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王昭君》

HS

<p class="ql-block">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无疑是我国最受欢迎,最动听的音乐作品,成为国之经典,早已被世界音乐界所接受。协奏曲梁祝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以越剧音乐为基调,应用西方音乐形式演奏,采取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传统戏曲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民族性。隨着音乐的发展一步一步展开故事情节,爱情主题,共读共戏,长亭惜别,抗婚,楼台会,直到投墳化蝶,情节在形象的音乐中一步一步展开,人们沉浸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浓浓情感的色彩中,听懂了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深深打动了听众,尽管是外国乐器演奏,但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中国自己的音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当年是由几位音乐学院的学生创作的。凭着年轻人那股子闯劲和时代责任感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竟然创作出一部不朽的音乐作品。六十多年来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久演不衰,它的影响和受欢迎的的程度直到现没有几部大型音乐作品能超过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十年后的八十年代中梁祝协奏曲作曲者之一作曲家陈钢创作了另一部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音乐以民间广泛流传的西汉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采取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形式,表现两千年前王昭君和番故事。两首同为小提琴协奏曲,称为梁祝的姐妹篇。王昭君的故事和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一样广为人知,故事曲折,感情丰富,而且涉及到汉和匈奴两个民族的关系,在音乐表现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手段。如果说创作梁祝时还是稚嫩的学生,时隔近三十年作曲家无论是生活阅历,作曲技巧应当更为成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梁祝协奏曲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性,音乐和爱情主题完美结合,听者能接受。王昭君协奏曲最中心主题是爱而不是怨揭示民族关和谐。作曲家创作宗旨以民族大局为重,主动要求和番,在汉没有得到的爱,而把它寄托在匈奴呼韩邪单于身上,希望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幸福;远嫁刀匈奴深切眷念自己的故土,亲人。音乐截取王昭君两个生活片段,即汉宫生活的单纯和愉悦,出塞时的复杂情感,即对来来生活的幢憬和对故土亲人复杂感情,其中把哀怨情绪加以淡化。</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音乐是以旋律打动人,听得懂,人们才乐于接受。按理作曲家人生阅历丰富对事物的理解深刻,成熟的技巧有利于音乐创作,二者结合起来使得音乐作品优美动人,内容深刻,作品充满生命力。但是两个协奏曲比较起来,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仍然是梁祝,很少演奏王昭君。出现这样的现象並不是王昭君这首协奏曲不优秀,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还是梁祝起点太高,给听众留下印象太深,以后类似协奏曲多少会受到影响。起点过高是好事,成名早,也有不好的一面,难以逾越这一高峰,而且往往掩盖了以后的作品。真是希望有更多象《梁祝》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不管它是西洋音乐形式还是民族音乐形式,只要具有民族风格,人们喜欢听,乐于接受就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