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常思源 功成念母校——校友李文伦先生捐资助学心系母校

东坎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东坎街道东坎小学校友李文伦先生于2022年再次向母校品学兼优的贫寒学子伸出援助之手。付校长以及班主任老师将李文伦先生的2500元助学金送到五位学子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 “中国好人”李文伦先生:1958年出生在滨海县东坎镇,1972年于东坎小学毕业,1974年于滨中初中毕业,1975年全县第一个主动申请下乡扞队到现在的正红乡,1979年支授港口建设招工到连云港,先后从事过建筑工人、造纸工人,行政管理、企业法人,1995年主动下岗创业,创建连云港书店有限公司,2014年由女儿接班后又传承百年老店德平书店,并把它打造成终身从事公益事业的平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文伦先生怀着对母校的眷恋,每年都会向母校东坎小学捐赠助学金,给贫寒学子带来温暖。先生以实际行动表达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受捐助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先生的爱心,这份温暖的资助带给孩子们非常大的触动,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孩子们用稚嫩的文字记录着对李爷爷的感谢和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校姜超老师特对李文伦先生的爱心捐赠写了一篇感言文章,以表对先生的感谢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姜超老师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中国现代文化报》编委,江苏盐城市作协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一朝沐杏雨.报得母校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之路哪有一马平川,尽被鲜花簇拥,欲叩开成功之大门,绝大多数人要历尽岁月里的凄风苦雨,必须忍常人无法承受的屈辱,付出常人不一样的艰辛。从东坎小学走出了一位佼佼者——李文伦先生。如今,他是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无愧为连云港首批首位的“中国好人”用一腔大爱情怀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仍未忘对母校捐资助学,从而赢得我校师生们一致赞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文伦先生的人生充满坎坷不平富有传奇色彩:下乡插队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干过建筑工,风餐露宿,在工地上与水泥沙浆如影随形;做过造纸工期间吃苦耐劳,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进取,向阳而生,从而改变自我的命运跻身于行政管理,企业法人。于1995年投身于波峰浪谷的改革大潮,孤身下海创业,筚路蓝缕,终于创建连云港书店有限公司,数年后由女儿接替又接纳百年老店德平书店,并致力将它打造成终身公益事业平台,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俗话说得好:“一朝沐杏雨,报得母校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老先一直惦记着母校的发展,连年捐资助学,让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子得到一份无偿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一样不忘自己的爱心奉献,感动了因疫情影响的家庭,给予这些贫困孩子人间真情的芳馨,为母校战胜疫情添加必胜的信心,这一善行亦感动我校全体老师甘愿在“三尺讲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尽绵薄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奉献》之歌回荡在东坎小学校园上空,也荡漾在李文伦先生灵魂之谷,他正用无言举止传播大爱无疆,值得人们为之仰止。</span></p>

李文伦

母校

东坎

先生

学子

书店

连云港

捐资助学

我校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