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万物冬藏,但广东省王联新名教师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的热情高涨。在工作室主持人王联新老师的组织下,工作室邀请了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b>廖富林教授</b>作<b>《中学生物学教学成果的凝练》</b>讲座。<div> <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廖富林教授简介</h3> 廖富林教授从教学成果与教学成果奖简介、教学成果培育与路径、教学成果凝练、教学成果申报建议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成果奖的分类及评奖的流程,并就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如何申报教学成果对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指导。 廖教授认为教学成果培育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做好成果的成效推广、在实践中总结积淀、优化团队形成合力。 廖教授对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部分的获奖项目进行了分析,提出成果题目应精辟、高度浓缩、虚实结合、能够体现出成果的创新性和有一定的覆盖性,可以根据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确定成果主题的类别,依据教学成果奖形成路径的十个步骤总结凝练成果。<br> <br> <br> 接着,廖教授从教学成果文书撰写的几个关键内容进行了总体概括,包括要写出字字珠玑的成果简介;在叙写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注意:针对的教育教学问题要具有普遍性、时代性、特质性,要体现出如何在好的基础上做得更好,问题的描述要吸引人、改革的思路方法要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完备性;成果内容的撰写要明确简洁体现出成效性;成果的支撑材料要具有系统性。 廖教授以自己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项目为例,具体从成果名称的拟定、团队的组建、成果相关获奖的条目罗列和排序、成果文书撰写行文逻辑、成果内容的框架搭建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教学成果的凝练。 最后廖教授还对文书撰写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 讲座的最后,工作室成员们就成果名称拟定、成果内容呈现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在教学成果凝练方面的疑问,廖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和指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室成员们聆听讲座</h3> 深思笃行双结合,研修赋能促成长。这是我们工作室第二次学习教学教育成果提炼类讲座,廖教授与刘艳红老师的讲座各具特色,指导意义极强,我们从不同的主讲专家讲座里都得到了新的认知和启发。通过本次研修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让老师们对于教学成果培育和凝练的程序、方式方法、申报材料整理、申报文书撰写等方面都有了具体清晰的认识,对于教学成果转化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本次研修对于提升工作室成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质量教学成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工作室成员们会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未来凝练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成果。<div><br></div><div>撰稿:广州市执信中学 王媛元</div><div>摄影:工作室成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