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教职工们:</p><p class="ql-block">见信好!</p><p class="ql-block">今年下半年以来,鉴于奥密克戎毒株的高度传播隐匿性,以及致病力和毒力明显下降等实际情况,疫情防控政策逐步调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新十条”。四川省也随即发布了配套措施。按最新政策解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进行居家自我照护,没有症状的就不需要治疗。有疫情的学校要以最小生活单元精准划定风险区域,最大程度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线下教学、生活等秩序。</p> <p class="ql-block">在新的形势下,可能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理解“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这句话的含义。在非常时期,我们该如何克服各种担忧与压力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筑起心理免疫的堤坝,从容继续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童灵幼儿园有以下几条建议想与您分享:</p><p class="ql-block">一、为自己接种一剂“心理疫苗”,做好理性应对的充分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作为平凡人,如果我们已经尽力采取了防护措施,遵守了相关要求,但是仍然被病毒感染的话,那就去“接受不能改变的”吧。毕竟,按专家的预判,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 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谴责,或将原因归咎于某个特定的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几千年一直和病毒共存,所有人都可能是各类病毒的受害者,不仅是新冠病毒,也可能是甲流、乙肝、脑炎、手足口病毒……。我们该同仇敌忾的罪魁祸首是奥密克戎,是病毒,而不是我们身边的孩子、老师、朋友、亲人。</p><p class="ql-block">其次,既然“感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是大概率要经历的事,我们不妨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一次心理演练。知道该怎么应对,焦虑也就能消解一些了。比如: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被感染,我可能会面对的症状以及应对措施是什么?如果我的情绪需要无害化宣泄,我可以给哪些孩子、老师、朋友、亲人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以获取物质、心理、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样的“应激接种训练”,我们可以给自己备下一个“身心应急包”,有效地去应对高压力。</p> <p class="ql-block">二、不过度焦虑, 找到自己生活、学习的节奏感和掌控感。</p><p class="ql-block">12 月8 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接受专访时说,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大家无需恐慌,同一天,“四川发布”官微发布了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对无症状或轻型病人的建议。“居家隔离治疗”、“尽可能按照我们平时伤风感冒或者流感状态来处理就行了,不要额外的去增加多的焦虑或者担心”。</p><p class="ql-block">如果一直焦虑于靴子何时落地。其实很消耗心理资本。既然时间点不在我控制中,不妨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未知”、“我的生活我做主”、让自己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学习、生活,去打一场球、跑跑步、培养一样新的小爱好、开始阅读一本想读的书、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小目标等等,让执行力去排解恐慌和焦虑,找到自己生活、学习的节奏感和掌控感。</p> <p class="ql-block">三、共同遵守和配合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比如:科学佩戴口罩、洗手消毒、教室开窗通风、保持个人卫生,每日测温。保持两点一线,如果同住人阳性请理性对待,保持好心态,共同守望,相互鼓励,切记不要自己高度紧张,过渡担忧,查看一些负能量的报道会越来越紧张💗切记❤️❤️</p> <p class="ql-block">理性接纳、沉着应对就是最好的“心理疫苗”。让我们理性、适度关注疫情态势,不发表任何不良言论,通过相关权威信源了解相关信息,既要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做好足够心理准备,做好防控措施,也不必对“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背景下的散发病例过度恐慌。让我们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慎终如始,冷静应对,老师们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期待春天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