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当我们深度沐浴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每一场研修之当下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有孩子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育无处不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研”之有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成长时刻发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学期的校本主题研修工作接近尾声,在主题研修的过程中,第四小学的教师们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一路享受着收获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9日开展了“研修主题成果汇报交流暨研修工作表彰大会”,经校委会领导评选,语文研修组:杨红、王淑彦、张春灵、单美琳,数学研修组:王斌、黄维、马雪、尹冰,英语组:黄晶奕以上 9位教师获得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围绕个人主题,分别从主题的确立、研究过程、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发展几个方面撰写了有价值的研修成果。在汇报交流中沉淀更多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研”途待花开,“语”你共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主题研修朗读教学之收获</b></p><p class="ql-block"><br></p> 第四小学 王淑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半学期又过去了,主题研修也随我们一路走来,年年岁岁主题相似,岁岁年年主题又不同,我们在“研”中同甘共苦,在“语”中破茧成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语文一组围绕学校研修主题确立了组内主题:低年级朗读教学能力的探究。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特点,我确立了个人主题:重视朗读技巧,培养表达性朗读,读出味道的探究。围绕这一主题,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目标,从确立主题的那天起,我明确了研修方向,遵循“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学习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经过半学期的主题探索教学初见成效,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点滴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学习上的收获——学习永远是日日新、常常新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在以往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我总结反思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1)不会连读,一字一字的读汉字,导致朗读不连贯;(2)不会处理轻声;(3)不会处理儿化音;(4)对词语语音语调的变化规律掌握不到位;(5)不会处理语气助词;针对上述问题,在主题研修中我思考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又开启了李教授所说的“点穴式”学习,向书本要答案,我阅读了陈海霖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探讨》,刘芸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的探,席小华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等。通过学习发现,原来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低效朗读上,表面上是书声琅琅,但实际上又有多大的效果?第二遍读只不过比第一遍读的通顺流利了那么一点,顽皮点的心眼多点的小孩不希的给你读,因为他已经摸清了你的上课套路,第一遍看拼音读一遍,读通顺读正确,第二遍不看拼音再读一遍看谁读得更流利。这样的模式我用过相信大家也用过,但长时间运用小孩不会买账,能力强的读书多的孩子会觉得就课文那么点东西他不看拼音就已经行了,还读啥浪费那时间不如玩一会,他就溜号了,要是运气不好被我发现可能还得批评他,但我绝没有反思自己的意识,我会觉得我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没问题的。可是不学习不知道,一学习真吓一跳啊,专家的朗读技巧专业的朗读策略带我走进另一片新天地,让我知道语文课需要激昂的情调,但语文课更需要朴实和自然,“大道至简”!学习永远是日日新常常新的法宝,是学习点开了我的任督二脉,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和适合自己及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有在一探一得中不断学习反思,在同伴互助中学习成长,种种学习让我朗读课更灵动、更有趣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实践中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夯实“基础关”,让学生读的准确流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要想有效的解决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学生的朗读基本功。教师就要抓准基础的字词教学,同时要传递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把“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做的实实在在的,实现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停连、重音、节奏等这些最基本的朗读技巧,在有效的练习之中学会朗读,这样学生自然那能够规避上述问题。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我们先集中学习课文中的多音字,让学生先认知,后朗读。如“为”、“得”、“乘”、“降”等。同时将一些重点的字词,如叠词,“娃娃”、“轻轻”、“妈妈”等,进行变调的示范。这样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对各种字词读音把握到位,在后续的朗读中至少不会出现字词上的错误,能够确保学生读的准确,读的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突破“趣味关”,让学生读的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点是最重要的,要想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地姿态投入到朗读活动中,带领学生感受体会朗读的快乐,朗读的魅力,那就达到了朗读的目的。要想激发朗读兴趣朗读就要在朗读的形式上下功夫,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让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滥竽充数,次数不能过多,降低朗读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或分段接读,或者在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我只管做好调度员即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领读。教师或学生都可以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有的可能为了正当领读而读,有的会人云亦云只出其声音不见其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分角色读文。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一到分角色读,手都恨不得举到我眼皮底下,他们非常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体验那种特有的快乐,和声音带来的享受。如果有道具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兴趣有增无减永不衰败。就《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为例,我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请三、四个学生一起读小蝌科的话,还请三位学生分别读鲤鱼阿姨、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的话,旁白则由我来读。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使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神态、语气模仿得非常生动形象,通过这样的朗读方式,学生的思维、理解、想象、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综合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表演朗读。就是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加上自编自导的动作,把课文演变成课本剧,这种朗读形式也特别受孩子们的喜欢,开始是几个敢尝试的,因为有的是腼腆的有的是课文不熟练的,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受大家的感染,胆小的也跃跃欲试了。比如《我要的是葫芦》,“盯着”“自言自语地说”还有那个邻居的语言他们都演得特别到位,真是给点阳光一定会灿烂,给个舞台一定能旋转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配乐朗读。我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在常态教学中,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正确评价,激励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低年级学生最喜欢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朗读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闪光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如:他读的不太通顺可是他声音还不错我这样夸她“你的声音太好听了,我想再听一遍,相信你还能读的更流利是不是?”他听了肯定更自信了,声音好他一定会在通顺流利上下功夫的,确实这一遍就读好了。再比如《黄山奇石》一课第一句比较长,我有意叫了一位朗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来读,其实在他自由读的时候我已经听他读了,他站起来读的特别流利,我摸摸他的头说“这么长的一句话你怎么做到读的这么好你跟大家介绍介绍。”在他的介绍和老师的补充中,同学们水到渠成地懂得了长句子读好的方法,比刻意告诉这个句子这么读那个句子这么读要好的多,同时也无形地给这个孩子更多的自信心。还有一次叫一个女生学习不太好的女生读课文,我就是顺嘴表扬了她“你的声音像播音员似的打动了我。”她看我我美滋滋地坐下了,现在我还记得她的眼神。她是住宿的,没想到她回去马上给她妈妈打电话了说老师表扬他了,我送完学生回班级还没往家走就听电话响,一看显示××妈妈,我脑海里迅速出现白天她读课文的事情,果然她妈妈问:“××在学校最近表现咋样”?我说:“还不错,我今天还表扬她了呢!”听得出她妈妈心情也不错和我说了很多,我也给了她一些学习上的建议,适当地朗读评价语还有这样的收获呢。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确实读得不够好的时候,还是应该明确指出的。只不过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在《狐假虎威》这课,一个学生读狐狸的话“老天爷派我做你们的百兽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这句,声音小还没有气势,我说:“你这哪是老天爷派来的,顶多是王老师派来的。”大家“哄”地一声笑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语气不太合适。幽默的评价就能调节课堂气氛,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低年级的学生,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了多大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和评价机制,让无声的语言变为动听的声音,长此以往之下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的特殊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在有效朗读之中大大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语文教学的探究,从理论到实践,从被动到主动,是主题研修开启了学习探索之门,一路寻花一路香,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我体会到主题研修的好处,欣喜地看到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在进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无止境,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研”途待花开,“语”你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批注教学的探究</b></p> 第四小学 杨 红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与鉴赏部分中提到:“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依据研究组的主题,我确立的研修主题是“通过批注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结合本学期的六次探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多角度展开想象的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批注分为符号批注,一般用在预习时。文字批注学习课文中。我在教学《走月亮》一课时,课文反映的就是亲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文章不仅描写的意境美,情也真。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我引导学生用符号批注,如看到的景物用—划出,运用哪些修辞手法用~~标出,画出我看、听、闻、想到了什么,旁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批注边思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多角度思考的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读教材,有利于自己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以批注阅读为主线,设计“圈画词语学字词—阅读旁批明角度—选择片段教方法—自主阅读练批注”这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圈画自己认为的新词语和不理解词语,然后自己学习或者向小组内同学请教,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情况。第二环节是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准思考批注的角度,可以是内容、写法,启示。学生对阅读感悟式的批注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掌握了批注阅读的方法,还要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在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三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去阅读,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学生通过符号批注、文字批注弄懂蝙蝠飞行的秘密,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批注,并且带着问题确实提高阅读的实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蝙蝠飞行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渗透课堂批注方法,关注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纠正。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能够结合批注,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更加明白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启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圈点记录,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体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常见的批注方法有:概要式批注,对文章的结构、思路进行归纳,对文章的总体、段落、意思进行概括,注重对文章整体把握,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注释式批注给不懂的字、词注音、释义,解释不懂的熟语、典故等。联想式批注,在阅读过程中被文章内容激发,联想到另外的典故、故事、诗词等,记录下来。还有质疑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赏析式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先画出表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旁注自己的感受。学生进行自学后发现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数量、样子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教学至此,一定不能让阅读感受溜走,立刻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章旁边,因为每个孩子感受不同,批注自然不同,又因为是书写自己感受,批注时学生们阅读获得的喜悦感油然而生。有的同学旁注:“爬山虎的脚好像妈妈的卷发。”有的同学旁注:“爬山虎的脚好奇怪,长在那么隐蔽的地方,真不容易发现……”抓住教学契机,总结批注阅读的可操作的方法“画句子—圈词语—写感受”。</p><p class="ql-block"> 掌握了批注阅读的方法,还要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第四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默读课文4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句子,按照画句子、圈词语、写感受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学生经过阅读思考,画了触-巴-拉-贴表示动作的词语,再让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章旁边,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仍饶有兴趣地在进行文字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如下:课题分析法,从标题入手,抓住人物可补充事件,抓住事件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抓住中心,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句段摘录法,有的文章中的总体或总结句、过渡句、重点段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摘录关键词语提炼法,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内容,学会抓住总体、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利于概括能力提高。要素概括法,抓住课文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文意,抓文章的几方面特点概括。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案,找出相应的段落,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因为课文的四幅插图完整地展现了故事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对照插图,找出与画面相对应的文字,再梳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练习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进行。既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为有条理讲述故事做铺垫。教学一、二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批注,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帮助学生走入故事情境中,感受感受描述语言的生动传神和故事情节的神奇,在头脑中自然浮现出神奇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写清一件事的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批注式阅读是在“教”与“学”的联接点上构建的,学是核心,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教学生抓住文章的批注点,也就是文章值得去批注的地方。它们一般是含义深刻的句子,最打动你的地方,描写生动细致的词句,运用修辞手法地方和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再告诉学生批注写什么:动情处写感想,困惑处善质疑,共鸣处促联想,精妙处会赏析,空白处抓补白。最后要教给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哪种符号所代表意思要明确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要随意更换。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我将把一件事写清楚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贯穿整课的教学始终。初读课文时,通过快速读文,先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感知文章体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浓浓爱意。聚焦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构把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人物心情的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落实批注要素,指导学生批注式阅读,不仅能让他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思考力,判断力和鉴赏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时,要以教材的编排思路为导向,激活前期相应的学习资经验,从而使新旧对接,达成批注阅读的最优化。引导学生批注时,应遵从儿童真实的阅读体验与生活关联,促使儿童主动融入文本,达成读者,作者与编者深入对话,提高阅读品质。教学《牛和鹅》一课时,我重在鼓励学生做批注,并且给出范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做批注。教材旁边给了一些批注范例,分别从有疑问的地方、文章写法、读者体会以及获得的启发四个方面作批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批注的角度:疑问、写法、体会和启发,并将自己做的批注也分分类,看看属于哪个角度。有了从不同角度做批注的意识,不但能提高学生批注的质量,也会加深其对文本的全面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批注是学生在书中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习得了批注阅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孩子们有成就感,有喜悦感,有幸福感,这种感觉如果能伴随着每堂阅读课,必将是一段美好的回忆。</p> 第四小学 王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标提出:“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即: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的“问题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确立主题,制定计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析我自身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发现尽管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所觉悟,但对问题的理解仍比较狭隘,课堂仍关注的是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缺乏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学生解决的以教师提出的或情境包含的问题居多,缺乏自己发现和提出的新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把握时机,指向精准,不能有效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碰撞,引起质疑、反思、辨析等,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盲目低效,影响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这种情况,在研修组的研修主题《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确立下,我确立了《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这一研修主题。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设计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学习数学的能力。我制定了研修自主计划表,通过研读教材,分别以“设计情境问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设计典型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设计针对性问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设计分层问题,提高学生归纳能力、设计总结性问题,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设计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为每次自主探索预设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提高有效设计课堂问题的能力,把握问题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发展个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研修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修主题确立后,我又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学习资料时,我从胡庆芳的《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一书中明白:有效的提问策略让课堂学习精彩无限。有效的数学问题是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数学问题。在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中,《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课堂上的场外追问》两篇文章让我领悟很多。恰到好处的追问,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追问的老师必须十分熟悉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并对此有透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要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使追问恰到好处。对于老师来说,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提问,如何提出问题等等,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并谨慎处理和把握。还阅读了黄爱华的《“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吴正宪老师的《让儿童在问题中学习数学》,从中学习问题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教学案例。上网查找专家讲座,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后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寻找有效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团队互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借助研修组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合作研修、组内赛课、团队合作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组内成员都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设计探究,我更是与大家学习、探讨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设计。我的自主探索课《一个数除以小数》,我邀请了业务领导与组内教师前来听课。课前,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课上,我围绕研修主题和本课预计解决的问题“设计典型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课堂实践,课后,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业务领导及组内教师结合我的课例呈现给予了我适当的点评和指导,让我认识到了存在的不足,从而有进一步的改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研修所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我收获了一点点的经验与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积累了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个问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导:问题导入;二学:自主学习;三探:合作探究;四点:精讲点拨;五练:总结归纳。从教学实践中,我提炼出设计问题的策略:问题设计要易于理解,使学生能找到问题中心;要注意问题设计时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用数学问题质疑的魅力去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设计还要适时、适度、适量,讲究时机,恰到好处地提问;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聚焦学习重点、难点、易错点;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题设计更要具有开放性,不能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从不同角度去设问,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而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设计还要有准确性,也就是说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方向明确。概念教学时,可以针对概念的理解设计问题,建构知识,还可以紧追学生的反馈设计问题,完善认知。要想更好地设计课时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解读教材,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梳理问题,确定核心问题,再根据教学过程调整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结课堂提问中的一些技巧:问题形式多样化。选择适当的提问形式,灵活运用直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表达要清晰准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根据问题的难度确定等待的时间,不吝啬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才是目的。在问题中明确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思维操作,提问中不能省略表示思维操作的动词提示,比如:观察、对比、回忆等,一定要详细说明如何操作。要注重关注学生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更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回答生成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自主探索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主题的研究让我的课堂教学状态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始重视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以问题为载体,以设计为手段,通过“问题、探究、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困惑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学期的探索研究虽有些收获,但仍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主要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问题的设计质量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十分一致。在实践过程中,提炼了核心问题,虽已设计好问题,但学生仍有答非所问的情况。由于本人应对这种情况的能力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方向偏离,课堂陷入困境。因为课堂生成是难预料的,所以课堂上还需要一些支架性的问题,汇报时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把握好时机才能引导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途径不够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是我研修中的目标之一。对课堂上生成学生的问题,如何迅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如何通过学生的问题促进学习的深度思考,对我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改进。这些困惑将成为我今后研修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扎实课堂教学 品位朗读魅力</b></p><p class="ql-block"><br></p> 第四小学 张春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方。我和主题研修一路同行也有4年时间了,对主题研修也从最初的思考:“校本主题研修如何切实助力老师从容应对教学形态”?到现在的心中有“标”的蜕变之成,现结合本学期研修主题中我的成长来做一个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认真专研,扎实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确定研修主题之后,我针对性的学习,认真研读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讨》、《如何知道小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表达能力》、《小学古诗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究》和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等书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我也在李元昌老师“主题研修系统”微信公众号里阅读教师们的研修成果,其中大庆市安广中心庞金宇老师写的“最美的遇见”一文,对我提升朗读教学思想认识有很多帮助。看了这些文章和书籍我也很受启发,我觉得没有启发和感悟算不上真正的探究,把书籍的理论和自己的启发集合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去探索,去实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总结、反思见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有效性朗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研修”。这个主题我是分上、下学期来进行研修的。针对上学期学情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朗读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重读轻阅,只读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情感是建立在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以读为本”的强势介入下,语文课上读书的时间多了,阅读量也大了,但不知不觉又陷入一种新的误区:重读轻阅,只读不思,力求课堂亮点的生成。教师常常不遗余力,采用个别读、轻读、对读、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唯独缺少对文本内容的咀嚼、敲打。因此,学生的读书仅是在语言文字表面滑行,游离于文本之外,难以切近语言,治静于文本深处,朗读自然成了一种摆设,抑或是包装课堂的一种行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朗读指导机械匮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改进措施——循序渐进,分层次朗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读指导要经过三种境界,即:整体感知,读正确,读流利;披文入情,读出感情;鉴赏品味,读出韵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读的第一境界,是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能主动、专注地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读的第二境界,是披文入情,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抓住典型的语言信息进行探究性的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读第三境界,就是对文章进行鉴赏品味。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需要的就是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吟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主题研修在课堂如何才能把研修落到实处?围绕“问题--学习--探究--问题”去解决课堂中实际问题。本学期我主要从“感受古文韵律美”、“感悟用词准确比较朗读”、“插上想象的翅膀”等进行主题研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感受古文韵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整节课“读”占鳌头,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韵味……读懂小古文意思时,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利用插图,链接生活等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最后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争做“故事大王”,给画面趣味配音,落实“复述”和“背诵”两个学习任务。课堂是轻松有趣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小组活动展开的,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品读画面动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麻雀》整堂课紧紧围绕“连动词”展开学习。课始,引出本课学习重点。接着带领学生重点研读课文四、五自然段,通过结合习题,圈画“拍打、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牙齿、飞下来、落在、扎皱”等动词,畅谈感受,归纳出作者将事情经过写具体的三大法宝。最后通过观看视频,仿写迁移,达到学与用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插上想象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是无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常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且学生的思维方式每天都在变化,这是学生的天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引路人,应把握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盘古开天地》中我通过展开想象、感悟人物、积累语言。通过“一劈”一词,想象盘古这位巨人面对黑暗不害怕。这一劈——引导生接读——只听咔嚓一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这一劈——引导生接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地。这一劈——引导生读——盘古就开了天,辟了地!引导学生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画面——我再通过男女生对比读,是承接读读好“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从而感悟神奇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不忘初心话教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尤其是教师迅速成长离不开研修组大家庭的帮扶。每周三下午我们语文研修二组在进行听评课活动,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的主题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研修组成员在教学内容、教师主题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交流、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我们研修组成员集思广益,校领导也多次帮我们答疑解惑,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本主题如一缕曙光,照亮我前行的方向,也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与校本研修同行,在校本主题研修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思考总结。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研修之树定会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不负光阴 教学相长</b></p> 第四小学 单美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在小学语文三四年级的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在60幅左右,三年级上册近50幅。作为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为课文插图,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本学期的校本主题研修过程中,我以图文结合为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以图引入,使阅读更具引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用心去设计,使开头如磁铁般吸引人,学生才会觉得我想读下去,我想去探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来吸引学生,结合阅读内容,使学生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图片对比,激起阅读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先出示校园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校园的特点,在学生沉浸在想象中时,话锋一转,说这所特别的小学不见了,并随之擦去板图,使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心灵受到震撼,文章如磁铁般吸引着他,就是你不想让他读下去,他也想方设法的去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图片演示,引发质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为有疑才会引发学生去探究。在教学中,我也常利用形象的图片引发学生质疑。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我先出示从不同场景出现的胡子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什么,在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后,告诉他们是一根胡子时,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引出疑问。我因势利导,很顺利就进入了课文,而且学生想弄明白原因,在阅读课文时格外用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以图贯穿,使阅读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而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也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撞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文的内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鲜明生动的形象更易使他们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图画的时机,让学生图文结合,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展示自己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补充图片,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当学生读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鲜艳”一词,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为什么称之为翠鸟时,我出示了一张黑白的翠鸟图,让学生自己去读第一自然段,然后选择彩笔给图配色。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爱表现,很乐意去读。另一方面,在学生动手配色时,翠鸟的形象已牢牢的印在脑中,且“鲜艳”一词的意思不言自明了,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图文结合,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篇课文的意义都是一个变量,师生的阅读活动都是对课文意义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一种增添。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创”读。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学生喜爱的图片来贯穿课堂,以此调动、激活学生的审美动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阅读对象,审美内容。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字字皆情,但文中描绘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难以入情入境,因此,我充分利用图片的优势,先出示战争中硝烟弥漫的场景及一些英雄壮烈牺牲的图片,把学生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岁月中,再呈现课文插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深的情感体验,感知了教学内容,对文章有了独特的感悟,既有利于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以图结束,使阅读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因此,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要根据语言内容,将阅读任务适当延伸。这样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点明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便沟通课内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喜欢适时的利用学生喜欢的绘画形式,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再通过小练笔练一练,使课内外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己以新的创意去解读文本,学生往往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例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在课的结尾,我让学生自己去画秋天,然后比比谁画得更引人入胜。学生都是好表现的,因此,他们为了能画出有特色的、吸引人的画出来,就不断的去钻研文本,查看课外书。这样,就很好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利用多种感官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使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不是机械的,不是强制的,不是单一的,它是学生心灵的呼唤,个性的张扬,人文的回归,是至善至美的生命化阅读的宏伟诗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丰富生命内涵,提高生命厚度,拓展心灵空间,提升生命灵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这个世界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在主题研修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教学,除了要有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研修探索,实际上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化的成长。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会有计划地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使自己和学生都有更大的成长和更多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合作润课堂 研修促成长</b></p> 第四小学 黄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学生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学会倾听 </p><p class="ql-block">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学会讨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学会表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学会组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学会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开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不一定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有时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和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并且学生在讨论之后是有所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在小学语文三四年级的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在60幅左右,三年级上册近50幅。作为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为课文插图,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本学期的校本主题研修过程中,我以图文结合为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以图引入,使阅读更具引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用心去设计,使开头如磁铁般吸引人,学生才会觉得我想读下去,我想去探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来吸引学生,结合阅读内容,使学生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图片对比,激起阅读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先出示校园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校园的特点,在学生沉浸在想象中时,话锋一转,说这所特别的小学不见了,并随之擦去板图,使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心灵受到震撼,文章如磁铁般吸引着他,就是你不想让他读下去,他也想方设法的去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图片演示,引发质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为有疑才会引发学生去探究。在教学中,我也常利用形象的图片引发学生质疑。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我先出示从不同场景出现的胡子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什么,在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后,告诉他们是一根胡子时,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引出疑问。我因势利导,很顺利就进入了课文,而且学生想弄明白原因,在阅读课文时格外用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以图贯穿,使阅读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而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也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撞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文的内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鲜明生动的形象更易使他们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图画的时机,让学生图文结合,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展示自己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补充图片,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当学生读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鲜艳”一词,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为什么称之为翠鸟时,我出示了一张黑白的翠鸟图,让学生自己去读第一自然段,然后选择彩笔给图配色。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爱表现,很乐意去读。另一方面,在学生动手配色时,翠鸟的形象已牢牢的印在脑中,且“鲜艳”一词的意思不言自明了,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图文结合,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篇课文的意义都是一个变量,师生的阅读活动都是对课文意义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一种增添。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创”读。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学生喜爱的图片来贯穿课堂,以此调动、激活学生的审美动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阅读对象,审美内容。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字字皆情,但文中描绘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难以入情入境,因此,我充分利用图片的优势,先出示战争中硝烟弥漫的场景及一些英雄壮烈牺牲的图片,把学生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岁月中,再呈现课文插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深的情感体验,感知了教学内容,对文章有了独特的感悟,既有利于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以图结束,使阅读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因此,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要根据语言内容,将阅读任务适当延伸。这样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点明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便沟通课内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喜欢适时的利用学生喜欢的绘画形式,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再通过小练笔练一练,使课内外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己以新的创意去解读文本,学生往往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例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在课的结尾,我让学生自己去画秋天,然后比比谁画得更引人入胜。学生都是好表现的,因此,他们为了能画出有特色的、吸引人的画出来,就不断的去钻研文本,查看课外书。这样,就很好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利用多种感官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使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不是机械的,不是强制的,不是单一的,它是学生心灵的呼唤,个性的张扬,人文的回归,是至善至美的生命化阅读的宏伟诗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丰富生命内涵,提高生命厚度,拓展心灵空间,提升生命灵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这个世界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在主题研修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教学,除了要有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研修探索,实际上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化的成长。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会有计划地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使自己和学生都有更大的成长和更多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探索促思考 研修促成长</b></p> 第四小学 黄晶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修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主题研修之路上,有过迷茫,有过困惑。通过组内交流,在各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助下,结合新课标,本学期的研修我注重了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确立了“直观教学法提高单词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研修主题,积极进行研修探索。此外,李元昌教授的讲座分享和公众号中一篇篇高价值的文章,更是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更加理解了主题研修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立主题,定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炼研修主题前,我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根据学前预测我了解到,我所教的六个班级,学生大多数英语基础良好,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兴趣浓厚。大多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单词读的很好,但是对部分单词的发音把握的不够准确,还有部分学生的书写不够规范。在课上听写的时候,很多同学会出现字母写错,单词混淆等情况。一些同学对情态动词的用法掌握不好,区分不开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部分学生词汇量小,语法基础薄弱,常易忽略句子的时态,英语基本句型掌握不佳,导致了听力失分,阅读看不懂,作文写不好。以上情况说明这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单词的记忆方法,这让我深有感触。为此我研读新课标,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回想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不能单单是死记硬背,而是应该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教法,多样的游戏活动应多多引入到课堂中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需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决定尝试在听书读写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采取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式。在确立主题前,我与组内教师探讨、交流,认真听取优秀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所教学年的学段目标、教材、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进行分析。根据我们研修组的主题:单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我提出了自己的主题:直观教学提高单词有效性的研究。本学期我重点指向记忆单词的方法,它也是我研修的途径和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加强理论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确立了主题,有了研究的方向,就要查询相关的学习资料。一些名家的书籍,如Jerry Harmer写的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样教英语,和H.D. Brown所著的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给了我明确的指引,让我的教学思路、方向更加的清晰。此外,我还观看李元昌教授分享的文章,认真听各位组内教师的优质课,这些都使我深受启发。结合主题,与组内优秀教师交流探讨,查找相关文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前提,不断反思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题确立后我查找并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李星颖的论文小学英语直观教学研究、练晓慧的小学英语直观教学实践与思考、李婷宇的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在学习后,我制定出了本学期的自主研修计划表,将直观教学法细分为视觉情景、动作模仿、实物图片、音视频结合等多个具体而细致的小主题,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此外,我积极参加组内合作研修,与组内英语教师交流分享经验,集思广益。在领导和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我对个人主题的探索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勤于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平日的备课中,我对教材内容深入钻研,查阅资料,从整个大单元入手,从听说读写,知识和能力,文化和交际多种方面进行推敲,依据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精心设计活动,找准学法,安排教学流程。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再结合新课标确定好教学目标,还要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如:本课中能否适合文化背景的导入?如果能,怎样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哪一环节进行文化知识导入?这些问题都要仔细研究,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再进行课堂实践。课后,我会针对预设进行反思再思考: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哪里的处理不当?哪个环节的效果很好?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怎样?是否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样的反思让我的英语课有所改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有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用心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期的自主探索,在开学初制定的计划下有序地进行,我的第二次探索,也是第一次合作研修,本次探索的课例为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Keeping Clean’。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确立了探索目的:通过音视频动画和图片直观对比教学提高学习单词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Keeping Clean一课中,利用复习法导入,播放英文歌曲Clean up song。多媒体呈现单词,采用单词卡片辅助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环节,设置按序号读词,听音跟读,还有学生喜欢的冰墩墩闪词游戏等,巩固当堂所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优点有:1.教学环节紧扣研修主题,如:歌曲导入,冰墩墩闪词操练和黑板图片配对。运用现代教化技术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支撑,用PPT呈现音视频动画和游戏,学习并操练本课重点知识。让学生在眼中学,心中记。2.教学目标达成,尤其是情感目标对主题的升华。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整理书桌,将垃圾带走,深化主题。将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深深地印于学生的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3.课堂参与率高,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游戏操练活动多样化,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 1.单词讲授环节时间稍长。在本堂课中,八个单词讲授的时间差不多,没有做到详略结合。个别单词已经学过如:warm,cool和clean,可适当缩短操练时间。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句子。2.在图片配对环节后,可以进行适度拓展,如:问学生, Do you know any other antonyms? 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将新旧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的合理性,适当拓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最大化地吸收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研修所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每一次探索都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次研修都能找到提升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对照课标,落实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六年级应完成二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指认图片或事物; 根据图片、动作或实物准确说出单词; 认读所学单词。此外,小学英语课程还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内容要尽量真实,生动有趣,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灵活应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教学化解为多个任务,每一项任务都建立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之上。在任务中失败意味着需要不断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不断尝试新任务的渴望,激励孩子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活动中记忆单词,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创造性完成的教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各种学生主体因素,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做主,使英语课的教学和社会、科技、生活相联系,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高了英语课教学的实效,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学生观,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其次,要转变教学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提供课堂交流的课堂气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深挖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的差异是影响英语等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容易造成英语交际障碍,强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以往的英语教学重点常常放在英语单词、句式或语法等方面,却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许多小学生会做题,但是却不会灵活运用英语开展正常交际,最终影响了小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为了从整体上提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效果,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要注重做好课外延伸,进一步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理念的渗透与应用。一方面,视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尽可能多地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任务。比如,可以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针对所学的教学内容,可以融入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假日活动,促使他们切实体验和感受西方文化的内涵,以此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最后,配合良好英语文化氛围的创设以及跨文化意识游学活动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探索,我发现直观教学法十分有效,而直观教学法的内容丰富多样,仍需探索,我将继续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研修,收获颇丰。“研不在多,有益则行。修不在长,有成则灵。”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我将脚踏实地在“问题——学习——探究——问题”这条主题研修路上专心探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研修中成长 研修中进步</b></p> 第四小学 马 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题研修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路径。学期初,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结合上一年的研修结果,确立了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习惯的探究。主题确定后,便沿着“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的路径走下去,经过一次次的学习、探索、组内交流合作,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教学经验,也掌握了许多教学方法。主题研修为我提供了教育的方向,研修组成了我的智慧锦囊,自己对待教学的认识也有所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立主题、拟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开学初,根据上学期学生的真实情况以及研修组的整体研修方向,我确定了自己的研修主题: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习惯的探究。确定研修主题后,我继续查阅资料,学习小学生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动手操作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学生动手使用学具,动手圈画重点字,动手画题意,动手制作学过的图形,动手制作数学模型等。了解动手操作的具体表现后,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知道了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接下来,我认真研读教材,确定自己的研修计划表,将学到的方法付诸实践,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真学习,勤探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每一次探索课之前,我都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我还会认真观看同课题的优质公开课,学习名师的出色之处,完善自己的教学准备。阅读资料让我获益匪浅,从中我学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学会引导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做学具,用铅笔摆平面图形,探索平面图形的特点,这些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启发我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等方法。在设计《乘加、乘减》这节探索课时,我运用动手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效果很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小集体,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修是集体和个人智慧的修行之旅,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我所在的研修团队不是很庞大,但大家同心协力,每次参加团体研修,我都能有所收获,在每次的研课过程中,在交流中大家都能毫无保留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我出谋划策,在前辈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加速了我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反思中总结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探索课后,我都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仔细回想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会思考学生的反响如何。这种常态化的反思,让我的教学有所进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我积累了以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联系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乐于实践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加学生与知识的亲密感,激发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的兴趣。如教学《乘加、乘减》时,将学生熟悉的游乐园融入到课堂中,在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采取多种奖励措施强化学生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每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解决一个难题,或发现一个思路时,都及时给学生一个肯定(如贴奖励贴,画小红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给他人树立一个榜样,逐渐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及时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年级学生接触数学的时间并不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大多只知结果,不了解知识探索的过程,导致学生计算不准,遇到问题没有思考的方向。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更加强调知识探索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一些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探索方法。通过探索与学习,我为学生找到了摆小棒明确算理,拨计数器明确算理的好方法;通过圈画重点字词理解题意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描图形,印图形,找身边的图形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总会留给我们什么,我想这一学期的时间留给我的是学生的一次次进步,是自己一次次学习后的所得。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研修中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研修路上 点滴收获</b></p> 第四小学 尹 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似细沙,从指间慢慢流掉。行走在主题研修路上已经几年,迷茫过、灰心过、抱怨过,但我们有优秀的领导团队,有勤奋钻研的组内成员,一路上我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在学校浓浓的研修氛围中,探索着、实践着、快乐着、成长着、幸福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期初,通过整个研修组的老师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学习,最终确立了数学研修三组的研修主题:《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分析我自身课堂教学的现状,课堂仍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缺乏有价值深度学习,学生解决的以教师提出的或情境包含的问题为主。根据我们小组的主题及数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个人的主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修主题确立后,我又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学习资料时,我上网查找专家讲座,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后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寻找有效方法。 进一步明确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本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阶段特征,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研修汇报课和集体备课,业务领导及组内教师结合我的课堂和课例呈现给予了我点评和指导,让我认识到了不足,进行深度反思,从而有一定的改进。经过不断的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探索,我有了点滴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适合他们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其在游戏中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课程参与感。以第四单元《可能性》为例,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抽签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准备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教师让学生从中抽出一张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来体验到这些“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相对性。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还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初步培养判断和推理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利用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设置“悬念”。“悬念”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设置出一些具有吸引力、新颖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悬念”成为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诱因。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设置“悬念”,来让学生们自己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要想知道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你们要怎么比较呢?”“要知道他们的面积,你们怎么测量计算呢?”,使同学们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既不现实,也不方便。用面积公式计算呢?还有一个不知道。在学生们产生疑问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这节课,就来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顺利进行课堂引入后,教师设置要这样的问题“通过数格子,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猜想:你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问题创设出动手操作的情境,同学们自己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一步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非常普遍。所以只有掌握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融会贯通。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实行教学。因为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所以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要用“进一法”,而第(2)题求红丝条能够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这样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创设问题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辛辛苦苦设计了情境,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学设计中的某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度。为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针对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要透彻理解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搞清教材知识体系,弄通知识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难点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可接受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受到个人能力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问题情境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把握学情,构建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全程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情境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而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设置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情境。教学活动应坚持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传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为学生创设顺利实现教学任务的“问题情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要刻苦学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全面关注学生的智力、情感、生活经验、关注课外的知识信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备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和独立自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学相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仍然在指缝间一点点滴落,在辗转的光阴中,打磨着自己的思想 。在主题研修的旅途中学习着,提升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