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诗选

瘦竹

<p class="ql-block">寻根诗选 </p><p class="ql-block">陈渊(号.立文.笔名瘦竹)</p><p class="ql-block"> 2019年秋月</p><p class="ql-block">2019年秋,笔者与几位宗亲到湖北麻城、江西义门寻根,去了麻城、到了孝感、访了江西义门,所到之处,感想甚多,故以诗记录。</p> <p class="ql-block">(一)我氏脉络 </p><p class="ql-block">(2019.11.10) </p><p class="ql-block">我氏祖籍源义门,元朝年间移麻城。</p><p class="ql-block"> 明末迁徏填四川,八仙桥头勤耕耘。</p><p class="ql-block"> 迄今已近二十代,四百春秋历艰辛。</p><p class="ql-block"> 繁衍嗣孙遍八方,陈氏家风得传承。 </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陈姓是华夏五大姓之一,遍布海内外,近1亿人口,支系达千万。我八仙桥陈氏支系源于河南颍川,江西义门陈氏支系,元末“江西填湖广”迁江西麻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徏迁重庆南川福里四甲四阁楼(今石溪镇八一桥,原名八仙桥),迄今近400年,繁衍近20代,嗣孙遍及渝黔各地。</p> <p class="ql-block">(二)千里尋根 </p><p class="ql-block">(2019.11.10)</p><p class="ql-block"> 魂牵梦萦思祖籍,已亥晚秋去寻根。</p><p class="ql-block"> 聚集族亲八九人,动车飞驰奔麻城。 </p><p class="ql-block"> 注: </p><p class="ql-block"> 祖籍故地,魂牵梦萦。2019年暮秋相约族人,千里赴湖北、江西,寻根问祖,终于圆了寻根梦。</p> <p class="ql-block">(三)情系麻城</p><p class="ql-block">(2019.11.11)</p><p class="ql-block"> 晚秋动车走麻城,寻根访祖铸我魂。</p><p class="ql-block"> 万物滋生皆有源,巴山楚水系亲情。</p><p class="ql-block"> 千里迢迢不畏艰,麻城孝感又义门。 </p><p class="ql-block">认祖归宗述衷肠,故土郁香滋我心。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根问祖,也是姓氏文化。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文化的最好载体,他是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出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如果一个人,连本族的文化都不知道,那他就是一个缺乏常识的人。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行孝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四)麻城印象 </p><p class="ql-block">(2019.11.12)</p><p class="ql-block"> 千年麻城誉巴蜀,百载移民写史书。 </p><p class="ql-block">红色革命根据地,将军就有三十六。</p><p class="ql-block"> 新城建设大手笔,街道宽大气派牛。</p><p class="ql-block"> 孝感乡都溢古韵,移民文化主旅游。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 麻城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麻城县,1986年,撤县设市。 麻城市,由湖北省直辖,黄冈市代管。地处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著名苏区。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将军,被称为“全国将军第一乡”。</p> <p class="ql-block">(五)麻城吟 </p><p class="ql-block">(2019.11.12)</p><p class="ql-block"> 献寿仙子乃麻姑,麻城因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隋朝设县逾千年,悠久历史注古城。</p><p class="ql-block"> 两战皆是根据地,黄麻起义卷风云。</p><p class="ql-block"> 将军之乡扬中外,承载古代大移民。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麻城,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麻城县,1986年,撤县设市。置县迄今150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 麻城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古麻城县“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p> <p class="ql-block">(六)孝感移民文化园 </p><p class="ql-block">(2019.11.12)</p><p class="ql-block"> 明清湖广填四川,孝感移民著史篇。</p><p class="ql-block"> 迁徏千里历艰辛,一路悲歌响渝川。 </p><p class="ql-block">龟峰山下风光秀,移民文化注一园。 </p><p class="ql-block">寻根走进族谱堂,博物馆中追溯源。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麻城孝感移民文化园,地处麻城城区,是近年为适应川渝寻根的人们而打造,也是麻城市主打的旅游牌。形成“移民文化轴”,占地百余亩,轴长618米,建筑面积28000平米。有入口门楼、风水桥、入口牌坊、壇域图、斗旗坊、祭祖广场、祭祖大殿、谱堂、环字尊亲坊、福寿斗旗坊、移民博物馆、远瞻亭、思乡亭十三个建筑单元,全为访明清建筑。入口门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得体,十分气派。门楣上塑有“奉先继序”四字,门联为:“祖籍宗功千载韵;乡音俚语一支歌”。进入大门经过三座小巧的汉白玉石拱桥,便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方有“硕德流芳”四字,左右联为:“巴山秋雨蜀水春风万里乡心穿峡过;凤岭朝云龙池夜月千年胜迹待人归”。经过牌坊,走上石阶便是祭祖广场,广场两侧是钟鼓楼。广场正面是祭祖大殿。大殿门阁上书有“祭祖大殿”四个大字,殿门左右联为:“祖自何来举水川江延一斗脈;宗由此衍巴山龟岭壮千秋”。大殿为访明清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殿堂正中立有“天地君亲师位”神龛。 园内满载移民文化。同时,有山、有水、有林、有花、有池、有亭,风光秀丽,淡雅清幽。</p> <p class="ql-block">(七)寻鹅掌大丘 </p><p class="ql-block">(2019.11.12)</p><p class="ql-block"> 麻城故土秋色浓,鹅掌大丘去寻宗。</p><p class="ql-block"> 鹅笼山下陈家村,问道祖籍在村头。 </p><p class="ql-block">只见鹅头不见掌,田丘已成荒草沟。</p><p class="ql-block"> 陈氏族长好热情,古屋遗迹勾乡愁。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 “问君何处来,麻城孝感乡”。孝感乡是当时移民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何为“孝感乡”?《孝感乡志》载: 东汉年间,赵咨在朝廷任官辞职回乡专心侍奉年近八旬的老母,伴妻教子。一天深夜,一伙强盗撞进赵院,赵咨深怕老母受到惊吓,走出门外,面对蛮酋作揖到地说:“壮士稍歇,以备薄酒相待。因老母八旬、重病卧床,若有惊吓,性命难保。家中财物,有用即取。恳求为老母留下些衣粮”。蛮酋见赵咨如此轻财重孝,不禁十分感动,惭愧不已,面对赵咨匍匐跪拜。赵咨让妻子拿出一袋粮食,送与蛮酋。蛮酋起身率众离去,赵咨追赶不上。赵咨“孝感蛮酋”的故事传遍麻城,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郡守将赵咨的事迹上报朝廷,汉灵帝非常赞赏,立即下诏书命名赵咨所居之乡为“孝感乡”,以褒扬其“孝道,并将赵咨征拜为议郞。麻城“孝感乡”因此得名。 明末清初孝感乡是移民的中转地,朝廷将乡改为散州。而该乡的鹅掌大丘又是移民集散地之一,不少姓氏迁移时从鹅掌大丘走出,我氏也起籍鹅掌大丘。鹅掌大丘,祖籍故土。寻根必须要去鹅掌大丘。 这天,我们走出麻城,在当地熟悉的人带领下去寻找鹅掌大丘。</p> <p class="ql-block">(八)追根义门</p><p class="ql-block"> (2019.11.13凌晨) </p><p class="ql-block">寻根问祖走义门,乡道颠簸午时饥。</p><p class="ql-block"> 故土山水扑清香,进村倍觉故乡亲。 </p><p class="ql-block">一户忙着煮午饭,本家热情话义门。 </p><p class="ql-block">晚饭住宿单姓家,半夜醒来听鸡鸣。 </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义门陈”响誉华夏。唐、宋年间,家族延续了332年、合屋一处达3900多口不分家,且和谐相处,井井有条,狗也“百犬同槽”。皇帝御赠“天下第一家”,受到两朝皇帝表彰。宋嘉佑七年,为抑制“义门陈”发展,宋仁宗下旨义门陈分庄天下。分为291庄,再加官庄29庄,遍布全国。 据我《族谱》载,氏祖籍江西临江府,乃义门陈后裔。 从麻城南下九江,九江到德安县本桥乡的义门村。</p> <p class="ql-block">(九)义门印象 </p><p class="ql-block">(2019.11.14凌晨)</p><p class="ql-block"> 秋染山峦似丹霞,装点义门美如画。</p><p class="ql-block"> 一对玉柱跳眼帘,淘米池中三只鸭。</p><p class="ql-block"> 走进陈祠拜先祖,登上分庄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拜望始祖陈旺墓,寻根梦圆宿单家。 </p><p class="ql-block"> 注: </p><p class="ql-block"> 走进义门村,就有一种犹如仙景、世外挑源的感觉,无疑是人居的好地方。特别是山水风光甚佳,有山、有水、有平坝,山峦不高,间有平坝,山头园润,茂林修竹,正值晚秋,秋染红叶,大小山峦犹如丹霞,甚为诱人。难怪义门陈几百年兴旺发达,为天下第一家。 现在义门村打“义门陈”乡村旅游牌,恢复义门陈相关遗址。瞻仰遗址(景观)主要有:义门陈牌坊、洗米池、义门陈氏门厅、五祖祠、分庄亭、分庄纪念塔、大公堂、接官厅、议事厅、陈旺公陵园等。 当晚,住宿单姓人家。</p> <p class="ql-block">(十)梦圆楚赣</p><p class="ql-block">(2019.11.15)</p><p class="ql-block"> 我氏填楚又填川,插占落业四百年。</p><p class="ql-block"> 魂牵祖籍孝感乡,今日寻根梦得圆。</p><p class="ql-block"> 注: </p><p class="ql-block">这次千里寻根,认识了今古麻城,了解历史上的移民圣地,知晓了更多的移民文化;找到了被历史淹没的孝感乡;踩踏了先祖移迁起籍的故土;目睹名噪华夏的义门村、义门陈遗址,拜望了义门始祖陵墓。几天的寻根,行程千里有余,每天徏步一万多,饱尝了故土的清香,欣赏了故乡的人文,加深了故乡的印象,弄清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同时,游览了武汉、九江名胜古迹,增添了荆楚文和九江人文,可谓“千里寻根,梦圆楚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