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无限江山》为蓝本,段文堂老师带着全班同学走进青绿山水。</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3日,上午9点准时开讲青绿山水画,首先起稿并意向定位,树位树冠贯穿画面全局,做到心里有想法,用碳笔轻勾大层次,山头、近树先定好。</p> <p class="ql-block"> 画树最费时,必须耐心认真对待每一棵树的每一笔要有提按顿挫,树是山水画的精髓,两棵树要有远近感、曲折挺,是自然的残缺美,姿态千变万化,松针注意外形,叠加产生疏密和厚度。树后山的皴法灵活运用。</p> <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0日,接上一课,中景山势同时刻划山崖和预留云势。</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小树用不太深的墨线勾勒出来,树杆有顿挫不要直,有意塑造出树姿,相互依附,有前后、有顾盼、有聚散、还有更远的小树使其显出虚、淡、毛、远,但不能空、不要太清晰、感觉可以了就好,也不能超过主树枝。</p> <p class="ql-block"> 与上面的山下云雾气势有关联,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对笔的驾驭能力,淡墨宣染山体,笔肚用水接出云气或地气,成败在于细节。</p><p class="ql-block"> 淡墨行大块,深墨行山头山根,边勾边擦边染,明暗有渐变,给上主色留有余地,山根下面不要齐平但要留有云雾之气势。</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7日,第三课继续画中景的大山部分,用淡墨染左山和坡上的小树,顺势染山的暗面,尽量淡些,可多染几遍,用散锋扁笔尖边染边补结构线,根据笔上的干湿度可跳跃的染淡墨,一直在浓淡深浅的变化中进行,真可谓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染淡墨随时转换笔尖的角度时而加点浓墨补山头的小树,画时要审势度势。</p> <p class="ql-block"> 中部远山再作结构调整,尽量与原图相近,用中浓墨勾勒中部的最远山景,留出山路的小道,有路的理由是有山居,千万不能忽略。顺势画山上的小树,注意高低、疏密,不要太匀称,自然界的树有歪斜亦有大小。</p> <p class="ql-block"> 段文堂老师的小长卷山水画,纸张便宜到不足1元钱,用了7~8天画完成,半生半熟宣纸的毛面作画。这说明了画家手上无废纸。</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的待点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讲到了怎样用色,借用了色卡和板述来表达色是怎么渐变的。</p> <p class="ql-block">板述:颜色的演变,建议参照色卡。</p> <p class="ql-block"> 用淡墨边染边皴,留出小路,皴大山石块时用扁笔散锋,自上往下拉,再自下往上推,每一遍都是淡淡的染,山顶山崖的小树(树叶)先画横线,用竖线时即是树干又是苔点(生物),山下的染略平(地平线),山根的染留出云气,审势度势时再做合理的调整。</p> <p class="ql-block"> 开始部分一遍染色。松针要细心慢画视同养心不能敷衍,同时注意树冠外形,叠加显茂密,既要有层次又不能有空洞,画好她以后整幅作品就会很有看头,尽美表现出树的连贯性,起到相互呼应的效果,山中有树、树中有山、雾中还有树和山。</p> <p class="ql-block"> 淡墨染松叶不染枝干。山下先接水显出云雾式的波浪之后用少许淡赭墨,半干时再用及淡墨色染出山底的云雾部分。然后观察大局,染色时顺便皴擦出远山,使山雾连绵、高低起伏、山峦叠翠、气势恢宏,远景的推出、云雾的隔断,在上色过程中遵循先淡后加的原则,凭感觉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追求完美。</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日,今天段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下学期部分课程,要把下学期的浓彩泼彩、水和云的表现方法教给同学们,使色彩接近现实,使传统接近现代,改变形式使绘画不枯燥、不乏味。</p> <p class="ql-block">泼墨泼彩画示范(50㎝×70㎝)</p> <p class="ql-block">千山新雨百泉石上流(50㎝×70㎝)</p> <p class="ql-block">秋山四面环泉声(50㎝×70㎝)</p> <p class="ql-block"> 带着色彩感回到各自座位,接着继续染色,大调赭墨染近山、树干;遵循近实远虚、遵重自然景色;山的暗部和下部注意云雾处和近处山头偏蓝、中间偏绿,冷暖色分开换笔进行,三青加少许花青染山头与淡赭石部分连接起来(二绿二青要少用)色笔和水笔一起用于景色过渡犹如工笔画,染色的浓淡度、力度、速度全凭自己的感觉,中景加点群青显得山头鲜亮。</p><p class="ql-block"> 染松树:花青加淡墨,使之郁郁葱葱,至少要两遍。</p> <p class="ql-block"> 山底的色泽用淡色淡墨由下往上推出使底部深,上部淡更显山的厚重和秀美。</p><p class="ql-block"> 藤黄加墨(戓赭石或胭脂)染山体,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进行,用淡二绿和水染山头,遇到暗部直接多染一二下(或加一点深色)一遍染完后就显有透明感,路有路色,使路有凹在山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第二染:设色的方向与绘画的方向一致,头青比较蓝加二绿三绿染在山的高头部分,逐步加深再加少许群青、钴蓝和孔雀蓝,没有绝对的用色,全凭感觉来加减色彩的深浅变化和自然过渡,不产生明显的色界,山头提亮加孔雀蓝;山底变暗加赭墨,松树的郁葱色是淡花青墨(或加群青、酞青蓝)复染松树叶部分又能提亮一些。</p><p class="ql-block"> 第三染:使山更蓝,一靠感觉、二顾大局,在模糊色的地方混色多一点、在清晰处用混色少一点。整体画面的色彩三部曲:近中景偏赭蓝;中远景偏青绿;远景偏红,山体的层次要分明,色是渐变不能有明显的色界线产生。</p><p class="ql-block"> 偏亮、偏重、偏纯的色染在山头部分,让山头亮丽出来;用水过渡好山底部分,让云雾感体现出来;山中间也要过渡好。(可用一遍、二遍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这是完成了第二遍和第三遍后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设色的过程和过渡技法,请看下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8日,继续第四遍设色 </p><p class="ql-block"> 远景:赭石加藤黄淡墨,亮部用硃磦加藤黄淡墨。边线处稍深些,山底下用淡淡的赭石趁湿融化一下,也显明暗、高光并富有立体感,晕染山底有被云雾托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再染主山头,以二绿为主色调加少许藤黄、群青、孔雀蓝,山底用赭石加少许藤黄由下向上推染,半干时用水笔融合一下,使界面特别好,色彩变化不要太大、不要跳跃,变化间不突然但求自然,让山头亮起来用孔雀蓝、头青再用二绿接一下,远景山头与主山头有呼应关系。</p><p class="ql-block"> 孔雀蓝呈亮(山头处)、钴蓝呈灰(过渡处),钛白加孔雀蓝也是一种过渡色,效果很明显,用白是非必要,一般使用机会很少,遇到墨线就会显脏。淡墨赭石略带藤黄复染山底部,不能染的太实。</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课间打破了以往的常规,一首《爱的奉献》歌曲余音绕梁,爱的奉献在全班师生之间传递。原来是陈琴逸同学送给全班师生各100只口罩。在当下国家防疫政策调整,自我保护意识必须增强的时候,无疑是雪中送炭,师生不约而同地唱起了《爱的奉献》表达对陈琴逸同学的感激之情。几千只爱心口罩在学生会张蔚主席和书画系陆益老师的亲力亲为下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瞬间又暖到了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几遍染之后整理时把墨线要提起来,同时把远树再染一层,让过渡更自然,让云雾更有气势,山体是由青~绿~黄~赭~淡墨云气这5个层次组成,调色时一定是慢节奏进行,反复几遍,最后群青(近景)钴蓝和孔雀蓝(中景)各个山头,全过程的演示是边画边讲边染边变逐步完成。云气云雾在群山间透过更显巍巍青山,山傍碧水水照山。滔滔黄河,河围千家家护河。钴蓝群青呈现大青绿的感觉,蓝色里含有绿色、绿色里含有黄色、黄色里含有赭色、赭色里含有墨色、墨色里含有淡水色,最后接起了云和雾。呈现出了工笔重彩之青绿山水画。(画面染后未干时)</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通过了至少1~5遍的染色,画面完全干后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下一课复勾被覆盖的墨线、表现出云雾水翻滚的气势,会更显精彩。</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5日,进入后期整理,完美收官。采用同色系加强补漏、整理复勾山石线,线条要灵动、提按顿挫、转折都要有且尽与原线重合,提醒远处的小树、苔点和植被等,青绿山水重色彩,增加很多墨彩使层次更丰富,立体感更强,结构线的轮廓要勾勒的具体实在,明显出山石结构的纹理,表现得细致入微,加强对干湿变化与墨色变化的掌控规律,预计出画面干后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小路表现出空间感,避免象是从山洞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苔点:既能丰富画面、富有蓬勃和朝气,又能破掉很多直线,显得更有生机和灵动,使画面更加精神。</p><p class="ql-block"> 整理画面:是细致繁杂的工程,必须认真仔细完成,青绿山水的细节很多,犹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面的小树、苔点、景物、人物、动物和建筑物等等都非常地细致入微,很漂亮。这些都是我们大家需要去认真对待并处理好呼应与色变的关系,才能收获到一幅好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总之:使青绿山水画表达出物体固有色的明度变化,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不受客观约束,全依画者的主观意识而赋色,在青翠浓郁与模糊浓密间更好地显出气势深远和气云自然。</p> <p class="ql-block"> 最后铃印提款:《松山云海》一幅69㎝x69㎝的青绿山水画诞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段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金碧山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