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使学生在作业时没有了积极性,变成了为“完成”而完成,从而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和潜能发展,这和当今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在实施“双减”政策的今天,再加上疫情影响,上网课,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让学生想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我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在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和潜能的天空。作业量要适中,以保证学生书写规范,难易程度也要恰到好处,让差生会做,好学生掌握的更熟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因此,我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对其中的隐性因素进行了充实和重组。将教材中所要达到的知识点、思想、情感等内容经过优化组合,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出现。这样,不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标新立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课本上的习题才是其它习题的源泉,每一道题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验证的。我们要使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则必先利其器。”学习的“器”,除了课本、书桌以外,还包括与课本相匹配的教辅资料。对于尚在年幼、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认识教辅资料这把双刃剑。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教辅资料,使之成为激 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工具,使之真正服务于小学生数学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使用课时练时,我会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课后遇到不懂的题目中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解题思路,这样教师才能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该类题目中的薄弱点和欠缺点。可以让学生和我电话或者微信交流;允许学生有多种解题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互相之间出题解答、巩固知识。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会认真批改,优秀作业分享到班级群,树立榜样。讲解课时练时,我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给自己认真批改,错误的纠正,并说明错误原因。记得很清楚第一次使用企业微信讲解学生课时练时,我使用那位同学的,那个同学非常的高兴,其他同学默默的说,下次我一定写的更好,让老师使用我的来给同学们讲。还有同学的家长给我联系,说孩子作业写的很认真,要求家长拍照清晰上传,一定要让我使用她的作业。也许是一些小的事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业批改,也可以是和学生沟通下渠道,指出学生错误的原因,激励学生的进步,或者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提出表扬。我们班的宋润涵同学,因为我给她的作业批改时和她交流,给我说:“你和别的老师不一样,特别爱我。”也许是我的爱心感动了她,作业一直很用心。两个多月来,因为批改作业中的交流,我收到了来自很多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关爱。因为我眼睛视力不好,有学生给我提建议,让我少打点字,让我用语言批改。还有学生说,老师,你少写点字吧,给我们打对错就可以了。孩子们的爱,是我收获的满满的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我根据教材和我班学生的情况设计的一些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性的完成,题目也体现了由易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将立足课程标准,落实“双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