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秦汉时代悲壮苍凉的边关。也是在皓月当空的中秋时节,双凤西隅.第四期学习班在王景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汉代隶书《礼器碑》的学习之旅。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一路上我慢慢地感悟,细细地品味,从叫我怎能爱上你到爱上汉民族最美的那条水平线。在记忆的沙滩上,拾起这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出一条美丽的项链,珍藏在心间!</p> <p class="ql-block"> 改变认知——挖掘内在美</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礼器碑》之前,王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公众号上连续推出六期专刊,解读与赏析《礼器碑》,以便于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礼器碑》。读了这几篇文章,特别是明代郭宗昌《金石史》的评价:“以余生平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更是让我对《礼器碑》的学习充满了期待。</p><p class="ql-block"> 初学《礼器碑》,打开碑帖时让我犯愁了。那一条条模糊的线条,一块块斑驳的石花,让人看不清字形,分不清线条,顿时觉得这叫人怎么写字呀?刚开始跟着老师的视频写单字,还有依赖,到了要整页写的时候,就让人有点心烦头痛,总是耐着性子完成每日作业。</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样的状态肯定是不行的,你不爱字,肯定写不好字。于是我决定让自己尝试着慢慢接受,慢慢喜爱。情感上的接受很重要,每次看王老师的视频,他边示范边讲解,说得最多的是:“你看这个字简直太精彩啦!这个字太美了!这个字那就太有意思啦!没有石花的碑刻那是没有灵魂的……”我总是边听边想,这些字大抵都是王老师前世的情人吧,要不他怎么会这样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呢?我又想,这大概是王老师在用语言暗示我们,让我们也像他一样爱上这些字吧!</p> <p class="ql-block"> 除了语言,王老师还用精美的文字来引导我们</p><p class="ql-block"> 在他眼里一一《礼器碑》就像一位初与陌生人接触不善言辞的谦谦君子,不事张扬,没有做作,静静的,默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它的深藏不露的至美。</p><p class="ql-block"> 在他眼里一一《礼器碑》又像似一位知书达礼、纤细曼妙的大家闺秀,矜持有礼,没有娇柔,美美的,脉脉的!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它表里如一的至善。</p><p class="ql-block"> 在他眼里一一《礼器碑》还是一位历经世事、虚怀若谷的智者,君子藏器,不显山露水,沉沉的,穆穆的!但是随着交流的加强,随着视觉语言传达之图像机锋的显现,我们会发现它身后博达的至真!</p><p class="ql-block"> 这样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传达着王老师对《礼器碑》无比的热爱和赞赏,也深深地感染着我。《礼器碑》就像一个有着君子、闺秀和智者风范的人,集至美、至善、至真于一身,这样的内在美需要我静静地,慢慢地去挖掘!</p> <p class="ql-block"> 观展交流——纵享情谊美</p><p class="ql-block"> 第四期学习期间,有幸跟着王老师和群里的书友一起去武汉参观了两次书画展。在武汉博物馆参观了《为时代书写,向人民汇报》——第四届武汉书法"正草隶篆行”五体书法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了《尚意千载》——宋四大家书法特展。这两次观展特别有意义,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特别是边看边听王老师的讲解,更是学到了很多有关书法及书法延伸的知识,让人脑洞大开,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这两次观展还要特别感谢肖仁俊大师兄。他扛着自己珍藏多年的飞天茅台酒乘地铁,穿马路,甚至在展厅一路拜谒宋四大家。还用他美食家的格调点最有特色的菜品盛情款待我们。这种热情让我看到了书法人大气的胸襟,书法人豪爽的性格,书法人厚重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动手实践——呈现形式美</p><p class="ql-block"> 第四期学习班,王老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做了很多的调整与改进。每周六晚上七点到八点半会有一节专题网课,课前精心备课,充分准备,课中讲解示范,课后则对我们本周规定的一次作业进行逐一指点评价。特别是在作品章法形式上的指导,更是花了大量的功夫和时间。每次都会对作品章法进行细致的指导。具体到落款的每个字的起始高度、排列规则、钤印技巧,甚至还为我们每个人的落款姓名做了集字选择,让我们强化练习。可谓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p>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次则是对隶书表现形式的专题讲座。他把许多国展隶书作品的图片发到群里,让我们学习借鉴,完成一次形式展现的作业。这期间正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全程静默五天,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些焦躁的。我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完成一幅形式不同的隶书作品。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说做就做,我翻出家中所有能用的纸张,因材利用。从构思到裁纸到折纸,从写字到拼接到拍照,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五天时间,我如期完成了五幅不同形式的作品。看着自己亲手设计拼接完成的书法作品,成就感满满。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更是体会到书法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并重。只要你动了脑筋,用了心思,动手实践,你的作品就能呈现赏心悦目的形式美!</p> <p class="ql-block"> 水平开张——尽显文化美</p><p class="ql-block"> 汉隶中标志性的笔画当属那一笔蚕头燕尾的横画。一日,听蒋勋老师讲《汉隶之美》,他说这一笔横画是汉民族发现跟地平线平行的水平线条很美,于是在书法中就呈现出了这样一条蚕头燕尾的水平线。他还说,书法中的线条美是与建筑的美一起发展的。人们把书法中的这条线变成屋檐的线条,做成纪念祖先的庙宇。这条水平的线条好像鸟的翅膀在飞,形成了起翘的屋檐,汉朝是第一个把屋檐做起翘的。蒋勋老师还讲到汉朝的建筑对日本、印度以及亚洲国家的深远影响。东方以水平线条为特色的建筑风格与西方以垂直线条为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呀,紫禁城故宫的美不就是飞檐美的最好体现吗?我翻开相册,看了看我外出旅行的照片,只要有特色的建筑物,果真都有这样一条水平线延伸起翘的飞檐!一种强大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蒋勋老师最后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阐释了为什么汉隶会在书写上向左右的开张特别强。这样的开张,好似你走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大漠上,有一种开张的力量;这样的开张好似张骞凌云壮志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有一种开张的风范;这样的开张好似汉武大帝时的疆土宽广无垠,成为当时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种开张的豪迈!汉民族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不是一个大时代,怎会有这样的开张?</p><p class="ql-block"> 此刻,手中写着的这条水平线如此的美丽,如此的伟大!我想大声说——爱你一万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