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 伴我成长——尚志小学诚信宣传教育知识

尚小•德育

<p class="ql-block">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更是当代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格的道德基石。古往今来,人人都是提倡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要有了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  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是讲诚实,诚恳。诚实,指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用,指信守诺言,说到做到,不失信。"信"是讲信用,信任。</p> <p class="ql-block">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也是世界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人民都推崇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p> <p class="ql-block">  1.对自己诚信。自觉约束自己,举止言行以诚信为本,尊重自我,热爱生活,奋发向上,敢于指出和抵制有悖于诚信的思想行为。</p><p class="ql-block"> 2.对他人诚信。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真诚待人,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说真话,做不到的事不随便答应别人,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遵守承诺。</p><p class="ql-block"> 3.对家庭诚信。热爱家庭,孝敬父母、长辈;提倡生活俭朴,合理消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管理,能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p><p class="ql-block"> 4.对学校诚信。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老师和同学;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勤奋学习,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不作弊;综合素质评价能实事求是,正确评价自己。</p><p class="ql-block"> 5.对社会诚信。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p><p class="ql-block"> 6.对国家和民族诚信。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尊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乐于奉献。</p> <p class="ql-block">  诚信,是立人之本,人无信而不立。它是一种品行,是一种高尚品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美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以节操为本,以诚信为基。诚信,赋予了考试更多的含义。它不单单是对我们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更是对学生道德水准,人格的一种考验。“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我们一定到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诚信的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诚信的对待每一次考试,人人争做诚信考生,诚信考试,从我做起。凭借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真才实学在考场上发挥出水平,用诚信品德向老师、家长及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p> <p class="ql-block">  诚信是“帝王法则”,维系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和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坚守网络诚信更是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不看不传网上虚假信息,自觉传播正能量,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维护纯净的网络空间,做有正义感、责任感、有上进心的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诚信,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p><p class="ql-block">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汉代光武帝时期,有一人叫郭汲,官至太中大夫。他做官,为人十分讲究信用,做事多次获得成功,颇受当时人的称赞。他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汲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汲辞让致谢。</p><p class="ql-block"> 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汲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汲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郭汲正是这样说到做到,处事赏罚分明,受到了人们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p>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首小诗。希望大家不仅要牢记,而且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人争做诚信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们,要知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诚实守信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弄虚作假咱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犯了错误快改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等公平去竞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争做文明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承诺一定讲原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害人害己不去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培养诚实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断进步创新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实守信,更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良好品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诚实守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