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一)石林

刘哲刚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季的云南之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成半旧的记忆。这俩天整理手机照片又勾起那已远去的记忆,整理了一下,供朋友们阅览。</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是与家人一起,采用的自助方式,当地租车,避开大理、丽江、版纳等热闹的去处,走了一条“小众”路线。开车从昆明出发,游玩了滇池,沿高速进入石林彝族自治县。 云南的石林是世界上少有的剑状喀斯特地貌景观区,这里的喀斯特景观不仅形状美,而且规模也很大,连片的石峰直刺蓝天,据说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区。</p><p class="ql-block"> 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350平方公里。1931年,石林公园正式建立;1982年,石林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石林县的石林被认为是最好的自然奇观和世界上该类喀斯特的最好样板。” </p><p class="ql-block">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某词的译音。是国际地学专门术语,指碳酸盐岩中各种溶蚀作用和溶蚀现象。在中国,“喀斯特”也称为“岩溶”。 石林是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剑状喀斯特),以高大的石灰岩石柱密集组合、呈林状分布而得名。 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与世界上类似的石林地貌相比云南石林以其丰富的地貌形态,悠久的演化历史和复杂的发育过程而著称,因而具有突出的美学和科学价值 。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这里石峰密布,形态多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长期以来,石林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模本,被视为“造园之源。 </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石林地区的彝族撒尼人与石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郁民族风情,脍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深情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早已闻名遐迩,让石林扬名国际国内。 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华,是中国阿诗玛姑娘的故乡,美的地方都有故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对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当代的阿黑和阿诗玛仍在演绎着纯真美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石林胜景”是石林的标志性景点,这里石峰密集,巍峨壮观。石柱上石刻成群,诗文荟萃。石壁上的“石林”是由原云南省主席龙云题写。</p> <p class="ql-block">“大象”石峰</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是指石林中又深又窄的岩缝和深沟,这些岩缝和深沟是水沿着岩石中的破裂面发育而成。步入其中,峭壁耸立,头顶仅露一线天光。</p> <p class="ql-block">  这座石柱便是传说中的美丽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她身穿传统民族服装,头戴包头,背着箩筐,昂首远眺,仪态优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