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王姜铄、李星玥、张宇昕、宗启航</p><p class="ql-block">观察日期:2022.12.12</p><p class="ql-block">观察者:金秋君</p><p class="ql-block">观察目标: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及增进幼儿间的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观察1</p><p class="ql-block">四名幼儿来到“娃娃家”,李星玥自言自语地说:“我是妈妈,我要给小宝宝做饭。”张宇昕也开始给娃娃做饭、王姜铄看见了也来给娃娃做饭、宗启航不停的搬运娃娃家里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指南》—社会—人际交往</p><p class="ql-block">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p><p class="ql-block">2.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p> <p class="ql-block">幼儿间缺少交流与沟通:角色区一个重要的教育功能是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但是介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也在所难免。</p> <p class="ql-block">观察2</p><p class="ql-block">这次王姜铄一进娃娃家便把烹饪玩具霸占过来,一个人玩了起来,另外两名女孩儿进入区域后主动加入王姜铄的烹饪游戏,但是王姜铄不愿意把玩具分享出来,发生了争执。</p> <p class="ql-block">《指南》—社会—社会适应</p><p class="ql-block">1.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p><p class="ql-block">2.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p> <p class="ql-block">角色分工不明显: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偏小,再加之“娃娃家”中没有明显的角色指引,因此造成幼儿分工不明显且以平行游戏居多。</p><p class="ql-block">这说明教师对游戏前角色的分工应更明确,这样才得以幼儿更有效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观察3</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娃娃家”活动中,王姜铄在哄娃娃睡觉,李星玥在给娃娃做饭,张宇昕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抱着娃娃到处跑直到游戏结束。</p> <p class="ql-block">社会职责不明确:在角色区里,幼儿在游戏中应该有明确的社会职责,如:妈妈应该哄宝宝睡觉、爸爸则应该做一些简单家务等,但是游戏中没有明显社会职责的分工,这说明幼儿的游戏还处于较低级的游戏状态。</p> <p class="ql-block">1、在“娃娃家”入区活动的“门口”布置角色扮演的墙面,如:分别用挂钩,挂上围裙(代表妈妈)领带(代表爸爸)小围嘴(代表宝宝)在幼儿入区活动之前就进行角色扮演的分配(由于小班幼儿升班不久,自己选择角色的能力还不具备,所以还需要老师在活动“初期”,帮助幼儿选择角色)。良好的角色引领势必会为幼儿在“娃娃家”里的活动效果有个更好的提升。</p><p class="ql-block">2、在幼儿入“娃娃家”活动之后,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区域中活动的情况(尤其是角色扮演是否清楚)这个问题,进行重点总结,让幼儿在每次活动的时候都有兴趣和愿望再次进行游戏,并且对游戏产生兴趣,尤其是当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有需要的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幼儿的多方面需要。</p><p class="ql-block">3、对于“娃娃家”里的活动材料和角色更新,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做到及时的满足幼儿的需求,不断的“更新换代”,如:增加“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角色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