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 磨菇云</p><p class="ql-block">音乐 西口情</p><p class="ql-block">插图 磨菇云</p> <p class="ql-block"> 关隘的设置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代关隘出现在夏、商、周三代,最早的用途是朝廷在边境上所设的收税关卡,后随着关隘与长城的有机结合,成了抵御外来之敌的屏障。山西长城的修筑史,上起战国,下迄明清,几乎涵盖中国修筑长城的所有历史时期。又因山西特有的以表里山河为特征的地形地貌,所以,名关险隘在山西的分布有史以来尤其密集。</p><p class="ql-block"> 长城和关隘,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平型关、娘子关等。</p> <p class="ql-block"> 耳熟能详的山西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外出谋生的艰辛。歌曲中的“西口”就是杀虎口,走西口就是过杀虎口到关外谋生。</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扼三关而控五原,东西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自成天然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还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在清朝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杀虎口。“走西口”中的西口,亦即杀虎口。所谓“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可以说,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长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地区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守口堡属于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大同市阳高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以“险”为最,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p><p class="ql-block"> 《天龙八部》中乔峰的一生,以雁门关开始,又以雁门关结束,那时候的辽宋对峙,是雁门关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早在周代和春秋时期,勾注山一线为双方争夺相持的分界线;到战国、秦汉、隋唐,帝国强盛,中央王朝由此向北兵锋四出,但其间,秦末、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中央政权分崩离析,无暇北顾,游牧民族突破勾注山防线乘机南进。</p><p class="ql-block"> 北宋至今到处流传“杨家将”故事,来自部分真实的历史,这里一直是宋、辽对峙的前沿;靖康国耻,徽、钦二帝经雁门关被掳出塞,雁门关上金兵誓师,大举南进,南宋纳表进贡,偏安一方。蒙元铁骑则由此南下,席卷全国,统治未及百年,被朱明王朝逐出中原。自此,勾注山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屏障,昔日的关外一变而为关内,关内一变而为关外。</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风景名胜区,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 ,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p> <p class="ql-block">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县城区。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历史上著名的山西“外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武长城位于山阴县境内,全长10公里,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始于山阴县新广武村,到代县白草口村,是如今保存比较完好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竹帛口段长城,又称韩庄长城,位于山西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战国时期赵国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址上重修</p>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曾名瓶形寨、平型岭关等)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这里因发生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地处晋冀两省交界处,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素有“天下第九关”之称。</p><p class="ql-block">雄关古道</p><p class="ql-block">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历史。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巍然屹立在峭岩之上,倚陡崖、临深涧,由青石砌就,厚重而结实,雄伟壮丽。关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四面有雉堞固护,两层之间悬有横匾,上题“天下第九关”,城门洞上方额题“京畿藩屏”。</p> <p class="ql-block">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36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中山国长城,固关长城位于太行山西侧的山西省平定县新关村,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内长城重要的关隘。固关长城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现存唯一可考石砌内长城,是我国最早的明代内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