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早上,花园中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为期一周,届时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将逐一亮相,为大家展示课堂风采。今天,数学组的五位青年教师就率先在二楼录播教室带来了七年级上册《6.1几何图形》的同课异构课堂,梁一波校长、叶小武副校长到场观摩,徐军波老师、雷金祥老师、梁晓勇老师、王晓红老师四位备课组长作为评委全程参与了活动。</p> <p class="ql-block"> 何芯宇老师认为平面几何是初中阶段接触几何的第一节课,这节课主要有三个目标:1、认识点、线、面、体,知道几何图形的定义;2、能区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3、让学生感知几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线、面、体,再将它们抽象出来,在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其次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学生知道怎么区分。然后再让学生寻找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最后当堂检测看看学生是否掌握,再让学生动手去研究七巧板。</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马艳津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了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初一的孩子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马老师将图形与分类结合到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物,激发学生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帮助学生体会现实世界充满着多姿多彩的图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 <p class="ql-block"> 陈金汇老师以生活中的建筑物为基础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和兴趣,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几何图形”。生活中包含着许多几何图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发现可分为两大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且给出教材上的定义,让同学们明确领会这两类几何图形概念,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找一找教室中含有的几何图形,给同学们大胆发言的机会,同学们表现积极;在立体图形中向同学介绍了常见的三大类:柱体、锥体、球体,在平常生活中能加以区分,最后陈老师以小游戏的方式结束本堂课,学生反映积极,发言踊跃,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金大君老师首先通过“几何”典故开篇,引起全体同学的兴趣,其次从各个现实生活的经典建筑中抽象出常见的几何图形,结合小学所感知的几何图形复习回顾,然后他再通过图形的差异化分类对比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最后进一步地挖掘了一下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密切联系与明显区别。</p> <p class="ql-block"> 苏悦老师是根据初一新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确定了教学目标。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圆,长方形这些最基本的几何形状,本节课将进一步探究这些图形并研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特征。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睛了解生活,从几何的角度认识世界,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外形,抽象出一个几何图形,这个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的图形,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心观察是改变世界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五位老师今天都出色地完成了课堂展示。在课程设计上,五位老师各展其才,妙点频出,可谓精彩纷呈!相信通过这次课堂展示活动,不仅让各位老师之间相互切磋、增进了解,更能够让各位青年教师在压力下快速成长,成为花园中学优质课堂的创造者和实践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