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茂中学】“双减”下的家长需要怎么做?

王司南

<p class="ql-block">  “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管齐下。“双减”政策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教育能够回到教育的初心,回归学校和家庭。两会代表唐校长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p><p class="ql-block">那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双减”后应该怎么做呢?</p> 习惯养成 <p class="ql-block">1.引导学生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能够调整,不可放弃。</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养成按时按点完成规定任务的习惯。孩子学习,就应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必须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方法之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用心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方法之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nbsp;</p><p class="ql-block">4.引导孩子养成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p> 阅读能力 <p class="ql-block"> 选择健康、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力。培养了阅读能力,孩子就能够运用阅读能力主动且高效学习,让孩子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长久之计。</p> 体育运动 <p class="ql-block"> 体育运动能让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让孩子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和孩子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练就健康的体魄。</p> 兴趣爱好 <p class="ql-block">1、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他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险境,培养出顽强毅力,并沿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2、孩子培养兴趣和爱好,对他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p><p class="ql-block">3、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可以促使他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他们能认真思索、钻研,直至攻破;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意志力,而在这样的力量的支配下,会使他们并发出无穷的智慧,促其成才。</p> 劳动技能 <p class="ql-block">  引导孩子个人讲究清洁卫生,在学校做到抽屉、桌面、书包干净整洁,在家里自己洗衣服、扫地、捡菜、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让孩子感受到参加劳动是生活的需要,并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成功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p> <p class="ql-block">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能映射出父母身上存在的种种优点和问题。&nbsp;</p><p class="ql-block">家长改变,孩子自然会改变; “双减”政策后,家长角色更需回归;成功的教育背后,从来没有偷懒的父母!【内容摘自网络(家校共育)】</p>

孩子

双减

养成

习惯

请教

培养

家长

善于

学习

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