一条横线,表示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之上。</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立可以组成童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文</p><p class="ql-block"> 《论语》,作者:孔丘,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童年》,演唱:罗大佑,内容:“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是美丽的。</p> 第24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口</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口。</p><p class="ql-block">囗,即古文“围”,指围绕、包围。</p><p class="ql-block">囗,是象形字,金文字形用一个圆圈,表示围起来的一块地方。象一个四边有定的居住区域。表动词有包围义。篆文因字体的关系,改圆为方,也像包围之形,音、义无别。“囗”古作“国”字。“囗”像城墙向国界用来保护,保卫一方国土,护佑万千子民。國中有戈有武器,国泰民安不仅在于明君治理,更需要边境的守护和捍卫。囗有防守之意,比如修建的长城和关塞。现在我们依然把守卫边疆国界的战士称为铁血长城。囗字现在已经不单用,只做偏旁。凡是用囗的元素造出来的字,大多跟“区域”或“界围”有关。</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内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国家》,演唱:刘媛媛,内容:“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p><p class="ql-block">巾</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巾。</p><p class="ql-block">“巾”的本义为佩巾。甲骨文字形,象一条两头下垂的织物,象巾挂在腰间下垂的样子。巾也指擦拭、覆盖、包裹、佩戴的一方布帛。巾也引申指妇女的头巾或头上的装饰物,古时把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做巾帼,因巾帼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后人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凡是用“巾”为元素造出来的字,大多都与布帛、佩巾等义有关。</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蚕妇》,</p><p class="ql-block">作者:内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红领巾,紫丝带》,演唱:关晓彤,内容:“愿眼泪无影无踪,愿梦想继续前行,愿歌声成为见证,全世界都会感动,愿家园恢复宁静,愿课堂朗朗有声,愿脸庞重挂笑容,因为爱充满心中,红领巾,爱心汇聚,紫丝带,真情传递,让希望之火,生生不息,照亮每个心灵……”</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p> 第25天分享 <p class="ql-block">我今晚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今晚我分享的部首是【民】,民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象一只被刺伤的眼睛,最初的民是奴隶,由刺瞎一只眼睛的战俘充当,后指平民、百姓。早期奴隶社会,“民”是指奴隶或是有罪之人,大多为战争中的“俘虏”,统治贵族阶级为了驯服这些人为其劳作,把其一只眼睛刺瞎,防其逃跑。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说:“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历史的发展进程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心不可失。“江山就是人民”,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越分享越成长,分享才能对当天所学部首做细致梳理、总结;分享才能长底气;分享才能自信……感恩所有遇见,我会继续精进!</p> 第26天分享 <p class="ql-block">说文部首黄玉宇老师向大家学习分享:</p><p class="ql-block">网:是一张网的形象。🥅🥅🕸🕸简化的“网”,甲骨文中人们认为一般打渔的渔网,其真正打渔的网并不叫“网”,而叫“罗”,更有“天罗地网”一词。</p><p class="ql-block">心无欲则网无形</p><p class="ql-block">世界是一张无形的网,人生容易在网中迷失自己,人陷入问题其中习惯将抽象到真实又从真实到真相中游离。无法驾于自己的心,我们习惯网住自已的双眼睛不愿看到他人与自己的“真实”。</p><p class="ql-block">拓展: &nbsp; &nbsp; &nbsp; &nbsp;回溯历史,无数破网者的事迹令我们感佩不已。苏轼苏辙两兄弟即使天涯相隔却依然有风雨对床之深挚希望与心有灵犀的诗歌酬答、应和。反观当下,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更是用爱心厨房打破了无数张“无形之网”的阻隔,为无数的家庭带去了生活的希望。&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坚定的“破网者”,识破“无形之网”的狡猾伪装,让我们不再有令人懊恼的纠缠与束缚,不再有黑暗中无边无际的迷茫与恐惧,自信昂扬地走在充盈着光明与温暖的希望之路上。</p><p class="ql-block">[非]</p><p class="ql-block">“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变形,指事特征消失。</p><p class="ql-block">拓展: 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悠哉、悠哉的吃草、喝水。</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只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二百五十头牛,因此少了一头。牧牛人万念俱灰,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为此,他心中很懊恼,一直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已经不是原来的二百五十头。那其余二百四十九头牛,又有何用呢?于是就将二百四十九头牛赶落悬崖,那群牛就这样全被他灭杀了。</p><p class="ql-block">这段话譬喻是说,人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抹杀了其余的美好。</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的缺陷,就全盘毁弃。人并非绝对的完美,也非圣贤,总会有不甚完美的缺点,但是,不要因为那些小小的缺点,就完全抹煞了自己其他的优点,那是不公平的。</p><p class="ql-block">  接受所有的自己,不要因为失去了某种能力或才华,而放弃了自己。看重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如果,你是天生就失去某种能力或肢体上有所障碍,我想,上天一定还会为你开另一扇窗。</p><p class="ql-block"> 不要因为失去了一头牛,而抹煞了其他二百四十九头牛的生存权利。人生亦然,不要因为自己一点小小错误,而抹煞了其他的优点,接受自己的全部,才能拥有真实自己。</p> 第27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齊</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齊。甲骨文、金文字形,象平原上麦穗平整一望无边之形,或象众物摆放平齐形。</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齊可以组成霁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望岳》,作者,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订,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纸上雪》,作者:方文山,内容:“墙影晃烛,我提笔却清楚,宣白上行书,蘸墨了几行路,暗夜风惊竹 ,谁在窗外起舞</p><p class="ql-block">,而冷风隔窗 我静静地读,炊烟不安 袅袅了几道弯,俗事万般,不敌雪落轻叹,眼前雪满山 ,咫尺纷飞不断,门开不远处,与天地对谈,雪霁一壶酒,与你共饮春秋……”</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人心齐,泰山移。”</p><p class="ql-block">夫</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夫。丈夫的夫,“本义指成年的男子。甲骨文、金文字形,象一个大人正面而立,头上加一短横。</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留别妻》,作者:苏武,内容:“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天仙配》,演唱:韩再芬,内容:“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 <p class="ql-block">20230111《说文部首》二期 第27天张丽萍分享</p><p class="ql-block">【齊】麦穗整齐。字形中两横为地,禾麦两旁在低处,中间在高处,似不齐而齐也。所以,其义就是麦穗整齐,有整齐之意。</p><p class="ql-block">齐,整治。家与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只有善治其家者,才会善于从政,善治其国。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p><p class="ql-block">齐,国名,指山东,齐鲁大地。</p><p class="ql-block">齐也可表同等、相等,还有齐全之意。</p><p class="ql-block">[爱心]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p><p class="ql-block">《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今日学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进一步了解,家是最小国,把家治理好的人必是掌握了人性的规律,这样的人才会善于从政治国。</p><p class="ql-block">【夫】字形象一个大人正面而立,头上加一短横,本义指成年的男子。 古时候,未成年的男子头发是披散的,到二十岁冠礼,束发加冠,用簪子固定,以示成年。中国人夸赞男子坦荡担当会说“大丈夫顶天立地”。</p><p class="ql-block">夸赞男子胸怀宽广“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正的大丈夫是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p class="ql-block">夫,成年男子在社会上从事的各种行业,比如:车夫,马夫,渔夫,大夫……</p><p class="ql-block">“夫”后表示夫婿、夫君,是女子的配偶。</p><p class="ql-block">夫,用于对学者的称呼。比如,“夫子”,指老师。</p><p class="ql-block">夫,也做语气词。</p><p class="ql-block">“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是这样构形的:“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的,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p> 第28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3.1.12吴秀芳分享</p><p class="ql-block">【页】这个字引起我的好奇的是甲骨文字形。由表示头部的“页”“䭭(找不到)”“首”,我查了“道”“德”两个字。尽管之前是学过的,但今天看到的解释有顿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道”:行+首+止,是一个人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情形。</p><p class="ql-block">“德”:彳+目+丨+心”,不光目正、心正,还要行动正才算“德”。</p><p class="ql-block">然后又查了“得”:彳+貝+手”,表示在行动的路上拾到钱💰才是“得到、获得”!</p><p class="ql-block">好激动[激动][激动][激动][激动][激动][激动]</p><p class="ql-block">【邑】本义是人聚居处或者一定的行政区划。甲骨文很形象,一个“囗”+一个跪着的人。“囗”表示区域或者疆界,跪着的人表示人口、人民。加起来表示被划分的区域。古时候“邑”有时候指都城,有时候指诸侯封地,有时候指庶民编制。作偏旁简化为右耳旁,如郑、邦、郡、部、都等等。</p> 第29天分享 <p class="ql-block">20230113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说文部首》第二轮学习,董永第29天分享:</p><p class="ql-block">【華】:原义指花朵、草本开花。“華”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棵树上花开满枝的样子。“華”做动词指开花。</p><p class="ql-block">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花”,从此“花”字用来表示花朵和具体的比喻义,而“華”用来表示抽象的引申义,指光彩、光辉。</p><p class="ql-block">“華”读二声时表示盛大而美好的样子,鲜花盛开光彩夺目,有繁荣昌盛之貌。華也指少年美好的时光。華也用作荣华富贵。</p><p class="ql-block">華读四声表示华山,也用作姓氏。</p><p class="ql-block">凡華之属皆从華,以“華”造出来华的元素,造出来的字大多与花朵或如花之光彩有关。</p><p class="ql-block">古时树的花为“華”,草的花为“荣”;“華”有一声,二声和四声,一共三个读音。</p><p class="ql-block">“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華”。古代称“中国人”其实是“中原人”,也称“华夏”。用以区分西部的“羌”,北部的“狄”,东部的“夷”,南部的“闽”“蛮”等。“夏朝”的建立也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p><p class="ql-block">【齿】:牙齿的齿。牙齿是人身体最坚硬的部位。牙与齿有不同,牙是用于咀嚼的槽牙,齿是门齿。“齿”甲骨文字形像张开大口露出前面四颗门齿的样子。我们还会把门齿状排列的称为齿状物,如齿轮、锯齿。古人在幼时牛马每年生一颗牙齿的启发下,又将“齿”借指年龄。“序齿”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序,“不齿”最初是代表被尊重和有官爵的人,在祭祀饮酒时不按按年龄辈分排位。“不齿”周代也是一种对罪人的惩罚。现在指对人和事的瞧不起,极端鄙视之意。凡齿之属皆从齿。有齿的元素造出来的字,比如,龈,龄,大多与齿状、年龄和排序有关。</p> 第30天分享 <p class="ql-block">冯志雄教授分享:</p><p class="ql-block">足</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足。</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城市足印》,演唱:徐小凤,内容:“留心街中每个人,彼此匆匆过,皱着眉心,重叠的足印,细踏了千遍,多千遍 看落也不要紧,留心身边每个人,冷冷的双眼,试问何因,人在匆匆里,哪曾会知道,今天你我是远还是近,如今,都市内每人</p><p class="ql-block">仿佛不可以让友情接近,时间鞭策着的一生,天天相见却没有时间望人,留心街中这个人,带笑一双眼,那样诚恳,迎面的走过 对着我一笑,心中爱意自远而近……”</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nbsp;</p><p class="ql-block">疋</p><p class="ql-block"> 说文部首疋。</p><p class="ql-block"> 拓展:</p><p class="ql-block"> 疋可以组成蛋、楚等字。</p><p class="ql-block"> A古诗</p><p class="ql-block"> 《念奴娇 孝陵》,作者:郑燮,内容:“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p><p class="ql-block"> B歌曲</p><p class="ql-block"> 《虞兮叹》,作词:祝何,内容:“楚河流沙几聚散,日月沧桑尽变换,乱世多少红颜换一声长叹,谁曾巨鹿踏破了秦关,千里兵戈血染,终究也不过是风轻云淡,长枪策马平天下,此番诀别却为难,一声虞兮虞兮泪眼已潸然,与君共饮这杯中冷暖,西风彻夜回忆吹不断,醉里挑灯看剑妾舞阑珊……”</p><p class="ql-block"> C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两只相同的鸡蛋。”</p> 一路采撷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3日晚上视频会议分享嘉宾冯志雄教授的故事让我们对家风、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知。冯教授饱读诗书,是中国文学的大宝藏。❤️</p> <p class="ql-block">2023.1.17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山西《说文部首》第二期的学习已进入尾声,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班委策划的“一人一字”分享,今晚我分享了“攴”部,与各位学长再次对“攴”部进行了学习。规定每人限定时间5分,当听到主持人的提示声后,我慌乱中共享屏幕退不出了,情急之下,力立学长取消了我的共享。“问题背后都是资源”,力立学长安慰我。这一个月的学习,我懂得了谦卑做人,借用董院的话“我真的赚到了”!感恩所有遇见!</p> 结营仪式 <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们只有一桶水,但请您坚信,让我们从现在起,经典同行,明天我们将会汇集成一条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