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为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使幼儿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2月8日上午,育才小学任君梅副校长、蒋岚主任带领学校幼小衔接课题组成员走进实验幼儿园,参加幼小衔接推进活动的还有教体局学前科教研员李珊珊,实验幼儿园刘帼英园长及幼儿园大班老师。</h1> <h1> 本次活动分三个板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b> 参观户外活动 ❤</b>❤<b style="">❤</b></font></h1> <h1> 首先,参观幼儿园户外体验循环活动。小朋友们正在韵律拍球、花样跳绳、翻越障碍、跳竹竿,活动热火朝天。当一首音乐结束,下一首音乐响起,全园小朋友秩序井然,在老师带领下交换场地,传统游戏区、翻滚跳跃区、篮球区都有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有趣的活动吸引了老师们的加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期。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老师们体会到幼儿园在体能训练、秩序训练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升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公开课 ❤</b>❤<b style="">❤</b></font></h1> <h1> 然后,幼儿园赵汝姣老师和小学孙小琳老师各出示一节公开课。</h1> <h1> 赵老师带领孩子们上了一节《社会情感课——意外事件》,从课前小游戏“西蒙说”开始,孩子们在游戏中集中了注意力,知道什么是意外事件;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处理意外事件——“对不起,这是个意外,你还好吗?”诚恳的声音,化解了即将产生的意外冲突。孩子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h1> <h1> 孙老师带来了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孙老师从大卫第一天上学讲起,穿插了一年级小学生上学、听讲、举手发言、课间如厕、课间活动以及小学走廊文化、校园文化的视频与图片,让小朋友对小学一年级生活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小朋友们紧紧盯着孙老师,眼睛绽放出期盼的光芒。看那挺直的小腰板,坚定的小眼神,就知道对小学生活是多么向往。</h1><h1> 这节课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与绘本的和谐交融中,幼儿自然地了解小学生活,熟悉了小学校园,初步了解了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建立了初步的规则意识,达到了润物无声的境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交流研讨 ❤❤❤</font></b></h1> <h1> 第三,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h1> <h1> 幼儿园孙会主任做了《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的成果汇报,阐述了组建家庭教育骨干团队、开发课程、云上了解幼儿动态以及“一月一交流”、“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调整”“三个一”主题活动,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助力幼小优质衔接。</h1> <h1> 育才小学蒋岚主任做了《立足幼小衔接,助力学生成长》的报告,分析了当前家校协作的重要性,要突破幼小衔接的误区,遵循幼儿特点,注重良好习惯培养。蒋岚主任结合幼儿园的习惯养成以及初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活动、体育活动以及文娱活动的表现,强调了幼小衔接中学生能力准备的一致性对顺利过渡、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作用。</h1> <h1> 与会教师根据两位领导的汇报与现时幼儿与小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面对面提出问题与看法,并对于当前幼小衔接视角下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成效显著。</h1> <h1> 最后,李珊珊老师肯定了本次活动对幼小衔接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且指出下阶段的工作方向,做好“家校共育”,及时把幼小衔接的做法与家长沟通交流,做好宣传工作,打消家长的焦虑心理,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能力,提高幼小衔接质量。</h1> <h1> 刘帼英园长与任君梅副校长也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且达成共识:幼儿园引入的社会体验课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社会交际能力,值得在内化、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小学要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与交际习惯,真正做到科学衔接。</h1> <h1> 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联系,明确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提高了幼小衔接过程的教学质量。</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姜俊丽</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孙小琳</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监制:任君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