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那点儿事

二月

<p class="ql-block">《真友情可以直面借钱》——张五毛</p><p class="ql-block">​ 人宅在家里,总要找点儿事情做,不然就颓废了!本来想写点儿啥——好久不动笔了,但已有的灵感不便视人,于是乎找本书来读吧,读着读着,就有幸遇见此文,虽无法“共情”,却引发了“共鸣”——想起自己“借钱”的经历来:</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借钱,是在就读师范时,并非本意,但着实能让人感动一辈子,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还是觉得内心惶恐不安:那时候,同学们的条件都很艰苦,每月的生活费得计划着花,不然一定会饿肚子的。然而,我亲爱的同学们,却在得知父亲生病时,慷慨解囊,42人,募集资金345元!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以至于母亲收到汇款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即便通过同时抵达的书信明白了“巨款”的来历,也依然寝食难安!暑假时,我回到家里,母亲每天都得叨叨几句:“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你爸生病的事说出去。你看,这么多钱,得多少人凑啊!大家零花钱都不多,匀给你了,自己就得紧紧巴巴过,他们父母也会心疼呢!”听着母亲的话,我想:“虽然家里真正缺的不是钱,但我没办法把这些钱还回去,一是硬还会伤了同学间的感情,二是愧对了大家‘瞒着我’办事的真心!唯有将这份难得的人间真情铭记在心,有机会时再报答。”毕业后,同学们天各一方,聚少离多,加之能力都比我强,我只得将这深情永远埋藏,愈久弥香!不论何时,都不可遗忘!</p><p class="ql-block"> 真正意义上的“借钱”是在96年,为了能有个供自己栖息的小窝,不得已踮起脚尖儿做人,父母、兄弟姐妹急伸援手,依然捉襟见肘。眼看着第二层要封顶了,钢筋、水泥都还在店家,没办法逃避了!厚着脸皮,我与几位同事聊起了自己的困难,兰姐说:“不急,我给你筹1千!”邓姐说:“我回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凑够2千!”不用说,第二天,我就揣着3千元巨款回了家。房屋顺利竣工,再也不用几家人蜗居在一起受气,再也不用天天看着那些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个没完没了,甚至大打出手的丑陋嘴脸!但现在想来,人被逼急就成了白痴:“那时候,我们工资低,负担重,有时连续几个月发不出钱的,哪有能力再挤出小半年的工资来啊!”为了解我于为难之际,两位老友该是为了多大的难啊!尤其后来,目睹了那些有钱也不借的所谓兄弟,又或许是十指相扣却一毛不拔的处世之道,就更加明白了“友情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道理!就像五毛先生所说:“在靠谱的朋友之间,借钱不仅是一次人品的检验,更是一次友情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借钱”,让我结了善缘,也催生了做善事的冲动,平日里,这捐那捐一日捐,只要是别人有要求的,都会力所能及的拿出钱来。什么助学啦,医药费众筹啦,精准扶贫啦……只要对别人有帮助,也总愿意出手。总之,凡不用归还的“借钱”,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尽力为之。</p><p class="ql-block">​ 五毛说:“那些把钱借出去要不回来的人,大都交友不慎,识人不清。”即便是阅人无数,也有失格的时候,有些钱借出去多年,至今杳无音信,电话或者致歉信都没有一个,亦或是追都追不回来了!因此说:“把钱借进来了,再怎么艰难也要记得还,毕竟,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供你钱花!把钱借出去时,也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楚对方是否真朋友,有没有必要再来一次感情的升华,否则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倘若瞒了家人,还会伤了和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