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吕梁市文水县文水中学 高二年级 643班 刘峰瑞</p> <p class="ql-block"> 沙溪河畔的母亲折来荻秆当笔来教幼子识字读书,朗朗书声跨越千年再次从万家明窗里传出,从稚子时的懵懂无知到青年“许身国威壮河山”的凌云壮志,我们的生活不只有草长莺飞的畅想,还有书香萦绕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淡淡墨香萦绕鼻翼,摩挲着略带凉意的纸张,这些文字即使被压在这一页也难掩其欲跃出纸张的热情,这温度足以灼伤手指,古有“江山留与后人愁”的忧国忧民之音令人汗颜;今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之志让人为之震撼,短短几字却充满无限的爱国之思。不过千年,我们的情感却能在时间的洪流中有了交汇,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诗词歌赋的熏陶下成长,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管是弃医从文也好,投笔从戎也罢,不变的是世世代代守护这片土地,唯愿我的祖国永远五岳向上,永远奔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落日下人潮汹涌,那逆向人流的是单向行程,他们眼底的决绝湮没在回首笑颜,却也暖人心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头却看见了月光。”邓稼先就是那个抬头看月光的人,他带着满腔热血和伟大抱负远赴重洋攻读博士,待学成归来,又奔赴黄沙漫漫,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身影,28年的杳无音讯,一万多个不眠之夜换来了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太远”。时至今日,李文亮医生的吹哨给我们吹来了黑暗前的紧迫感,无数大白背起行囊奔赴黑暗,留给我们的只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和他们坚毅决绝的背影,“与子同袍”的温情在此刻被人们察觉,他们带泪的笑容也永远的留在了时空隧道里。能让他们毫无怨言争分夺秒地保护祖国地原因也只有爱国了吧。</p> <p class="ql-block"> 至深夜,望向远方,我们依然仰望着星星的轮廓,它们与万家灯火、都市街巷的灯影相连,明知归人难归,仍愿供灯千盏,照彻长夜。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哪怕难与亲人相聚,也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只因他们守护的是万物生生不息和万家灯火。年仅19岁的陈祥榕为保护同伴英勇作战,却再也见不到这万家灯火的明亮,子弹穿透生命,却没有穿透他护国的信念;00后消防员刘泽军为救人而葬身火场,大火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却无法掩盖他炽热灵魂发出的光芒。在这万家灯火背后,总有人用躯体当着黑暗,即使一去不返也在所不辞。</p><p class="ql-block"> 一类人离家,披星戴月,远赴万里之外,守更多人心安;一群人离家,昼夜不舍,护更多人周全。合上书,他们映着星河皎月归来,他们踏着熹微晨光归来,他们带着新时代的风吹拂起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站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强国之音。畅读古籍经典就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它是我们精神世界充盈的宝贝,它更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孤独无眠的日子里,书会是我们最忠实的伴侣,在百年前的中国,《新青年》的发表无疑是冲破黑暗的一道曙光,正因“山不让尘,川不辞盈”,这本杂志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光芒,唤醒国人的心智,这种种告诉我们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文化需与时代紧密相连,才能在新时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而从书中汲取的营养也会潜移默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灵相通扎根爱国理念,心有远志探卫国道路,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用文字来表爱国之志,也可以传递文字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少年的肩能担起草长莺飞和盛夏蝉鸣的美好,也能担起国家富强的重任,正值十五六岁的我们也应有拳拳报国之心,以热爱祖国为底线,站在时代潮头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与祖国融为一体,争做时代的弄潮儿。</p> <p class="ql-block">指导教师:蔚青雯</p><p class="ql-block">教师评语:本文语言蕴藉隽永,如诗般值得深味,如歌般令人动容。可见红色书籍传达的爱国精神已铭刻在心,满含真诚,历史与现实交汇,传承这不灭的薪火,未来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创征文,</p><p class="ql-block">如被抄袭,发现侵权必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