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老师、家长及孩子如何防疫~角杯初中温馨提示

蓓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疫情当下,如何保护孩子?</p><p class="ql-block">当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儿科专家团队来解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白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来源|第一教育</p><p class="ql-block"> 如何保护孩子,降低感染概率?</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育”采访了儿科专家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曾玫教授、呼吸科王立波教授、重症医学科陆国平教授、临床检验中心徐锦教授,就当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p><p class="ql-block">Q1:如何辨别是新冠还是流感?</p><p class="ql-block"> 专家指出,无论是新冠、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在发病初期,缺乏特异的症状,都可以表现有咳嗽、流涕、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流感儿童大多伴有发热,新冠儿童也有部分伴发热,流感儿童高热39℃以上更常见。</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近1周内密切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新冠或流感病例,或者居住社区有新冠和流感流行,要警惕孩子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p><p class="ql-block"> 在当前新冠和流感流行期,早期及时诊断才能早治疗,减少疫情的播散,让孩子得到合理的治疗。</p><p class="ql-block">Q2:万一孩子发烧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孩子发热了,要不要去立即去发热门诊?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要盲目去医院,也不需要恐慌。</p><p class="ql-block"> 仅有发热,其他症状不严重,均可选择先居家观察。当有高热,且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严重呼吸道症状不能缓解,或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时,建议服用退热药并及时赴医院发热门诊就诊。</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高烧会“烧坏脑子”。专家认为,这种担忧也无必要。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是发热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孩子可能会出现兴奋、烦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如果小朋友体温下降后仍精神不好、颈部强直、反复抽搐、神志不清则需要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p><p class="ql-block">Q3:如果孩子被确诊新冠,如何居家照护?</p><p class="ql-block"> 专家特别指出,主要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包括西药或中成药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病症状带来的不适。</p><p class="ql-block">症状①:发烧</p><p class="ql-block"> 发现儿童发热时,家长应尽快测量体温并进行恰当的护理,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p><p class="ql-block"> 依据医师指导,选择适用药物,根据孩子的体重范围服用合适的剂量。</p><p class="ql-block"> 发热期间胃口差、出汗、呼吸增快、代谢增快等会导致水分摄入不足,因此应及时更换衣服并让患儿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p><p class="ql-block"> 重点提示</p><p class="ql-block">①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用任何退热药;</p><p class="ql-block">②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p><p class="ql-block">③不推荐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p><p class="ql-block">症状②:咳嗽</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咳嗽时,不要盲目“镇咳”。镇咳药仅作为一种对症治疗手段,并非根本治疗,且可能伴随不良反应。</p><p class="ql-block">如果伴有痰症状明显,口服止咳化痰类药物,幼龄儿童可以同时给予雾化治疗改善症状,药物选择需要医生处方。</p><p class="ql-block"> 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多休息,饮食均衡,衣服穿暖,不要过度运动。</p><p class="ql-block"> 即使冬季也要保证家里一定频率的开窗通风。</p><p class="ql-block"> 同时,家长在照护孩子期间应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紧张,影响孩子及个人的情绪。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家庭人员和老年人尽量不要陪护感染的孩子,因为一旦感染,发生重症风险相对较高。</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Q4: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 专家提醒,家长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病情加重倾向,比如高热39℃且持续3天不退、咳嗽加重、气促、呼吸费力、精神萎靡、拒奶、很激惹等症状,或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病情评估。</p><p class="ql-block">小于3个月的宝宝,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Q5:孩子确诊新冠,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吗?</p><p class="ql-block"> 虽然目前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但是适用于在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12-17岁青少年及成人。</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应该广泛给儿童用抗病毒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 除了目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给适用患者治疗后获益,其他已有的一些抗病毒药物未被证实治疗获益,因此,不推荐适用。</p><p class="ql-block">Q6:如何降低感染概率?</p><p class="ql-block"> 首先,就是提高防护:</p><p class="ql-block">①及时正确隔离</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或看护人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佩戴口罩,并避免与孩子继续接触,完善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隔离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有高风险旅居史或新冠病人接触史,应避免与儿童、婴幼儿接触。</p><p class="ql-block">②家庭日常防护</p><p class="ql-block"> 正确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合。</p><p class="ql-block"> 注意卫生习惯,及时做好手消。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呼(喘)气,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或用手臂遮挡自己的口鼻,后续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不亲吻孩子,不共用餐具、饮具。</p><p class="ql-block"> 儿童房间要保持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间中。</p><p class="ql-block">③养成良好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勤洗手、不乱摸、不挖鼻孔、不揉眼睛等。</p><p class="ql-block"> 外出时避免孩子的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要及时洗手或用手消毒液做好手卫生。</p><p class="ql-block"> 其次,提高孩子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①保持均衡营养</p><p class="ql-block">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荤素搭配、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p><p class="ql-block">②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p><p class="ql-block">③适当运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婴幼儿可以进行被动锻炼,活动孩子的四肢。</p><p class="ql-block"> 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过量摄入维生素C泡腾片!</p><p class="ql-block">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维生素C泡腾片可预防新冠,且每日服用可能会造成摄入超量,给血管和肾脏造成一定伤害。药补不如食补,从新鲜蔬果中摄入维生素,对提高免疫力效果更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民日报:关于当前防疫,老师、家长应该知道的50条科学信息</p> 关于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

孩子

新冠

发热

症状

治疗

家长

儿童

及时

药物

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