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20日是母亲王兰青百年诞辰,为了纪念母亲,特作此篇谨献给亲爱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王兰青,于1922年12月20日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潘店乡李汉武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p> <p class="ql-block">家庭成员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共七人,母亲在兄妹中排行老大。</p> <p class="ql-block">姥爷王德魁,生于1899年卒于1967年。姥爷是憨厚朴实的农民。他对母亲的成长影响很深。</p> <p class="ql-block">姥姥孙秀芳生于1900年卒于1966年。姥姥思想开放,反对妇女缠足并支持母亲参加革命。</p> <p class="ql-block">母亲兄妹五人合影,前排左起三姨王美、母亲、二姨王兰香、后排左起二舅王明智、大舅王明礼。</p> <p class="ql-block">母亲早年参加进步活动,领导妇女识字班。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小组长。</p> <p class="ql-block">王絮芝阿姨是母亲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没有絮芝阿姨的引领,母亲走不出李汉武村。</p> <p class="ql-block">母亲1944年至1947年在齐河县、河西县从事妇女工作,任妇女主任。期间参加冀鲁豫党校学习。</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在冀鲁豫党校学习期间认识父亲的,并追随父亲留在了冀鲁豫第一专署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8年至1949年母亲分别在山东七分区税务局、徐州市税务局工作。左侧是絮芝阿姨。</p> <p class="ql-block">我哥哥和姐姐先后在徐州出生,右侧是姥姥,这张照片拍摄于1952年徐州。</p> <p class="ql-block">这张母亲于1953年6月在徐州云龙山的照片,母亲正怀着我,感谢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来。</p> <p class="ql-block">1954年全家搬至南京,母亲先后在省茶叶公司、省纺织厅检验局。1958年至1960年赴扬州学习。</p> <p class="ql-block">母亲1960年至1964年任江苏省京剧院青年京剧团副团长。小时候我们常去京剧团看彩排!</p> <p class="ql-block">1964年调入江苏省文化局人事处,1968年3月23日成立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母亲在宣传组工作。</p> <p class="ql-block">母亲长期从事人事工作,文革后期在解放老干部落实党的政策上,赢得省文化界人士的肯定和认可。</p> <p class="ql-block">1968年母亲在省出版局、省文化局人事处工作。工作到60岁时,于1982年12月正式离休。</p> <p class="ql-block">当年6月28日絮芝阿姨从武汉前来南京看望母亲,她俩促膝长谈,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感情至深。</p> <p class="ql-block">母亲离休后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喜欢父亲种的花花草草,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孩子们在一起是她最开心的时候,汉口路小楼上常常传出欢乐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母亲清晨即起,陪同父亲去南京大学大操场散步,南大校园仿佛是我们家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延安曾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1984年11月母亲跟随江苏省石化厅离休老干部去延安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母亲陪同父亲在延安寻找父亲当年住过的窑洞,并在清凉山下延河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重情重义,从来没有忘记徐州一起共事的老战友、老同事。1986年4月母亲和父亲共赴徐州。</p> <p class="ql-block">徐州市大同街是原徐州税务局办公所在地,哥哥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母亲在大同街钟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徐州的孙叔叔解放之初就在税务局任通讯员。每当母亲和父亲去徐州时,孙叔叔都热情陪同参观。</p> <p class="ql-block">母亲时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们,关心家乡的建设,她怀有浓厚的家乡情结。1986年6月在聊城。</p> <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母亲得知姥爷去世,一个人赶赴老家奔丧。1986年夏母亲再次回到李汉武祭扫墓地。</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母亲回到李汉武时,和村里所有王氏家族亲人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跟随父亲去山东老家探亲,前排右起是母亲、大姑、二伯父、后排右起四叔、父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三姨的姐妹感情很深,她俩恩爱有加 。母亲和三姨在沈阳故宫的合影,拍于1986年夏。</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大娘和大爷从北京来到南京,母亲那天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1989年10月,母亲和父亲再次去北京,在角门二姐的住宅内和大爷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对老一代领导人怀有崇敬之心,她对周总理的情感特深。1992年11月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省文化界提到“王老太”,认识的人都点赞,母亲享有很高的声誉。她与省文化厅退休老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远离老家,母亲乡音乡情始终未改,和山东老乡喜笑颜开。</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胡翠华、顾静等离休老同志相处融洽,她们见面有说不完的话。1996年春同去梅花山赏梅。</p> <p class="ql-block">母亲乘坐公交时不慎,导致脑部长期慢性渗血压迫脑神经,严重影响身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p> <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12日住进鼓楼医院,当推进手术室那一刻,我们忐忑不安,她积极面对非常淡定。</p> <p class="ql-block">1997年10月5日是父亲八十大寿,母亲非常高兴,我们全家在汉口路为父亲祝寿,其情景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1997年底居住多年的汉口路小楼惨遭拆迁,母亲和父亲蜗居在虎踞路化工小区内。</p>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是母亲生日,为庆祝母亲八十大寿,我们在紫荆花大酒店为她庆生。</p> <p class="ql-block">2001年10月搬入聚福园新居,那天母亲开心说“住了一辈子共产党的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房”。</p> <p class="ql-block">“娘在家就在”。每逢过年过节,母亲忙里忙外,包饺子喝大酒,气氛甚浓。摄于2002年2月12日。</p> <p class="ql-block">母亲艰苦朴素,但从不乱花钱。对接济亲人慷慨大方。当父亲捐款给袁家楼修路,母亲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母亲十分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她那种隔代亲情的情感无以言表。拍于2002年国庆节。</p> <p class="ql-block">母亲高崇的品德,我们终身受益。吃山东饭,讲山东话的习俗伴随着我们成长。1956年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拍最好的一张全家福,我们非常怀念和母亲在一起的岁月。于1988年南大校园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和父亲最后的合影,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她深情地搂着父亲,于2003年5月1日。</p> <p class="ql-block">2004年春节过后,母亲于3月13日凌晨3时永远离开了我们。呜呼!痛失母亲,悲伤万分!</p> <p class="ql-block">母亲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晚年欣慰地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母亲一生平凡而伟大、乐观而豁达。她养育了我们,更重要的教我们做人做事,我们永远缅怀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