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冬寒意无足惧,砥砺前行共成长。2022年12月6日,第四小学数学研修(三)组召开了“主题研修成果交流会”,会议由研修组长王斌主持,教务处领导及语文数学研修三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问题驱动思考 感悟生成策略</b></p> 第四小学 王 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标提出:“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即: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的“问题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确立主题,制定计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析我自身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发现尽管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所觉悟,但对问题的理解仍比较狭隘,课堂仍关注的是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缺乏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学生解决的以教师提出的或情境包含的问题居多,缺乏自己发现和提出的新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把握时机,指向精准,不能有效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碰撞,引起质疑、反思、辨析等,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盲目低效,影响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这种情况,在研修组的研修主题《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确立下,我确立了《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这一研修主题。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设计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学习数学的能力。我制定了研修自主计划表,通过研读教材,分别以“设计情境问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设计典型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设计针对性问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设计分层问题,提高学生归纳能力、设计总结性问题,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设计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为每次自主探索预设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提高有效设计课堂问题的能力,把握问题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发展个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研修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研修主题确立后,我又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学习资料时,我从胡庆芳的《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一书中明白:有效的提问策略让课堂学习精彩无限。有效的数学问题是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数学问题。在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中,《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课堂上的场外追问》两篇文章让我领悟很多。恰到好处的追问,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追问的老师必须十分熟悉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并对此有透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要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使追问恰到好处。对于老师来说,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提问,如何提出问题等等,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并谨慎处理和把握。还阅读了黄爱华的《“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吴正宪老师的《让儿童在问题中学习数学》,从中学习问题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教学案例。上网查找专家讲座,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后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寻找有效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团队互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借助研修组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合作研修、组内赛课、团队合作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组内成员都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设计探究,我更是与大家学习、探讨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设计。我的自主探索课《一个数除以小数》,我邀请了业务领导与组内教师前来听课。课前,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课上,我围绕研修主题和本课预计解决的问题“设计典型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课堂实践,课后,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业务领导及组内教师结合我的课例呈现给予了我适当的点评和指导,让我认识到了存在的不足,从而有进一步的改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研修所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我收获了一点点的经验与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积累了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个问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导:问题导入;二学:自主学习;三探:合作探究;四点:精讲点拨;五练:总结归纳。从教学实践中,我提炼出设计问题的策略:问题设计要易于理解,使学生能找到问题中心;要注意问题设计时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用数学问题质疑的魅力去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设计还要适时、适度、适量,讲究时机,恰到好处地提问;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聚焦学习重点、难点、易错点;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题设计更要具有开放性,不能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从不同角度去设问,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而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设计还要有准确性,也就是说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方向明确。概念教学时,可以针对概念的理解设计问题,建构知识,还可以紧追学生的反馈设计问题,完善认知。要想更好地设计课时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解读教材,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梳理问题,确定核心问题,再根据教学过程调整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结课堂提问中的一些技巧:问题形式多样化。选择适当的提问形式,灵活运用直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表达要清晰准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根据问题的难度确定等待的时间,不吝啬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才是目的。在问题中明确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思维操作,提问中不能省略表示思维操作的动词提示,比如:观察、对比、回忆等,一定要详细说明如何操作。要注重关注学生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更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回答生成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自主探索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主题的研究让我的课堂教学状态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始重视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以问题为载体,以设计为手段,通过“问题、探究、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困惑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学期的探索研究虽有些收获,但仍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主要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问题的设计质量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十分一致。在实践过程中,提炼了核心问题,虽已设计好问题,但学生仍有答非所问的情况。由于本人应对这种情况的能力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方向偏离,课堂陷入困境。因为课堂生成是难预料的,所以课堂上还需要一些支架性的问题,汇报时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把握好时机才能引导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途径不够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是我研修中的目标之一。对课堂上生成学生的问题,如何迅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如何通过学生的问题促进学习的深度思考,对我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改进。这些困惑将成为我今后研修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合作润课堂 研修促成长</b></p> 第四小学 黄 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学生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学会倾听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学会讨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学会表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p><p class="ql-block"> 4、学会组织 </p><p class="ql-block">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5、学会评价</p><p class="ql-block">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开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不一定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有时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和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并且学生在讨论之后是有所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策略探索</b></p> 第四小学 王海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目前,大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教室空间比较小,特别是城市学校,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所欠缺,因此,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我们并没有动摇开展课题研究的决心,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去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思索。经过研究,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确定合作交流的内容时,目的不明确;小组分组不合理,学生分工不明确,缺乏合作交流意识;教师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缺乏有效地引导;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信心,合作交流时放手不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合作交流的对策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确定合作内容,主导合作交流实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确定合理的合作内容是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运用的基础,合作内容应当具有一定难度或深度,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应当是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普遍规律或解决某方面倾向性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科学实施分组,激发学生探索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学分组,合理搭配人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分组之初,应先考虑小组结构的合理性,按照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尽可能使小组组合达到最优化,让每个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才能使他们通过锻炼提高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提高引导的有效性,提升合作交流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程控制是组织合作交流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和梳理;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确保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留足合作交流时间,延时评价更加客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不充足,讨论不够深入就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在教五年级下册第 50 页思考题,教师提出了问题,并对具体要求作了详细讲解,便让学生合作讨论。随着教师的一声“好,暂时就到这里”,学生还意犹未尽,热烈的讨论就被终止了。书中提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解决的算法、想法,还没真正落实,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还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尝试合作时间,再通过教师的观察、反馈和总结,引导学生不断地吸取经验再尝试,以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实在地多获得一点知识,实在地多提高一点水平,哪怕“耽误”时间也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谈一谈在合作学习中恰当的评价,恰当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在合作学习结束时,组织评价反思活动,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组内 成员互评,找一找自己、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奖励合作效果最佳的小组一个印章,奖励发言最积极、小手最灵巧、最能帮助同伴的个人一张“笑脸” ,还可以口头说些鼓舞士气、激其兴趣的话,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合作交流学习有利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在学生间建立相互依存关系,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养成学生自觉合作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才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研 修 成 果</b></p> 第四小学 张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其实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我们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目前的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正确有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所以有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转变角色、重新定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给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精心准备、备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前充分准备,备学生要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活跃课堂、灵活驾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随着学生的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要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改进教法、优化结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合作学习、探究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了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达到以生为本的效果,还需要我们们教师精心引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课前预习 提升能力</b></p> 第四小学 张 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期的研修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接近尾声,想想自己的研究历程,感觉自己和学生也是颇有收获,先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期我的个人主题是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前的预习兴趣,掌握预习的方法是本学期我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喝于是我查找了和自己主题有关的资料视频案例。通过学习指明了教学方向,在课堂学习中体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解圆的认识一刻提前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货才有资料,了解有关圆的知识,细心的同学将遇袭后得到的相关内容整理好课上细心听讲,加深对圆的知识点的印象,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没有做好预习的同学也随着细心同学捋清了思路,同时受到别人的鼓舞和激励,感知到课前细心预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更是对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自信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期的研究中能看到,细心好学的学生的收获也看到了粗心同学积极好学,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度,学习劲头十足,在预习习惯和方法的探索中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态度的养成,更是一种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研修路上 点滴收获</b></p> 第四小学 尹 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似细沙,从指间慢慢流掉。行走在主题研修路上已经几年,迷茫过、灰心过、抱怨过,但我们有优秀的领导团队,有勤奋钻研的组内成员,一路上我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在学校浓浓的研修氛围中,探索着、实践着、快乐着、成长着、幸福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期初,通过整个研修组的老师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学习,最终确立了数学研修三组的研修主题:《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分析我自身课堂教学的现状,课堂仍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缺乏有价值深度学习,学生解决的以教师提出的或情境包含的问题为主。根据我们小组的主题及数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个人的主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修主题确立后,我又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学习资料时,我上网查找专家讲座,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后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寻找有效方法。 进一步明确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本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阶段特征,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研修汇报课和集体备课,业务领导及组内教师结合我的课堂和课例呈现给予了我点评和指导,让我认识到了不足,进行深度反思,从而有一定的改进。经过不断的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探索,我有了点滴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适合他们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其在游戏中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课程参与感。以第四单元《可能性》为例,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抽签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准备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教师让学生从中抽出一张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来体验到这些“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相对性。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还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初步培养判断和推理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利用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设置“悬念”。“悬念”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设置出一些具有吸引力、新颖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悬念”成为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诱因。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设置“悬念”,来让学生们自己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要想知道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你们要怎么比较呢?”“要知道他们的面积,你们怎么测量计算呢?”,使同学们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既不现实,也不方便。用面积公式计算呢?还有一个不知道。在学生们产生疑问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这节课,就来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顺利进行课堂引入后,教师设置要这样的问题“通过数格子,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猜想:你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问题创设出动手操作的情境,同学们自己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一步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非常普遍。所以只有掌握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融会贯通。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实行教学。因为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所以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要用“进一法”,而第(2)题求红丝条能够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这样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创设问题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辛辛苦苦设计了情境,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学设计中的某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度。为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针对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要透彻理解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搞清教材知识体系,弄通知识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难点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可接受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受到个人能力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问题情境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把握学情,构建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全程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情境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而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设置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情境。教学活动应坚持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传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为学生创设顺利实现教学任务的“问题情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要刻苦学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全面关注学生的智力、情感、生活经验、关注课外的知识信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备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和独立自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学相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仍然在指缝间一点点滴落,在辗转的光阴中,打磨着自己的思想 。在主题研修的旅途中学习着,提升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提高数学能力</b></p> 第四小学 郭铭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学生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学会倾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喜,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弃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学会讨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独立思老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学会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高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 XXX 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的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学会组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5、学会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 最好按照差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贫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十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开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不一定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有时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 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小组的监管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和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容作兴趣,并且。论之后是有所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我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 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