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进入大班以后,很多家长看到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玩游戏都很焦虑,认为上大班就要学习数学、拼音了,但是真正的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的衔接,还有身心、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衔接。</p><p class="ql-block"> 为了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帮助家长科学、全面地了解幼小衔接,解决“幼小衔接”所存在的困惑,2022年12月10日晚上8点,本班利用腾讯会议开展了“滚动游戏”中的幼小衔接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会议由白老师主持,白老师从孩子们初次玩滚筒到学习上滚筒、学习走滚筒以及创新玩滚筒四个方面向家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 在家长观看图片和视频时,白老师分别从幼儿的动作、语言、表现上给家长分析幼儿的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对于以后上小学有什么作用。</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滚动游戏中,不仅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只在游戏中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渗透,白老师又将本班的幼小衔接活动举例向家长们进行说明。</p> <p class="ql-block"> 听完老师的分享,家长们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受。</p><p class="ql-block"> 杨思晨妈妈:我家孩子的记忆力比较强,很多儿歌和故事只要他听上一两遍就能完整的表演或者复述出来,这一点也给了爸爸妈妈特别多的惊喜。但我们也没有给他在这方面予以过多的指导和强化,只是让他自己找到兴趣爱好,最多也就是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帮助他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而他自己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p> <p class="ql-block"> 谈迎博妈妈: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要从一个个小任务开始。在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园大班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空塑料瓶等。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今天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你打算怎样做?”家长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能承担大人布置的任务,树立自信,培养责任心。</p> <p class="ql-block"> 杨子彤妈妈:她特别喜欢画画,会在家里画自己看过的动漫人物,用彩泥自制玩偶,一边给这些角色塑造形象,一边给角色编造故事情节,大部分时候都会把茶几铺的满满的。我们虽然不喜欢她把茶几搞得很乱,但是也不会去干预她,最多会提醒她做完后要收拾好“作品”。看她每次介绍小玩偶家族的故事都特别开心,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她自主创作、专注热爱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张安迪妈妈:小朋友因为不识字不会写字,所以他们更想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绘画呈现出来,所以小朋友的观察能力一般会比我们大人更强。</p> <p class="ql-block"> 王逸涵妈妈: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和自理能力这个方面我感受非常深刻。首先,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我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并深深植入孩子的潜意识中,所以家长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p> <p class="ql-block"> 邓舒雅妈妈:家长一定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男孩可能喜欢体育项目,女孩喜欢舞蹈多一些。我家邓舒雅就特别喜欢跳舞,我们一直都非常支持和鼓励她,给她买各种各样的舞蹈服,为她争取每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来提高她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家长们精彩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是长期的过程,而幼儿园时期正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同一所大楼的建立,只有地基打的足够好,大楼才能建立的足够高且质量好。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慢慢长大,陪着小蜗牛慢慢的欣赏成长路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使得家长了解了幼小衔接的内容,以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不再手足无措,为入小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撰稿:白秀秀 核稿:张晓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白秀秀 审核:曹新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罗县第四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12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