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需要暂时“宅家”,不过我们也可以在家中用简单的道具,在“玩中学,玩中乐”,更好地度过“宅家”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的时光丰富多彩,我们小班组根据教材以及幼儿的已有经验、家长的易操作性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活动,主要围绕“手工活动、亲子运动游戏、科学探究、益智游戏”等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活动,以最积极的状态面对疫情,迎接新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选区域——益智区,根据这一段时间的线上活动参与及反馈,进行以下梳理反思。</p> <p class="ql-block">1.亲子游戏《眼疾手快》</p><p class="ql-block">玩法:幼儿听指令指五官,并在听到水果或者蔬菜时快速拿到此物品。这个亲子小游戏既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正确指认五官,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及反应力,又可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我们班的参与程度不是特别高,我就把平行班级的幼儿参与视频发到班级群中,并把这个小游戏对于幼儿的益处运用文字的形式发给家长,并鼓励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慢慢的,就有很多的家长带着幼儿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每一个幼儿参与以后,我都会及时地鼓励,并且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家长反馈,比如欣妍总是想要她最喜欢的魔法棒,我会告诉家长朋友在游戏过程中慢慢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和家长互换角色,比如幼儿来发指令,家长指五官,刺激幼儿持续参与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2.亲子游戏《踩数字》</p><p class="ql-block">玩法:1.首先写出1,2,3,4,5这5个数字宝宝,把它们围绕着孩子放到地上。</p><p class="ql-block">2.爸爸妈妈的说出数字,宝贝们能按爸爸妈妈的口令踩对正确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亲子小游戏可以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让幼儿对数字更加敏感,增强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体验亲子共玩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3.益智游戏:《绕豆子》</p><p class="ql-block">游戏目标:</p><p class="ql-block">锻炼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游戏活动过程中,为了鼓励家长和幼儿的参与,老师为参与的幼儿制作了电子奖状,发到班级群中。在与家长交流中引导家长提醒幼儿正确握笔,并且把豆子用流畅的线条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4.科学小实验《打不湿的纸巾》</p><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p><p class="ql-block">一个装水的盆,玻璃瓶,卫生纸</p><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步骤一:将卫生纸折叠放进玻璃瓶中</p><p class="ql-block">步骤二:将玻璃瓶垂直放进装水的盆中</p><p class="ql-block">(猜一猜玻璃瓶中的卫生纸有没有被打湿呢?)</p><p class="ql-block">步骤三:把卫生纸拿出来观察一下卫生纸有没有被打湿。</p> <p class="ql-block">实验原理:</p><p class="ql-block">水杯中的纸,虽然处于水面以下,但是由于杯子中除了纸还有大量的空气,当我们把被子垂直倒扣在水中时,杯子里的空气无法漏出,这些空气将水排除在外,从而保护了杯中的纸不会湿。</p> <p class="ql-block"> 这个科学小实验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知道杯子里有空气,所以纸巾不会被打湿。大部分幼儿的实验都成功了,知道在往水里放的时候垂直的放进去,这样能更好的隔绝空气,完成实验,老师们也及时表扬了家长朋友一步一步地引导。并及时提醒家长朋友不要直接告诉幼儿实验的答案,可以进行提问,比如“杯子里的纸巾为什么不会湿,里面除了纸巾还有什么吗?”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有的家长给幼儿准备的杯子不合适,纸巾确实被打湿了,我们和家长一起沟通交流,引导幼儿可以换几种容器进行多种尝试。</p> <p class="ql-block">反思:</p><p class="ql-block">1.亲子益智游戏尽量选择操作简单,道具是家里都有、随手拿来的物品这样的活动。比如“踩数字”这个游戏只需要家长准备白纸、笔就可以了。在游戏的选择上,根据本年级的年龄阶段已有经验选择适合发展的游戏,比如“眼疾手快”,幼儿在线下期间,已有演唱《好娃娃》的经验,在活动中可以认识五官,并能正确指认五官。幼儿已有指认五官的经验,非常喜欢“眼疾手快”这个游戏,参与度也很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在这一段时间的线上活动中在发送链接时,同时发送链接中的文字,图片、视频,家长看起来更加简单、清楚,只发送链接,家长容易忽视。</span></p><p class="ql-block">3.在家长发送视频后,积极鼓励幼儿,可由文字鼓励改为语音鼓励,幼儿在听到教师的声音时,会感觉比较亲切,也能真正把鼓励传达给幼儿,家长就不会把发送视频仅仅当作完成任务。<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应该对每一位幼儿的完成情况提出建议,这样家长才能看到老师有认真去看孩子的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4.最近家长复工,班级内的互动频率又有所下降,根据班级内互动情况,对于很少的互动的家长可以私聊,了解幼儿情况,及时关心关注幼儿情况。</p> <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重要观点:“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始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线上活动中更应注重家园共育、家校合作,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编辑:尹彤彤</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艳梅,李盼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