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翻阅老照片时偶然看到了自己在1971年在颐和园的照片,一时勾起了对往事的一段回忆。<br> 第一次游颐和园是在1963年春天跟随父亲单位组织的去军事博物馆参观“雷锋先进事迹展览”后去的。我和哥哥跟着父亲从知春亭走到铜牛处,父亲给我们兄弟俩讲了铜牛的故事,那时我知道了父亲应该不是第一次来颐和园。要不然怎么知道这么多呢。那时看到的牛是有尾巴的。只是我那时还小,对牛尾巴的对接部位的颜色没有在意。<br> 1971年9月底或是10月初,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几个发小相约同游颐和园,就是在那次游园中我们看到铜牛的尾巴没有了。我们几个同学还戏言“当时红卫兵没把牛犄角掰去就不错了”。可以想见文革中北京的破四旧运动涉及的面有多广。<br> 1972年3月间在我全家即将要离开北京前夕,在京的亲戚们相约再游颐和园。应该是三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吧。<div> 三月的北京天气还是比较凉的,家人都没少穿衣服,但游园的兴趣未减,多少有点此生再无机会重游的感觉。这次是我提议一起去看看那头缺了尾巴的铜牛,这样一家十几口人一起去看了仍然在那卧着的缺了尾巴的铜牛。铜牛仍挺着高傲的头静卧在汉白玉雕的石槽里,细心的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它已经是个残缺了的物件了。<br> 这两次游园都带了照相机,只是当时没有意识要对断了尾巴的牛拍照,为历史留点资料。再有就是很在意每一张胶卷底片的,即便是黑白胶卷。那时往相机上装胶卷也是很有学问的,如果操作手法熟练,就能多拍出二至三张片子。<br></div> 时光茬苒,转眼间到了2012年的10月,我和夫人重游颐和园。与最后一次游园相隔已经整整40年了。我还惦念着铜牛尾巴,又特地去看了这头命运多舛的牛。这时的铜牛尾巴已经配上了,只是后配的尾巴与铜牛整体颜色差异较大且接缝处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后配的。看的出修配人员的水平不是很高。老话说旧物旧修,那才是水平。要说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要想修的天衣无缝是不难做到的。<div> 铜牛建造于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怎么说也是够上文物级了吧。难道我们的技术人员修复文物的水平还不如中原某省文物贩子的造假水平高吗?我是不解。出现这种状况不外呼是后配的所用铜材料成分与原材料成分有差别,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氧化程度估计不准确。</div> 这头当初通体鎏金的铜牛虽然是丢了个尾巴但整体能够逃过文革那一场劫难保留至今也算是万幸了。仔细看的话在铜牛身上还是布满了划痕,说它伤痕累累一点不过分。 我从网络上找到了这张说明是拍摄于1877年前后的老照片。此时的“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因战乱已经荒废了十多年了,铜牛断尾处清晰可见, 曾经尊贵的“铜牛”的前半身已经偎依在泥土里并已长出了尺把高的荆棘。说明第一次断尾确实发生在清代。具体是何时损坏的及始作俑者是谁并无定论,多是记到了外国侵略者身上。 <p class="ql-block"> 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信息也没有找到修理好牛尾巴的具体时间的相关记录。只有一条信息提到了是在文革中受到损坏的记载。现摘录如下:<b>我有一个朋友,她是“颐和园” 的老职工。据她说,在史无前例的 “破四旧” 之时,这 “铜牛” 的尾巴曾又一次被砍断过。但这一次不是为了去 “卖铜” ,而是被扔掉了。她见到后捡了回来一直藏在自己宿舍的床下。</b></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对于这段历史一直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更详细的资料与照片,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找到佐证的机会可能会更少了。真欢迎有知情的朋友能提供相关信息或资料。</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与资料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十日</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