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领会新十条的要义,准确把握防控政策的实质内涵 “二十条”和“新十条”以及省上公布的“十二条”,都是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是基于当前病毒的特点做出的科学精准调控,目的是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调整优化防控政策不是躺平、不是放开,而是更加科学规范。<br><br> 学校是特殊场所、师生是特殊人群,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仍然是学校防控的要求。“新十条”“十二条”里面着重安排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有条件的要面向中小学开展核酸检测。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 二、强化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个人防控措施 全体师生、家长要认真学习《个人防护手册》,做到科学防疫。<br> 家长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教育、督促、提醒学生严格落实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等疫情防控各项规定,不带孩子逛街道、超市,不跟红白事,不参与聚集聚会;建议家长在入学前带学生进行核酸检测。若孩子在校外租住,请家长务必陪读,确保孩子安全。<br> 师生非必要不出县,不聚餐,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师生有家属外地返回,须做到省外5天、省内3天与师生不接触,返回人员要做好自我隔离,并及时上报班主任。 三、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01规范戴口罩<br> 全体师生校内、校外期间必须佩戴口罩。建议家长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医疗机构就医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须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02正确洗手<br> 在外出返家,触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喷嚏,清理垃圾,接触快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消毒液要选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 03经常通风<br> 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家中人员较多或有病人、访客时,建议开窗通风;使用空调要注意通风换气和消毒清理。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04减少聚集<br>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不聚餐,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05保持环境卫生<br> 日常居家、办公以卫生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卫生间马桶冲水前要盖马桶盖,保持存水水封。 06养成卫生习惯<br> 注意健康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采取必要遮掩措施。加强身体锻炼,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07做好健康监测<br> 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不带病上班、上学,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非必要不出入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减少传播风险。根据需要适时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做到早发现。 08主动接种疫苗<br> 无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应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后满3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应尽快接种,应接尽接 09学习健康知识<br> 学习新冠病毒相关科学知识,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信息,保持冷静理性,不信谣、不传谣,弘扬正能量,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 10及时上报信息<br> 一旦有家长或学生确认感染或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家长应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同时远离人群,规范佩戴口罩,配合开展流调,主动落实后续防范措施。 学校人员密集,涉及千家万户,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班级其他学生,更为了学校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请各位家长务必清醒认识到当下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务必做好家庭成员的防护工作。学生健康平安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共同携手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的有力屏障! 彬州市小章初级中学<div> 2022年12月13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