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遥远的记忆…零散的拾起✍ <br> 官渠堰 <br> 彭州市敖家场,据说清初有敖氏三姐妹经过此地在此开店故而得名敖家场…<br>敖家场现已是十里八乡的一个大场镇了,逢双日子赶场(也就是北方人说的赶集)<br>常年泛着绿色的官渠堰水缓缓由彭县流向什邡地界…<br>水为生命之源,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官渠堰,水无语,但有声,它记载着祖祖辈辈面朝黄士背朝天的农耕生活。<br>官渠堰又名人民渠,是建国以后从53年修建又几经再建的水利工程,它引入岷江水解决了原“干彭县”车泉水,堤井灌溉的原始浇灌耕种法。现以修有14条支渠。它灌溉着31.5万亩良田。<br>人民渠原于官方命名,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官渠堰,里面有个官字应是人民对政府的感恩。<br>官渠堰的水泛着绿色平缓的流淌着,平缓中也方显着它的沉重。水深处打着旋涡的水暗波汹涌,渠水从各个支渠分流而下,湍急的水流翻着白浪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年复一年川流不息,那水给人一种安慰,又给人一种压迫感。<br>官渠堰在我幼小时就知道了它的存在,毫无疑问我出生在这片土地。而当我随父母迁至古城时,我将它遗忘。忘是因为幼小<br>*****🍁 🍂 <br> 官渠堰和朋友<br>官渠堰和朋友,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称,<br>一个是地域的河流名,一个是泛称的朋友词。<br>朋友和我同龄。17岁以前我们并不相识。但却缘起娘胎<br>我们年龄相差二个月。修缘在娘胎里,那时是1952年。<br>上天的缘分注定了此生的友谊。<br>刚解放时农村还是农业合作社,我的母亲,和朋友的母亲二个才嫁到村里的年轻媳妇,在农业社参加劳动。她们相识在互助组的劳动中,组长给她们一帮妇女分配的农活属于照顾,就是在田间把刚收割完庄稼地里的杂草用耙耙把它拢起来,把地里清理干净,以便下一步犁地。<br>那时候她们已身怀六甲。搂草属轻松活,但身体需要左右扭动,对孕妇来说就有点困难。<br>关于这些多年后她母亲给我们讲起她们年轻时的情景。依然笑的前仰后合。并撇着嘴抱怨说那活看起来轻松,干起来真不乍样,还照顾我们呢,腰都扭痛了,她学着当年的样子。<br>话归正传:<br>朋友家住乡村,离县城不远,她家的庄稼地是沙土性质,一年地里种的花生,大葱,各种蔬菜的收入超过了外出打工人员,所以当地很少有人外出打工。<br>早在九十年代她们家就已盖起了二层楼房。<br>枣红色的大铁门,院门打开时可以开进一辆托拉机,家里的粮仓,一年收成下来,吃几年沒问题。<br>门前的一条小河沟,终年流着清澈见底的泉水,冬天的早晨沟里的水漫延着雾气,当太阳升起,雾气,寒霜随之飘散,清馨的空气弥漫在这片土地上。<br>白菜秧儿,芹菜叶儿,红皮白心的萝卜,绿色的菠菜,站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感觉到了接地气,人间最直接的乡村生活一揽无余。<br>家里虽然都早己按了自来水(把井水抽上来以后,储存在水箱里)但她们更愿意出院门多走几步,下到沟边,踩在青石板铺好的台阶上,夏天赤脚踩在清凉的水里,洗衣,洗菜,洗杀好的鸡鸭鱼等,人们聊着家常,谈论着庄稼,谈论着集市…<br>说到清凉,因为那沟水来自地下一股冒泉,无论天干或地旱泉水总是冒个不断,前几年曾经有开发商看中了此处,想买下来建一个生产矿泉水的基地,但全体村民出来反对,此事就再沒后续<br>🌴 🌴 🌴 <br>乡村,院子挨院子各家独门独户,每家院前院后都是竹林环绕,各种树木各类水果尽自己的喜好而栽。<br>走进朋友家,花将院子装饰,大门左手边栽有一棵腊梅树,一到腊月开花时节,黄色的梅花枝伸向墙外,墙里开花墙外香,香煞了路人,也香了庭院,有客人来索要几枝,拿回家插入花瓶,迷香常久。顺墙角边一溜大小不一的花盆里栽滿了主人喜欢的各种花卉。海棠,茉莉,米兰,三角梅等等…绿的叶,各色各样的花让人想到这家主人对生活的热爱。<br>每天早上九十点钟几只小鸟就会飞到房檐下,在洗漱镜台前一边梳理趐膀一边叽叽喳喳私语着谁的羽毛更漂亮。<br>有人在院里忙碌,它又会叽喳的飞走,等院里安静后一会又飞回来继续在镜前梳理它的羽毛。<br>后院,笼子里圈养了鸡鸭鹅。栽种的柚子树,橘子树,这几天挂满了枝头。黄的柚子,红的桔子象大大小小的灯笼般,悬挂着伸手可摘。<br>出后院门一个人工打造的鱼塘,有的鱼已有十几斤重了,来了客人座在遮阳棚下,可赏鱼塘莲花,也可小钓一番,<br>朋友身高近1米7,持家有道,年轻时栽秧打谷,编织竹筐,一些小木工活,烹饪样样在行。唯独不懂女红。而她的妹妹刚好相反,女红手工巧手织云锦。<br>我在17岁一22的5年乡下生活和她有缘。<br>这次回成都,又去看望了她,同龄的她己头发斑白…家事的里里外外己由她女儿打里。<br> 朋友的女儿<br>女儿的漂亮能干,来自母亲传承,08年大地震时在保山村重灾区时面对遍地哀嚎,在瓦砺,断墙残壁下寻找亲人,十个指尖磨破,并带领上级派出的驻村部队重建家园,日夜操劳在第一线,地震后有口皆碑的她被派往浙江大学参观学习,受到上级党委的特别表彰。经过如此历练,现已是一个管理着四五千人的大队书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r>可能是入乡随俗吧,忽然发现一个“俗”字代表了乡情,代表着地方民情,它和多元的城市文化文明那么的不同,又相差甚远。打工人奔向一线城市,田园乡村又让城市人那么向往…<br>如果农村不城市化,那将来城里人度假的首选就依然会想到乡野去走走看看……<br><br>朋友家的腊梅花<br><br>两张腊梅图拍摄于2021年由朋友的女儿提供<br><br>青石板,石板青,几尾鱼儿戏水中,脚踏石板轻探水,惊得魚儿四处游。<br></h3> <h3>朋友家的腊梅</h3> <h3>路边花</h3> <h3>青石板,石板青,几尾小鲤戏水中,脚踏石板轻探水,惊的鱼儿四处游</h3> <h3>清泉</h3> <h3>芹菜秧</h3> <h3>白菜</h3> <h3>黄心白菜</h3> <h3>柑子</h3> <h3>路边野花无人采,南来北往爱花人</h3> <h3>9月红色桂花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