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在这严冬时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12月12日顺利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会,给我们思政老师送来了精神温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栾盛磊教授主讲,报告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统领思想加强意识形态建设”。</p> 总体框架及其逻辑、论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栾教授解读二十大报告的逻辑结构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总论,框架分为总的中心任务、总体上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总的战略安排、总的重大原则。解读了新论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提法—“两个结合”、新表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阐述;第二版块分论: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六个方面;第三板块讲全面保障:一是国家安全保障,二是强军保障、三是国际环境的保障;第四板块是加强党的领导,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使大党成为强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第五大板块是“动员令”。栾教授的讲解站在高处,落在祥处,让我受益匪浅。</p> 主题结构及其亮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栾教授指出主题结构的两个亮点。亮点一:把指导思想明确列入主题,与“两个确定”的第二个确立保持着逻辑的一致性;亮点二:特别突出强调精神状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精神状态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p> 新思想及其深层逻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栾教授从四个方面谈了新思想及其深层逻辑。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哲学逻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守正创新;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逻辑”,从创新突破、一条主线、性质方向、共同特征、中国特色、实践上推进和拓展五个方向解读;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与“强国逻辑”;4、坚持人民至上与“民本逻辑”。</p> 知、信、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曾提到:“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围绕“意识形态”,栾教授提到了本节课要回答解决的三个问题:知——通过“认知—解释”要素看;信——通过“价值—信仰”要素看;行——通过“目标—策略”要素看。首先回答了两个问题,1.指导思想“一元化”之争,2.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接着栾教授还指出思政课老师如何做到行。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1.敢抓—强化斗争精神;2.能抓—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3.会抓—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鉴别力,加强阵地管理。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作为思政课老师,一定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的最后张彩霞进行总结,并指出下一步要筑牢学校思想教育阵地,将党的二十大思想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