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故事我来讲》(四)——祁县东观第一中心校东观小学

慕城

<p class="ql-block">  为建设打造清廉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群众清廉意识,增强群众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祁县东观第一中心校东观小学特推出《清廉故事我来讲》系列。本期是第四期,由柴宇宇和杨淼两位同志来讲述他们收集的清廉故事。</p> 包拯清廉轶事 <p class="ql-block">故事整理:祁县东观小学柴宇宇</p>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天章阁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黑子”、“包黑炭”。他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民间称他为“包青天”。<br> 包拯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盛产端砚,是“文房四宝”之一,佳者片石千金。宋朝规定每年要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量的端砚。历任知府借机加倍勒索,中饱私囊,搞得怨声载道。包拯到任后,下令只按进贡数量制作,一枚也不许多要。离任时,他将有人悄悄塞在他行李中的端砚投入江底。从此,“为官如清水,不持一砚归”传为佳话。<br> 包拯60寿辰时,他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不料皇帝第一个送来了寿礼,家人不收。皇宫派来的太监要来一张红纸,在上面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挥毫题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巧妙地辞去了皇礼。<br>  包拯晚年得一子,他死时,儿子才五岁。他留下的遗训是:“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祖坟)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他要求把这个遗训刻在石上,砌在堂屋的东壁“以昭后世”。 诸葛亮清廉故事 <p class="ql-block">故事整理:祁县东观小学杨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p><p class="ql-block">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p>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既是历史警示,更是现实提醒。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明辨是非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用实干成就人生,用实效报效祖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清廉

诸葛亮

包拯

东观

祁县

故事

端砚

蜀国

小学

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