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翁成珠老师授课《写人要抓住特点——跟着名家学写人》

老瑛

<h3>  《以提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中学生读物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翁成珠老师赴昌江县十月田学校推广课题成果,给七年级(2)班的学生授课《写人要抓住特点——跟着名家学写人》。</h3> <h3>  环节一:推荐书目:鲁迅《朝花夕拾》。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组织学生分析小结:“微笑”的神态和“仰”“摇”“拗”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进入佳境、自我陶醉的情态,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br></h3> <h3>  环节二:推荐书目:冯骥才《俗世奇人》。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组织学生分析小结:抓住人物“手瘦”“眼亮”“须黑”“说话声音洪亮”等特点,突出了人物的精明干练。刻画了一位医术精湛、性格倔强又不失善良的医者形象。</h3> <h3> 环节三:推荐书目:冰心《冰心散文集》。<br>  还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家来了个陌生的老头。他瘦高瘦高的个头,额头和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鼻梁上架着一副又黄又小的破旧眼镜,身上穿着一件罩住脚跟的黑色棉大衣。大衣好像从来没洗过,变得油亮油亮的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电影上那些小店小铺里的管帐先生。<br>  组织学生分析小结: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皱纹像刀刻的一样,大衣脏得像从来没洗过,令人印象深刻。<br></h3> <h3>  环节四:课堂练笔:同伴“速写”。<br>  1.组织学生观察图片,抓住图片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将其描述出来。 2.选择一个熟悉的同学,先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对方的特点,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描写过程中不能出现对方姓名,组织学生猜一猜写的是谁。</h3> <h3>  环节五:课后写作: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人,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和当代人?是现实中的人物,还是文学、影视里的形象?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要写出偶像吸引你的地方,让人明白你崇拜他的原因。注意搜集所写人物的有关资料,结合你对他的了解,尝试描写他的外貌、神态等,力求通过一些事或细节写出他的特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