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名闻遐迩的先秦“三孔布”</p><p class="ql-block"> 三孔圆足布币俗称“三孔布”。“三孔布”位列中国古钱五十名珍谱,属泉界公认的奇异珍宝,是泉家梦寐以求的大名誉品。其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为先秦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钱币。 “荟萃轩”秘藏一枚“上邛阳(上曲阳)”背“一两”大型三孔布;另宝藏一枚“南行唐(渔阳)”背“十二朱”小型三孔布。两枚“三孔布”均为生坑极美品,其文字清晰,轮廓完整,极其精美,可谓“秀色可餐”、“艳美绝伦”。</p><p class="ql-block"> “三孔布”是赵国晚期铸行的布币,因其出土主要在三晋地区(今山西、河北一带),币面地名经考释大多为战国赵地,币文书体风格与赵国器物铭文相同。它的特点是圆首、圆裆、圆肩、圆足,颈部和两足有三个圆孔。币面纪地名,背面纪重量,铸有“两”或“十二朱”字样。但由于“三孔布”的货币单位铢两,与秦国的纪重单位及“两甾”、“重一两十二铢”、“半两”等秦钱的单位相一致,币面所铸地名有相当一部分为秦地,并且带有鲜明的圆形色彩,有研究学者据此认为“三孔布”是秦币。那么作为赵国货币的“三孔布”之所以会带上浓烈的秦国货币特征,是与当时秦赵之间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密切相关,也是两国间日益深化的经济交往的产物。近年又有钱币专家提出“三孔布”为战国中期中山国铸币的新说,尚待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战国晚期,秦不断向六国发动兼并战争。当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实行“胡服骑射”,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成为秦兼并六国的主要对手。历史上秦赵之间曾发生多次战争,公元前270年,秦伐赵于阏与(山西和顺),赵将赵奢先是按兵不动,使秦军在坚城之下锐气受挫,后赵军出其不意,占领离阏与50里的地方,据以有利地形,修筑工事,以逸待劳,最终大败秦军。公元前260年,秦赵间爆发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秦大军进攻长平(今山西高平),长平原由大将廉颇驻守,后赵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结果左边赵括在进攻时落入秦军的包围,全军覆灭,秦坑杀赵降卒40万人,赵国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258年,秦军乘胜进攻赵国的首都邯郸。</p><p class="ql-block"> 当时发生了两个著名的故事:一是“毛遂自荐”,赵公子平原君向楚求援时,毛遂主动请缨前往说服楚王,建立抗秦联盟。二是“窃符救赵”,当时赵向魏求援,魏口头答应,却按兵不动。魏公子信陵君主张救赵。他买通魏王的爱姬,窃出兵符,率兵救赵。在魏、赵联军的夹击下,秦累败退,邯郸解围。就在秦赵间频频的战争之间,两国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也得到了加强。而这必然反映到货币上。秦国圜币以铢两记值的方法以及圜币的形制也必然影响了赵国的布币。“三孔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三孔布”上那些鲜明的秦国圜币的印记,使得后人误以为它是秦国的货币。</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金石名家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刊载“南行唐”背十二朱“三孔布”手摹本,首次向世人介绍这种珍币。此后两百多年来虽时有发现,但猎获者数目寥寥。昔日泉家得“三孔布”如获至宝,极为珍视,大多秘而不宣,友朋乞求一墨拓亦不容易。故有泉书认为“三孔布”是三晋布币中最罕见的品种,保存在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的也寥若辰星。</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三孔布”收藏数量最多的是东京日本银行共18枚;而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馆藏若干枚;另见平尾赞平等大收藏家有少量私人秘藏。目前已发现的面文共37种,其中除了“牟”字三孔布外,其余版别存世量均少于10枚,甚至有些版别为存世孤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从众多拍卖行的古钱专场中,成交价名列前茅的古钱均可见到“三孔布”的身影。例: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古钱专场,一枚“武阳三孔布”,北京诚轩2012年秋拍古钱专场,一枚“下邛阳三孔布”,两钱最终均以三百多万元落槌成交。可见在历代,“三孔布”都足以令大收藏家垂涎三尺,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荟萃轩·前京珍泉录</p><p class="ql-block"> 方圆乾坤撰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