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隆冬到来百花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腊梅傲冰霜</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学政兼通,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学贯中西,蜚声中外,提出新观点,倡导新教育,推动教育实践,赢得广泛赞誉,荣获“一丹奖”,是中国教育的骄傲,可喜可贺,实乃实至名归,众望所期。 </p><p class="ql-block"> 朱永新教授在推动教师发展和学生掌握21世纪所需技能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此奖以“教育提升人类福祉”为愿景,堪称“教育界的诺贝尔奖”。</p> 守望新教育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0日上午9时—12时,凌源市东城小学组织教师居家守望云端,聆听了教授、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为样本,交流新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上的成果,探讨中国特色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式和路径,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新教育峰会。</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致力于“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为原点,帮助教师成长。</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提出教师的五大改变和四种精神,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也是兴教之源。他和团队通过制作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不断助力教师群体系统拓展优秀教育资源和书目;在教育方法上,他通过教师的生命叙事来进行教育反思;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建立网络师范学院、教师成长学院和种子教师等计划,建立了一个中国教师自我成长的“自组织”,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三专模式,帮助教师制定生涯成长规划。以上方法论、学习资源、成长平台的三重视角,有助于解决教师成长内驱力和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在一线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围绕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发展专业教师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以及如何从教师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展开了充分交流。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通过运用在线直播、教学录播、视频回放、在线研讨、远程交流、在线提交与批阅作业、大数据考核学习结果等功能,可以更好满足老师多元化需求,对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持续跟踪。</p><p class="ql-block"> 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在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全国数千所学校、数百万名师生加入新教育行列,享受到新教育带来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致力于“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为原点,帮助教师成长。</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也是兴教之源。他和团队通过制作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不断助力教师群体系统拓展优秀教育资源和书目;在教育方法上,他通过教师的生命叙事来进行教育反思;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建立网络师范学院、教师成长学院和种子教师等计划,建立了一个中国教师自我成长的“自组织”,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三专模式,帮助教师制定生涯成长规划。以上方法论、学习资源、成长平台的三重视角,有助于解决教师成长内驱力和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在一线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围绕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发展专业教师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以及如何从教师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展开了充分交流。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通过运用在线直播、教学录播、视频回放、在线研讨、远程交流、在线提交与批阅作业、大数据考核学习结果等功能,可以更好满足老师多元化需求,对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持续跟踪。</p><p class="ql-block"> 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在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全国数千所学校、数百万名师生加入新教育行列,享受到新教育带来的幸福!</p> 新教育“三专”模式 <p class="ql-block"> 朱永新教授提出:要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师必须专业发展,必须走“三专”模式。所谓“三专”是指: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而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而专业发展共同体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p> 一、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br> 新教育认为,如果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书籍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br>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新教育人认识到,简单地给教师推荐阅读的书目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真正的专业阅读,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开始提倡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地图,这也就有了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一书。这个地图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约占50%)、教育学心理学及职业知识(约占30%)、人文及科学背景知识(约占20%)。这三部分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的。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强调每个人必须有一本或几本根本书籍,也就是影响和形成教师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教师要能深刻理解这本书,而且这本书也应该成为教师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原点。阅读经典书籍,就是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br> 这样的根本书籍有三类:一是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比如《论语》、《道德经》、《圣经》等。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艾德勒的意见,此类书籍,绝对不会超过100本。二是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这类书籍,蕴含了本学科的框架,对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有透彻的解释或梳理,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对于修辞学来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根本书籍;对于语文课程理论来说,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就是根本书籍;对于语言学来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概论》就是根本书籍等等。还有另外的图书,因为是活的教育学,也在根本书籍之列,例如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三是大家小书。即由一流的专家所写的一些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对某一领域概貌及主要概念有清晰把握的书籍。例如杜维明的《儒教》,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等。<br> 在阅读的方法上,新教育强调知性阅读,就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啃读,亦即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梳理、批判、选择等,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自己的结构之中,从而丰富、优化或重建教师自己原有的结构。在读书的方式上,可采用共读的方式相互切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好书会不断涌现。 二、专业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br> 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启示我们,教师要想缩短自己的成长周期,必须要学会反思,而专业写作就是反思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手段。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和“五个一”也都提到了专业写作的重要。新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生活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低层次上不断重复。通过专业写作,可以从这些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加以理解,形成经验后再次融入教育生活。<br> “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四个不停我们应该时刻践行。只做不思不如不做,只思不读不如不思,只读不写不如不写,只写不做不如不写,四个不停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br> 刘祥老师在《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中列举了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育随笔、读后感、教育书评和教育专著,八种教育专业写作的指导方法。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要使写作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即写作是为了服务教育教学实践,是自我反思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最终仍然要落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 <p class="ql-block">三、专业交往,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专业交流,是有着共同愿景的教师群体。用新教育的话来说,就是 “相同尺码的人”。</p><p class="ql-block"> 专家指出,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支持和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去应对变化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新教育一直致力于建立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名称虽然各异,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标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乐于分享,彼此支持。我们熟知的就有教育大家李镇西老师、写作文有方法的管建刚老师、早安新网师的郝晓东老师……以及坚持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中所有的教育者。</p> 东城人与新教育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了学校蓬勃发展,自2021年5月凌源市东城小学加入“新教育”以来,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为教师提供有利条件,用"亮点思维"肯定每位教师的长处,全力支持教师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我校有22位教师加入新教育主办的新网师专业共同体,分别从“小学数学教学新实践”“小学语文大单元”“家校共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中小学课题研究”“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等多方面进行专业训练,从而引领我校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用放马的时间来种草,待到草长莺飞时,自然会万马奔腾。</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全体东城教育人会以此次新教育论坛的中心议题为指导,凝聚力量,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走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所以,我们要在书香萦绕中,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写作,教会学生提高,教会学生做人。让写作坚守,让教育归真!</p> <p class="ql-block">撰稿:东城小学各年部</p><p class="ql-block">摄像:各年部</p><p class="ql-block">审阅:毕云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