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圈简介

常真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如果按照“文字文化圈”来划分,可以分为五大文化圈,即拉丁字母文化圈、印度字母文化圈、阿拉伯字母文化圈、西里尔字母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p><p class="ql-block"> 汉字文化圈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河南省,汉字的源头就是著名的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汉字有两次大规模的向周边民族输出的过程(小规模的输出则不计其数),下面做简要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一、汉字第一次大规模的向周边民族输出</p><p class="ql-block"> 1、朝鲜和日本</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公元2~3世纪,有一批朝鲜和日本的官员和学者从中国带回了不少汉文书籍,很快将汉字在两国推广应用。但是因为他们的母语都不是汉语,所以应用时都有所改变,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朝鲜根据汉字创制了朝鲜字母即谚文字母;而日本则根据汉字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虽然他们现在都不使用汉字了(两国都是只使用少量的汉字,而且读音和含义以及写法与中国都有差异),但是他们许多的古代书籍都是用汉字写的,所以他们的历史研究者仍然需要学习古代汉语。</p> <p class="ql-block">  2、中国南方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中国南方的一些民族也根据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例如“壮字”、“布依字”、“傈僳字”、“苗字”、“瑶字”、“哈尼字”、“南诏字”、“大理字”、“白字”、“水字”等等。不过上述的“字”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所以只能称为“字”,而不能称为“文”。</p> <p class="ql-block">  3、越南</p><p class="ql-block"> 越南很早就传入了汉字,大约在公元14世纪根据汉字创制了“喃字”。1845年后,法国侵略了越南并将其变为殖民地,在越南推行使用法语,使法语和喃字并用。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汉字、喃字,而采用拉丁字母,使越南语拼音化(注: 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会使用少量的汉字,但是读音和含义以及写法与中国都有差异)。不过他们的许多古代书籍都是用汉字写的,所以他们的历史研究者仍然需要学习古代汉语。</p> <p class="ql-block">二、汉字第二次大规模的向周边民族输出</p><p class="ql-block"> 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中国北方相继产生了几个比较强的政权,因为统治的需要,他们根据汉字创制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并用行政命令加以推广,所以创制的文字比较系统和规范。汉字也因此向北方地区大规模输出。</p> <p class="ql-block">  1、契丹文</p><p class="ql-block"> 契丹文字有两种,分别是“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p><p class="ql-block"> ①契丹大字: 这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命令文臣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创制的,时间为公元920年。契丹大字大都是在汉字上增减笔划而成,其中少数是直接借用汉字,但是读音是契丹语音。</p><p class="ql-block"> ②契丹小字: 这是耶律迭剌(耶律阿保机之弟)于公元925年创制的。契丹小字是用汉字的笔划作为语音构件,参考回鹘文和突厥文创制的,属于拼音文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元1115年,辽国灭亡,契丹文字停止使用。公元1218年西辽灭亡后,契丹文字彻底废止。</p><p class="ql-block"> 契丹文字保存下来的比较少。20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契丹文书和碑帖等。契丹文字非常难识读,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出版的《契丹文字研究》,整理出契丹大字约1700个,小字约400个,其中拟读132字,译解338词。</p> <p class="ql-block">  2、西夏文</p><p class="ql-block"> 公元1037年,野利任荣主持创制了西夏文,并用西夏文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以及不少汉语典籍,其中有一些完好的保存下来。西夏文的特点是借用了汉字的基本笔划,却没有照搬任何现成的汉字,所以有人说: 西夏文“远看都是汉字,近看却一个也不认识”。不过西夏人勒茂才编写了一本双语双解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简称《掌中珠》。另外还有人编写了西夏文字典《文海宝韵》和西夏文语音字典《音同》,这些字典对认识西夏文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了李范文教授编写的《夏汉字典》,共收集西夏文单字5845个,是研究西夏文的集大成的著作(注: 2008年出版了增订本,2012年出版了《简明夏汉字典》)。</p> <p class="ql-block">  3、女真文</p><p class="ql-block"> 1119年,完颜希尹等人创制了“女真大字”。1138年,金熙宗完颜亶(dan)创制了“女真小字”。15世纪后期,女真文已经失传。</p><p class="ql-block"> 从19世纪到20世纪以来,出土了大量女真文的文物。1896年,德国学者葛鲁贝编写出版了《女真语言文字考》,收集了698个女真字。198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我国著名满蒙金学家金启孮编写的《女真文辞典》,2003年增订为《女真文大辞典》,收集的女真字有1300多个,使我国的女真文研究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图是几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字样)</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中华文明读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汉字传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4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