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要想做一名好教师,教好学生,必须要做一个源源不断的活水源,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敢于突破自己,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针对目前疫情的现实情境,结合‘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教学实际,我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层面,多样化地高效利用平台资源,更好地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教育’。</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比尾巴》这一课时我抓住了儿歌中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猜”的形式导入课程,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打造双师授课课堂,又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把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很多的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阅读的小学生,同时又是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一个创作者,使整堂课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在本课教学伊始,我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猜一猜”,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积极发言,而后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最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情趣,“续写课文,帮助其他小动物来比尾巴",学生兴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互助。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p> <p class="ql-block">二、延伸拓展,激活学生思维</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呢?精彩的课堂就像一首优美的诗,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启迪着学生的思考,让他们鲜活的个性在课堂中展翅、翱翔。教师除了要懂得鼓励、欣赏学生,还要善于抓住课堂契机,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当没有“火花”时,我们要创造“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比尾巴》这篇课文后,我想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动物尾巴的特点,便趁机出示其他动物让学生继续往下编,于是就有了“老鼠的尾巴细”,“乌龟的尾巴粗”,“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比完了尾巴,学生的兴致还很高,又开始“比翅膀”、“比四肢”,这样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在用语言描述的过程,思维也更深层地拓展了。</p><p class="ql-block">三、充分朗读,引导学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那琅琅上</p><p class="ql-block">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易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所以在上课之初,我就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好,读得流利。为了让孩子们喜欢读课文,我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流利地读,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p> <p class="ql-block"> 随着"双师"课堂的构建,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课堂上学生的话多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去优化教学过程,追求活动化、开放化,一定能实现教学的活泼有趣,课堂上定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p> <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门遗憾的艺术,我的课堂同样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遗憾:</p><p class="ql-block">一、因为自己内心有些浮躁,有些环节是施而不实,孩子们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就被我又拖到了下个环节。比如:在识字环节,比较“把和巴”时,就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找规律识记,结果孩子还把“巴”读成“尾”,说明了识记效果不理想。</p><p class="ql-block">二、在指导孩子朗读问句、答句时,有些乱,指导的层次性不够强,评价不够到位,孩子的朗读兴趣没有平时课堂上那么浓,朗读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三、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有限。所以时间掌握的不好,后面的写字环节还没有得到落实。</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高效的课堂不是一时就能造就的,功夫应下在平时每一节课,今后我会多学多钻,不断努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