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登北高峰,距第一次已过去整三十一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移居杭州后,经常听一位热衷步游的朋友说起老和山。昨天探源保俶北路西溪,由八字桥溯沿山溪走到古荡地铁口,见对过西溪路南侧,一座并不十分巍峨的山梁由南缓缓而来,至西溪路便嘎然而止。坡上林木森森,“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大树掩映下巅立一座颇为壮观的山门牌坊,赫然上书“老和云起”四个大字,心想这应该就是心向已久之老和山了,便决定翌日上山走走。</p> <p class="ql-block">兔儿泉井口</p>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六日,天气晴朗,初冬乍寒,太阳还是有些暖烘烘的。早上从家门口的武林门站坐上地铁三号线,三站七八分钟便到古荡站,B口出站沿西溪路南侧西走,过兔儿泉约百来米,就是登山入口,“六和云起”牌坊高高矗立。</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杭州新人,其实自己对老和山几无所知,直至见到了山门的路牌及介绍。由此上山,径向西南,串联起老和山、秦亭山、将军山、美女山、灵峰山、桃源岭、状元峰、北高峰等,蜿蜒十余里,故也有“十里龙脊”之说。</p> <p class="ql-block"> 老和山入口牌坊紧邻西溪路,形制与杭城西湖周边几处登山入口牌坊相类,然其牌额和楹联不仅题者多是书法大家,内涵也颇多文古气息。牌坊正额乃张岐所书“老和云起”,两侧楹联分别为王冬龄所书的“逶迤十里揽知烟霞龙脊恰呈足下,屈曲千寻迎雨露兔泉仍在身边”内联;蒋北耿所书的“揽西湖接西溪西山堪纵目,逢胜日偕胜友胜景足开怀”外联。牌坊背额“蜡屐清游”则由赵雁君书题,楹联亦二:内联为“最佳林壑经行请从此处登龙脊,绝胜溪山图画莫问何年顾虎头”,书者刘江;外联“曾对汪洋传权此地秦皇阻渡,今尤毓秀擅名区百姓安居”,书者刘枫。名家所题,书艺法度自不在话下,只是颇多用典,念着有些深涩,非我辈泛泛之文化人能轻易就能读懂悟透的。至于有人评说其中或有个别典出谬误,那更不是一般人能辨识得了的。一山一坊,能请动这多当代大家撰联题写,也足见此必非籍籍无名地,我所不知只说明自己孤陋寡闻而已!</p> <p class="ql-block"> 现在,通常都把自古荡入口至将军山诺长一段山体都叫老和山。其实,老和山原本仅指上山第一座山峰,东南方向与栖霞岭相望。其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此暂不作考。再后之秦亭山及将军山,本来是独立而不属老和山的。</p> <p class="ql-block"> 由牌坊上山一段山道,坡度稍大,建得也比较粗糙,山石和水泥台阶混搭。从路边几处憇亭碑记文字镌刻水平看,应该是先由古荡周边民间筹资发起而后逐步完善的。直至到了老和山顶,再后的路倒是基本如宝石栖霞岭游步山道那般齐整。</p> <p class="ql-block"> 秦亭山和将军山之间有一个山垭,左叉台阶下行即是老浙大校园(玉泉校区),只是现在提示“校园封闭管理,此路不通”。老浙大人说,在十里龙脊步游山道未开发前,这一片山野便是浙大的后花园,浙大师生求静看书,运动健身,当然也不乏年轻情侣浪漫,往往都往这山上走,及至催生出浙大一项持久的传统项目----登山毅行活动。走的人多了,便也有了路,进而就成了城市居民健身游步道。今天是周未,山道上游人不少,更不乏成群结对年轻人,其中或许多有附近几所院校学子吧。今之学子,能离开书桌宿舍,放下手机电脑,走出校门健身,还是比较难得的,值当提倡!</p> <p class="ql-block"> 沿游步道一路向西南,山路蜿蜒,峰峦叠嶂。十里龙脊呈东北西南走向,犹如一道巨大屏障,横亘于湖区和城西之间。左侧叉路下行便是西湖黄龙景区,有浙大、玉泉、植物园、灵隐寺、龙井、虎跑等胜景名校相依。右侧山脚是久负盛名的老东岳、法华寺,不远处则是被誉为杭城绿肺之称的西溪湿地公园……在老和、秦亭、将军…等一座座山顶,都建有供游人休息观光的亭台,登高而望,左西湖,右西溪,杭城湖山风光一览无遗。不夸张地说,老和山南走的步行山道,仿佛就是一条高悬的观景带,登高极远,弥望的不仅仅是杭州的半城青绿和都市繁华,更是可以从中领悟细品古都的人文历史的厚重积淀。西湖的恬静,西溪的清幽,浙大的书声和变迁,清朝战场的勇武与血腥,灵隐和老东岳的禅境梵音……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相生相伴,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美女山顶六角亭。</p><p class="ql-block">额披为“西子为邻”。</p><p class="ql-block">迎面楹联:</p><p class="ql-block">风如好友频来顾,</p><p class="ql-block">山似佳人不厌看。</p> <p class="ql-block"> 游步道循着山脊起伏忽上忽下,路两侧杂树灌木掩映,西湖西溪若隐若现。头顶丽日暖阳白云蓝天,耳旁轻风徐来禅音袅袅。一人一杖,迤逦前行,或援岩上顶据高望远,一览湖山空;或找处亭子凭栏小憇,任思绪放飞。走走停停,一路倒亦不觉得累,以致几次错过下山叉道,不知不觉便来到桃源岭垭口。</p> <p class="ql-block"> 路牌显示,右下乃桃源坞西溪路,左下便是植物园,前行上走则达状元峰和灵隐北高峰。这倒勾起我继续前走,二上北高峰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上北高峰,那还是三十一年前的秋天。参加完省企工委组织的一个月文秘培训班结束,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我无意逛街购物,便一人坐车去了灵隐寺。作此选择,倒不是因为我信佛,相反,年轻时的我算是无神论者。我生来第一次出的远门是杭州,游的唯一景点(如果那也算旅游的话)就是灵隐寺,尽管那只是一次v十分寒酸且仅仅是匆匆一瞥而已,却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逛街游湖自感囊中羞涩,便径去灵隐,也算是故地重游吧。 </p><p class="ql-block"> 不烧香磕头拜佛,庙里自然也逛不了太久。从大雄宝殿出来,我便踅向后山望北高峰而上。记得那时已有缆车,但我还是选择步行攀登。一者舍不得缆车费,二者我其实恐高,至今也是。仗着年轻力壮,一口气就登上峰顶。 </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北高峰顶什么样子,我已记忆不深,印象中除了咕咕转动的缆车,似乎没几个游人。站在观景台,西湖周边山水一览无余,只是那时自己对湖区景观了解甚少,不如现在一眼并能基本判断那个方位是什么景点。山背西溪方向那时更没今天这样的繁华。 </p><p class="ql-block"> 到此一游,便想打道回住地。怎么走?原路下山坐车回去,心里百般不愿意。我的方位感一直比较好,那时山上树没现在这么高大,站上峰顶绕看,一条起伏的山梁朝着东北方向缓缓延展,并与市区一隅相衔接。大致判断了一下方位,那应该就是自己培训班住宿地一带。我的老家就是半山区,打小没少在荒山野径摸爬滚打,所以知道,看准方向,循着山脊下行,一般都能走出山的。略有犹豫,并决定往东北方向步行下山。 </p><p class="ql-block"> 下山还算顺利。现见的石阶游步道还有亭台路牌都是后来开建的。其时山梁上只有一条山野小路,倒是小路两侧不知何人何故用刀砍削掉一些伸向小路的树枝杂草,让山路略显宽阔一点。这正好方便于我,不致迷路。山道弯弯,与老家的山看着似乎别无二致,也没觉得好看的,前后更不见一人,心里总究有些忐忑,就只顾循着前人砍出的便道一径向前下走,个把时辰便下了山。不料到达山脚却遇到麻烦。原来山脚一堵围栏一块告示牌挡住去路:浙大校园路人禁入。大学圣地,我可不敢翻墙擅越,无奈只得沿着围墙,绕道一片村民庄稼菜地,向一位菜农问了路才终于走到曙光路上。或许仗着年轻气盛,无知无畏,换着现在,我是断不敢如此放胆蛮闯独行的。 </p><p class="ql-block"> 时隔三十一年,这次是逆向上山,估摸着自己当年应该就是一路循着前人清出的山脊野径,从将军山和秦亭山之间垭口左侧小路下山的。这从近来读到的一位浙大学子有关老和山的文章中也可以印证。他说那时浙大人登山毅行一般从校园后坡上山后都往西南山梁攀爬,较少有人往老和山古荡方向走。这样看来,此一路砍柴清路或许正是当年浙大人干的善事。</p> <p class="ql-block"> 峰峦固在,湖山依旧。然今非昔比,当年眼里没什么看头的山坡野径,现在一路行来,则是绿道蜿蜒,亭台相望,满山葱翠,游人陆绎不绝。尤其从桃源岭上走,踏上几处视野极好高台,四面湖山尽览,一城画卷无遗。来杭三四年,我已走遍环湖之宝石栖霞、吴山凤凰以及玉皇九曜诸山绿道。仅就步游健身观湖景而言,老和山一线也就视角不同而已,各有千秋。然我之体会,唯有这一次登临北高峰,我对这天堂杭城方位概貌才有更加全面真切了解。这是走其它几处山道所不曾有过的感受。进一步遐想,或许这便是“十里龙脊”称谓之由来。登高回望,山岭逶迤,山势起伏,状若卧龙。今之城西鼎兴,老和山至北高峰一线,势如杭城脊梁更具形象,十里龙脊名至实归。</p> <p class="ql-block"> 且走且停,循着不时在空山鸣响的鐘声,终于登上北高峰。</p> <p class="ql-block"> 久违了,北高峰!高耸的铁塔直插云霄,第一财神庙香火缭绕,缆车观景台游人如织,伟人诗碑亭气势磅礴,宏亮的鐘声响遏行云。</p> <p class="ql-block"> 二上北高峰,一者临时起意,二者不拜不求,为只为那一个曾经,那一点念旧。打过卡了了愿,查询好路径,依旧如同三十一年前一样不情愿走回头路,我便绕铁塔后循着路牌径往法华寺方向下山。即便出北高峰西走不过几百米就有俊俏秀挺之美女峰之诱惑也不为所动。算了算,辗转回家也该到接孙女放学的时间了。</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三十一年,二上北高峰。趁着还走得动,或许还能三上四上呢,但愿如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望美女峰</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峰号美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婷婷朦胧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望怯登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究不年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北高峰</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登北高峰,倏然卅一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野径生石阶,绿道连山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禅寺金钟鸣,空谷妙音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极目湖天舒,好作晚霞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