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父亲

 木瓜飘香(潍坊)

<p class="ql-block">我眼中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想写写我的父亲,已经是我多年的想法了,但总是不知从何处入手。</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备受人尊敬的人,军人出身,在我们胥家族人中德高望重,轻易不言语,说话语惊人。父亲从一个军人成了现在的守家老人,可是生活中却多有保持军人的风范。喜欢穿军装,特别是那一件土黄色的绒衣,至今一年四季除了夏天,经常见他穿着。每年的建军父亲总会守候在电视机旁,静静地观看庆祝建军节活动节目,那时他内心的所感所想只有他心里清楚。</p><p class="ql-block">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是他从不以此自居,加以炫耀。父亲从不会阿谀奉承,谗言献媚。父亲正值,刚毅,我感觉与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父亲绝不是一个满于现状的人,年轻的时候经常自己在家里做些简易的家具就足以证明,比如小椅子啊,箱子啊,不过不管我们如何说父亲做得好,父亲的杰作总也得不到母亲的表扬与认可。时间久了,父亲的想法就被母亲消灭在萌芽之中。无论生活在北京,还是生活在潍坊,父亲对自己的生活从不埋怨,总是充满希望与信心,还经常和我们说:比比我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活着就是幸福,人应该知足。</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所有军人中的一个缩影,我很少见父亲回家吃饭,很少看到父亲帮妈妈做家务,很少像别家孩子的父亲那样与我和妹妹在一起,很少......以至于我和妹妹都很大了在军营里了见到解放军叔叔还叫“爸爸”。妈妈总说爸爸心里没有这个家,我凭感觉父亲这样与他是个军人有很大的关系,军人就是舍弃小家,顾及大家的楷模。爸爸的表现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我的择偶标准里根本没有当兵的这一说。</p><p class="ql-block">父亲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读书,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知识也大多是在部队扫盲时进行学习的。父亲说的话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却总能在朴实无华言行中,默默的影响着我们。</p><p class="ql-block">虽然在我幼年和童年里的记忆里,父亲的印记很是模糊,但是父亲是慈祥的,很少打孩子,除了我哥哥以外,我们姐妹都不曾挨过父亲的打。每每见到父亲,他总是一脸的乐呵呵,也很亲切是我不曾忘记的。记得较深的就是有一次父亲从延庆回家,高兴的从旅行包里拿出板栗给我们吃,那也是我第一次吃板栗。</p><p class="ql-block">说到我的父亲,就不得不先说说我的母亲。父亲在部队期间很少顾及到家庭,家里的一切事务几乎都是母亲在操持。母亲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母亲的同情与敬畏是并存的。那些年在我们的眼中母亲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对也不会指出;而父亲做的不对是不对,对的时候我们也很少会站在父亲的立场上。久而久之家里就养成了母亲比较霸道、有权势的处事格局,这对于父亲是很不公平的。随着母亲的年迈,这种习气愈演愈烈,对父亲从不相让,以至于穿衣戴帽、吃饭用度父亲都失去了“自主权”。比如:穿什么衣服要听母亲的,吃多少饭要听母亲的,叫什么时间去做什么就必须去做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父亲遇事的理屈词穷,其实这就是父亲不愿意多与母亲计较,是一个男人的担当、气度、豁达、谦让......这也是一个丈夫对妻子、对家庭最博大的爱,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可是母亲却从来意识不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继续说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上中学时要自己从家里带桌子才能舒服的上课,否则就只能板凳当桌子,再带个小板凳坐着,上课很不舒服,看黑板也不方便。在老师的一再催促下(可能我估计老师也知道父亲在建筑公司当领导,做张桌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和父亲说了上课的情况,让父亲也给我做张桌子。听了我的话父亲当时没有说什么。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看到一张黄色的双人课桌摆在院子里,父亲说是给我做的。都忘了当时是谁和我把桌子搬到学校的了,桌子一进教室,引来同学们的众多羡慕的目光,为此班里的一个同学也跟着我沾了光,上课有了桌子。父亲能为我做课桌成了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中学毕业去上中专前,父亲的记忆于我来说也是个兴奋点。那是因为父亲早早地就给我买了红色的柳条箱,又和母亲一起陪我提前去了要去上学的学校看了地址,回来的路上可巧又遇到下雨,父母陪我在路边的马棚避雨。独自与父亲近距离地接触,父亲任由我在他的前后左右蹦跳玩耍。父亲那慈祥的面孔,伴随着我那开心的时刻,在我的记忆里是永远抹不掉的。听妈妈说,妹妹在棉纺厂上班后,有的时候需要上夜班,每次下夜班父亲几乎都会将妹妹接回来后再休息。父亲的话语不多,日复一日却能叫人从他那深邃的目光里感受到对孩子无尽的关爱。慢慢的,这种关爱的感觉也越来越深刻。</p><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的磨砺,父亲在很多方面改变了许多。特别是父亲退休以后接受的第一项大任务——看孙子。父亲是提前退休的,就是为了看孙子而提前退休的。可见父亲对这个孙子是何等的期待。父亲看孙子在我家最出名的就是为了不叫孙子哭,大夏天用自行车推着孙子在烈日下转圈,直到转的孙子睡着了才回家。这孙子就是父亲的心头肉,哪个外甥也不能与其相比,对孙子的偏爱在以后的很多事情中都有显现。但是父亲这样做,我们都能理解。</p><p class="ql-block">父亲很坚强,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很少会给子女添麻烦。战争年代让父亲留下了的腰疾,阴天下雨后的痛楚时时伴随着父亲,却很难听到父亲向我们诉说,总会自己默默的承受。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父亲,由于牙齿的原因,吃饭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了,但父亲不怨天尤人,乐观的接受了这岁月的洗礼,想办法享受美食强健身体。现在母亲的腿脚已经很不方便了,只要我们儿女不在家,洗衣做饭,扫地刷碗等家务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其实要说父亲的坚强,更应该说说的是父亲的第二次盖新房子。</p><p class="ql-block">那一年,家里要盖房子时,父亲骑着一辆三轮车往返,白天几乎天天守在工地上,房子所用的每一块砖,每一锹土,都浸透了父亲辛勤的汗水。看着一面面升高的砖墙变成了五间崭新的瓦房,父亲已经变得黝黑的脸庞,又增添了道道岁月的烙印。</p><p class="ql-block">房子建好后,父母搬家去了河西新村居住,院中的小菜地成了父亲生活的一部分。菜地里春播夏收,夏种秋收,不同的景象随时会出现在我们眼前。父亲整天忙活着叫这个孩子来拿菜,让那个孩子来尝鲜。小菜园不仅体现了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是寄托着父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父亲充实的生活,天天的忙碌不仅仅展示在小菜园里。夏天要提前准备冬天的用煤,菜地的施肥肥地,冬天劈柴、端煤、倒炉渣......乐观的父亲总是忙得不亦乐乎,从不叫苦说累。</p><p class="ql-block">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父亲光荣的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当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办等各级政府部门相继来看望父亲。政府的关怀,让父亲更加感受到战火纷飞年代的付出,祖国没有忘记他们。与此同时寒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邀请父亲拍摄了微电影《勋章》,镜头下的父亲,同那些老一辈的共和国缔造者慷慨激昂回忆过往。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烈士陵园里,面对烈士遗物,父亲凝重的表情,以军礼表达了自己对烈士们最崇高的敬意。我看到父亲面对潮气蓬勃的的新兵时 ,激动地说:“中国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不容易啊!”这苍老的话语中包含了父亲对伟大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父亲,我的父亲。这就是——曾经为国家,现在为小家默默付出的,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