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照本市防疫的相关规定,所有的密接人员都必须采取“5+3”的隔离措施,即5天集中隔离,外加3天单人单户居家隔离。</p> <p class="ql-block"> 从双脚踏进板房的这一刻起,正式的集中隔离就算开始了,除了取餐、扔垃圾、做核酸以外,房间的正门是不允许被打开的,走道里装有24小时监控,一旦你离开房间,隔离的日期就得重新起算。因此,门口那条长长的走廊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雷池”,谁也不敢越之半步。</p><p class="ql-block"> 住了人的房间都要在门口摆上红色的方凳,于是,我也搬出的凳子摆在门口,那一刻,我的凳子,像是最后归队的士兵一般,闻令而动,即刻入列,匆忙而又不失庄重。</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我并不明白这些凳子的用途,后来才搞清楚,它们是用来摆放饭菜的。开饭的时间一到,外送过来的饭菜就会被陆续搁到每个房间门前的凳子上,屋里的人只要伸手就可以从凳子上取走,不必和送餐人员产生直接的接触,从而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 彼时,如果你站在走廊的尽头,一定可以看见,一扇扇门里陆续伸出的手,塑造出一尊千手的观音,但这样的比方其实并不妥贴,因为每一只手都属于不同的主体。如何对待这与世隔绝的日子,每个主体的想法却不尽相同,大抵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自怨自艾,怪自己运气不好,稀里糊涂地成了密接,一类是安之若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匆忙的脚步停下了,审视心灵的时候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刚刚参军入伍的时候,部队组织新兵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军训,同班的一名战友每过一天就在白纸上划一个红色的勾。三个月,对他而言实在是太长了,但对于闭关的僧人来说,不用说三个月,三年五载也并不算长,与世隔绝的日子恰是他们修行的因缘,期间,他们会专心诵经、修学、问佛、悟道,出关之日必有所成。</p> <p class="ql-block"> 风起了,雨来了,室外的温度一下子下降了十几度,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饭暖胃,有衣暖身,有人暖心,他们依旧要在冷风里前行,冷雨里奔波……</p> <p class="ql-block"> 隔离小屋的面积并不大,目测只有十一二个平方。然而,小屋虽小,却也可容饮食男女;床板虽窄,却也可纳五尺之躯;饭菜虽粗,却也可饱辘辘饥肠。冷了,有空调可用,渴了,有热水可饮。</p><p class="ql-block"> 几天以来,亲戚朋友每天轮番来电问候,远在老家的父母更是放心不下,每天都要打上几通电话,除了担心我会不会因为密接转阳,更怕我身处樊笼太过寂寞无聊。</p> <p class="ql-block"> 他们有他们的担心,我却有我的宽慰。近些年来,我时常单车长途骑行,遍游本省之余,还远涉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山东诸省,一人一车一帐篷,东方拂晓则踏车而行,日薄西山则安营扎寨,力虽疲而心富足。</p> <p class="ql-block"> 此刻,身处弹丸之地,身体虽不能自由出入,心灵却仍可神游四海,不敢说像僧人那样参惮悟道,姑且利用这样的机会,静下心来,读一本喜欢的书,奏几首赏心的曲,让身心得到愉悦和洗礼,不虚度这隔离的时光就好。</p> <p class="ql-block"> 佛家所言:“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对于修行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修心,心若定,万丈红尘亦是清净道场,心若浮,深山古寺仍是恩怨江湖。文天祥也曾有诗云:“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此意和佛家之言亦有同工之妙,不管外界的环境如何,自己才是生命真正的主宰,从这层意义上讲,“一切唯心造”却也真实不虚。</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试着改变心境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