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永宁桥始建年代问题

走在路上

<h3> 乡宁永宁桥始建年代问题</h3><h3> 许文胜</h3><h3>2022年10月27日清晨,乡宁旧县城保护更新项目工程队在鄂城街开挖过程中,地表3米之下发现了县志上提及的永宁桥(图一、图二),第一时间笔者做了现场勘察,现将勘察情况报告如下,若有谬误不当之处,敬祈读者特别是方家教正。</h3> <h3><font color="#167efb">图一 永宁桥桥洞现场远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二 永宁桥桥洞现场近景</font></h3> <h3>故鄂城北城址有一道南北向的自然冲沟,宋代的乡宁旧城垣就位于这道自然冲沟之西(图三),冲沟名曰桥沟,此地名一直延用至今,其得名来源应是在这道自然冲沟内建造了永宁桥。</h3> <h3><font color="#167efb">图三 乡宁旧县城(卧牛城)城垣分布图</font></h3> <h3>永宁桥为涵洞式石拱桥,呈南北向横跨在桥沟内。桥洞高3.5米,宽3米。在桥洞口向北四米处,居民用砖石封堵(图四),作为暗室(储存室)使用,故桥洞深度不详。笔者询问了这处封堵桥洞的居民主人,他说桥洞未封堵前特别深。桥洞底部地面用水泥涂抹,是否用石块铺设,情况不明。若从乡宁旧县城北城墙下的水门(图五)算起,桥洞的南北长度在180米左右。</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四 永宁桥桥洞内部现状</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五 乡宁旧县城北城墙下水门遗址</font></h3> <h3>桥洞从底到拱顶共有36层粗砂岩叠砌而成。桥洞左右两端各由9层片形条石平面叠砌成墙(图四),高度为2.3米,其上是由18层经过加工的楔形条石券形砌筑(图六)。经加工的楔形石长0.8~1米、宽0.5~0.6米、大头厚0.25~0.3米、小头厚0.2~0.24米。拱形砌筑的18层楔形石南北成列,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楔形石之间用铁细腰(腰铁)拴板(图七、图八),东西成排的楔形石之间凿有圆形凹孔用铁拴棒连贯(图九、图十),整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十分坚固。由施工现场桥洞拱顶楔形石上的凹孔(图十一)测得铁细腰(腰铁)长20~25厘米、厚5~6厘米、重约8~10斤,铁棒长13~16厘米、直经5~6厘米、重约3~5斤。若按桥洞南北长度180米,竖列所用楔形石是200块(每块楔形石长0.9米),横排为18块楔形石来计算,所需楔形石料3600块,所需铁细腰(腰铁)就是3000多块,铁棒3000多根。铁细腰和铁棒折合成的用铁重量是20吨之多。建造永宁桥所用楔形石料(人工用铁铲加工过)是3600块,所需条形石料也应在3000多块,每块石头以100公斤计算,所用石料重量约为600~700吨。</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六 永宁桥桥拱楔形石的排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七 桥拱竖向楔形石之间铁细腰拴板</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八 铁细腰拴板示意图</font></h3> <h3>图九 桥拱楔形石之间铁拴棒横向连贯</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图 铁拴棒横向连贯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一 楔形石上的铁细腰榫卯凹孔</font></h3> <h3>在永宁桥拱顶的东侧挖出了几块长1.5米左右、宽1米左右的大型石构件,石构件上凿有长方形榫卯凹槽,推测为支撑桥栏杆的底座或桥旁牌坊之类的石刻构件(图十二)。永宁桥西侧挖开的沟渠剖面有石砌基址的发现(图十三),基址位于旧垣巷北侧略偏东的鄂城街,形状呈楔形,现存深度3.6米,上宽下窄,上宽4.7米,下宽3.5米,石砌根基宽度为60~70厘米,因为我们所能看到是楔形基址的横剖面,所以楔形基址的长度不详。经测,楔形石砌基址距永宁桥不到6米的距离,此处应是乡宁宋代城垣东门基址,和史料记载相符,门以西是城内,以东是东关。从宋代东门址楔形石砌根基内外的土层对比分析,建造城东门楼前,所挖地基是一个楔形(口大底下)大土坑(图十四),然后坑内四壁用石头叠砌,坑底用石块铺设,最后楔形基槽内的空间再用土石回填。东门址楔形根基是当时踩踏面之下的建筑,口大底下。据此判断,地面以上的东门门墩基座应是呈倒楔形,上小底大,基座上建木构楼阁。</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二 永宁桥东侧掘出的石刻构件</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三 乡宁宋城东门基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四 宋代城垣东门基址楔形坑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万历《乡宁县志•城池》(木刻影印版):</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宋皇祐中以旧县患河水,公私以改邑便,知县刘舒即鄂侯故墟移建今制。更历金、元以及国朝。正德壬申知县赵元筑东西二城门楼及西城外石桥。嘉靖壬申知县王杨、辛丑知县惠及民相继增筑南城建楼。丙寅知县王国祯因河水冲塌复增修之,缭以女墙。隆庆戊辰因备虏患,知县马秉直承檄筑北城。壬申知县张一敬修东城。周周之女墙增高,城始高大,计城周三里,高厚二丈有咫,池东南西北深广各二丈许。东、西、南有门,门各有楼。万历十七年西城久缘,山水冲蚀陊阤,知县焦守己申请报俞,乃以丁夫祓伤城根,甃以石浚,隍水西注,增以垛口,修城楼如故,扁曰,登龙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民国《乡宁县志•城邑考》(木刻影印版):</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乡宁治城,东西袤长,南北短狭。县署居东西之中。县暑东百余步有桥,旧名永宁桥。父老传言,明以前桥之西皆属城内,桥之东为东关。不忆明代何官并东关圈入城内,工程颇钜。考之通志及旧志,殆隆庆张一敬之功乎。又考寿圣寺、后土庙及东街各坊,今皆在城内,而乾隆旧志猶云在县东关,盖沿康熙时旧志,而康熙志又沿明之旧志,均未改也。"</font></h3> <h3>让我们不解的是,这样一座规模宏大、建造工艺古老、且非常坚固的桥梁在历代《乡宁县志》上并无任何记载。永宁桥建于何时?志书上失载,而各种碑记和题记中也查不到线索。有研究者认为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所建,是距今450多年的遗迹,可现有的信息还无法定性该桥的始建年代是明代的隆庆年间。<br></h3> <h3>从以上两版本《乡宁县志》记载可以看到,在乡宁宋代城垣的基础上,明代进行了向东和向西大规模的扩城工程。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万历《乡宁县志•城池》(木刻影印本):"正德壬申知县赵元筑东西二城门楼及西城外石桥"的记载语焉不详。据笔者考证,乡宁旧县城共筑有五座城门楼(图三),宋代的两座,明代的三座。正德壬申(1512年)所筑的是乡宁宋代城垣的东西二城门楼?还是罗河西侧的东城门楼和隍水(剪子沟或后西坡沟)东侧的西城门楼?若筑的是乡宁宋城东西二城门楼,志书上应记载为"重筑"或"复筑",因为乡宁县城从宋代始就设有东、西二城门楼,历金、元两时期,到明代早期还在延用。明•万历《乡宁县志•城池》(木刻影印本)"万历十七年西城久缘,山水冲蚀陊阤,知县焦守己申请报俞……修城楼如故。扁曰登龙门"。这一记载中"修城楼如故"的意思是万历十七年修筑了西城门楼,名曰登龙门,像原来的一样,这里原有城门楼吗?若有,只能是明代正德壬申知县赵元所筑的西城门楼。</h3> <h3>我们从桥洞本身及桥西的宋代城垣东门基址来做一分析,城门外有壕沟者,往往筑桥连接。桥沟西侧已发现了乡宁宋城东门基址,距离永宁桥仅有5米之多。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城内空间受到限制,于是逐步向外特别是向东扩冲,金代已超出宋代城垣范围,像寿圣寺、后土庙等建筑都是宋、金时期在宋代城垣外越过了"桥沟(永宁桥)"向东拓展的大型寺庙建筑。寿圣寺至迟在金元时期已经奠定了今天的规模,毗邻寿圣寺的后土庙也是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创建的,即金代城外已经修建了规模颇大的寺院。这说明远在明代扩冲城垣之前,乡宁城就已经在宋代旧城之外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宋代东门基址和永宁桥二者位置、间隔距离、地层剖面上看,两者相互关联,极有可能在东城门楼建成后不久,为了城内出行方便建造了永宁桥。新发现的乡宁宋城东门基址是宋代的门址遗迹?还是志书上记载的"正德壬申知县赵元筑东西二城门楼"明代重修的遗迹?这是一个需要考证确认的问题。<br></h3> <h3>民国时期吴庚写的《永宁桥》诗中有"石桥百尺跨山腰,人住桥头不见桥",说的是永宁桥是地下函洞式暗桥,它被掩埋在三米之下的地层中,地面上是看不到的。这种地下石拱暗桥在乡宁县光华镇流汾村还遗留有一座,长约百余米,南北向的横跨在井沟内,桥洞北口在古井旁向南一直延伸到观音庙(庙下是桥洞南口)。该桥和永宁桥建造形制完全相同,应是古代的村民百姓合力所建,桥洞的建造工程规模和永宁桥相比要略小一些。唯一不同的是,流汾井沟桥桥拱全部用楔形石头垒砌,永宁桥桥拱楔形石块之间采用了"铁细腰拴板"技术。</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五 汉代棺木上的细腰</font></h3> <h3>细腰(图十五)是指棺木合缝的木榫,也就是现今所说的燕尾榫。细腰在西汉时期棺椁制作中已开始使用。西汉时棺的制作是以棒卯拼接,有时采用"细腰"合盖。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枰,两头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铁细腰也叫腰铁,多见于古代石结构的水利工程和桥梁上,"铁细腰"就是嵌在石块与石块之间,以起到连接作用的铁构件。河北省赵县隋代的赵州桥(图十六)是最早使用了"铁细腰拴板"技术的工程例证。陕西省乾县唐代的乾陵墓道及墓门内全用石条叠砌,并用铁细腰嵌住。从现有的资料看,"铁细腰"在石料建筑中普遍使用是宋代及以后(宋、元、明、清),以明清时期为最盛。据初步统计,筑造乡宁永宁桥所用的铁细腰、铁棒的重量在二十吨以上。这些铁矿料的开采、冶炼、铸造应是出自本地,乡宁自古多煤铁,从调查发现的古代冶铁遗址来看,乡宁历史上有过两次冶铁铸造的繁荣时期,第一次是以平宁乡为中心的宋金时期,第二次是以丰国、富国二铁冶为中心的明代早期。</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六 赵州桥桥券上的铁细腰,照片上是古建专家梁思成(左)和古建专家莫宗江</font></h3> <h3>乾隆《乡宁县志•县治图 》中绘有永宁桥(图十七)的位置及形状,圆拱形桥洞面上标注着"永宁桥"三字,桥上有楼阁建筑,这是地方史志对永宁桥的最早记录,也是"永宁桥"地名首次被标记在县治图中。通过现场勘察,永宁桥位于现今踩踏面三米之下,桥洞南口已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的砖窑遮挡,桥上的楼阁建筑和桥洞南口上的匾额题刻是否真实存在过,不得而知了。永宁桥顾名思义,是永保安宁、永远安宁的意思。居住在乡宁旧县城的古人,可能还留存着"水患"的记忆。乡宁古名昌宁,古县城原在下县村,因避水患宋代皇祐三年迁到了今址,自后民有宁宇。乡宁宋代东门(东城垣)外是自然冲沟,永宁桥的修建,山洪内涝得以解决、护住了城垣、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把宋城和东关连接在一起,这不正是人们所期盼的永世昌盛和安宁吗。</h3> <h3><font color="#167efb">图十七 清代乾隆时期的乡宁县治图</font></h3> <h3>永宁桥是乡宁旧县城内重要的建筑遗迹,由于埋藏地下,缺乏文字记载和考古资料,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筑造情况仍然知之甚少。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新材料的增多,永宁桥的年代问题会得以清晰。这次局部桥拱发现后,相关部门立即现场堪查,并商定保护措施,决定先采取就地回填,将来适当时机予以发掘和展示利用。永宁桥是乡宁发现的首座采用了"铁细腰拴板"及"铁拴棒连贯"的石拱桥,为我国古代桥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乡宁旧县城地下排水设施难得的实物资料。永宁桥的建成连接了乡宁宋城和城外的东关,从此开启了乡宁县城以东西街道为中轴线向东扩冲和延伸之先河。</h3> <h3>附记:永宁桥及城门基址的现场勘察和测量过程中,得到老城指挥部张海龙、文建忠两位同事的热情帮助,谨致谢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