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小能手•自理能力我最棒——白水县实验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探究活动

聂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说明幼儿园有义务引导幼儿提高自理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期,关注幼儿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因此,我们提出本次课题研究: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的研究。</p>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对全体小班幼儿现有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调查,然后一一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幼儿在生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养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简 单、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地方法、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总结材料,完成结题报告。</p> 三、研究方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对象:本园小班全体幼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方法:实践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法,总结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实践法:小班组老师,共同讨论研究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需要提升的项目,然后做好示范,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幼儿在律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幼儿共同点的幼儿,进行观察,研究归因,探索如何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对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幼儿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幼儿对自理能力培养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研室,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p>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巧用拟人、游戏的方法,引起孩子自理的欲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和游戏的口吻提出要求,幼儿乐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如:洗手前挽袖子,我们会这样说:爬,爬大山,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洗手时我们编成了顺口溜:拧开水管,淋湿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再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摘下毛巾擦干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运用正面、诱导的方法,增强幼儿自理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小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会叠衣服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父母生日会……”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小班幼儿经常有穿倒鞋的现象,于是我们和幼儿一起来检查时是这样做的:顺着裤缝往下摸,摸到鞋钎穿对了,摸不到快脱下,换换家,再穿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岁孩子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开始学习对小班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p> 五、研究成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11月25日上午,我园开展了“生活小能手,自理我最棒”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开展自理能力比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增强了手部的协调和灵活性,同时在与同伴的紧张角逐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在获得成功中享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们小班组老师的努力下,本小课题于小班级幼儿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初步研究,教师们对如何培养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及实践经验,也研究出很多解决自理能力问题的好方法,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初步懂得了为自己服务的重要性,大部分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整体自理能力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地进步。虽然我们小班孩子还小,但只要他自己能做,我们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能成为现实。</p>

幼儿

自理能力

小班

研究

生活

培养

幼儿园

儿歌

方法

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