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传承清白传家四知堂文化 </p><p class="ql-block"> 弘扬忠勇爱国杨家将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甘肃省杨姓的出现,仅次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四省。早在东汉时就有相马大师杨子阿居成纪。成纪为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子阿自少好马善骑,因爱马而善饲马,并精研相马之术。当时马援将军亦好马,曾拜师子阿,及征交趾(越南北部)时,援得其益甚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此,甘肃还有其它地县有较为显著的杨氏支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天水杨氏。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天水郡,治所在乎襄县,即今甘肃通渭西。天水人杨阜,字义山,东汉末年举孝廉,初为州刺史从事,后为曹操所赏识,征召在丞相府参赞军事。曾从军讨伐马超,颇建奇功,赐爵为关内侯。累官至益州刺史、金洞太守、武都太守,最后官至大匠(如总工程师)。每朝议,阜视天下为己任,然屡谏不听,知事不可为,乃辞官归隐。死后家无余财,足见为官之清廉。</p><p class="ql-block"> 氐族天水杨氏,是古代氐族中的大姓,也是杨姓在古代少数民族中最大的一支,长期以来与弘农杨氏并称。氐族自称是盘瓠之后,可能与崇拜狗图腾的南方少数民族有血缘关系。后来,他们努力向西扩展,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从事畜牧和农业,并与冉駹夷、白马羌交错杂居在一起,在羌族的融合下,慢慢地“嫁娶有似于羌”。故史学家又把他们称之为“西戎”。杨姓由于是古代氐族中的第一大姓,故在氐族所建立的仇池、前秦、后凉三国中,杨姓起了中坚的作用,其中的仇池国就是杨姓人建立的地方政权。仇池,本为山名,亦名仇维山,又名瞿堆,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北(一说即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盆地,地势四面陡绝,中间有可供耕种的百余顷土地,是天然的固守之地。在汉代仇池属天水郡清水县,以后分别属略阳郡、汉阳郡、永阳郡、广魏郡管辖。后人沿袭旧称,称他们是天水杨氏或略阳杨氏、永阳杨氏、氐族杨氏、仇池杨氏和百顷杨氏。</p><p class="ql-block"> 早在东汉末年,杨姓人在首领杨腾的率领下,举族迁徙到山川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仇池山后,杨姓便成了当地的主人。据史载:杨腾,号仇池。自少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富有韬略,爱部下如子,颇有大将之风,御下有方,众多敬服,极得时望,因之居于仇池,如王国,无人敢侵犯其境。仇池地方百顷,物阜丰庶,民众安居乐业。建安年间(196—220年),自号为西夷部落大帅,又以仇池为自号。后来,仇池杨氏利用魏晋南北时期中原大乱之机保土安民,相继建立了五个地方政权,直到隋朝初年灭亡,立国时间累计达300余年,是同一时期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莫及的。</p><p class="ql-block"> 仇池杨氏,史称氐杨,自东汉杨腾始,历魏晋南北朝,共十六世,先后建立地方政权,驰骋于陕西、甘肃、四川、山西等地,生存于两晋南北朝各政权之间,达350余年。杨姓郡望,西汉之后,“弘农”一郡,独步天下。至宋代,陈彭年偏著《广韵》,始有“天水”一望之称,其由盖因杨氏后裔,尤其是仇池杨氏后裔在天水一带特别繁衍而得名。氐族不属于汉族,而杨腾上世世系失载,仇池杨氏自杨氏受姓以来,何时分支,或为弘农杨氏之一分支?尚待稽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武都杨氏。武都即今甘肃陇南武都。后魏时有杨令宝,善骑射,有谋略,攻城夺地,为敌人所畏惧。初从肃鸾为将,屡立战功,升谯郡太守。景明初(500—503年),授南衮刺史,诏命镇守淮南,累捷有功,政绩亦佳,升京畿内使,病逝任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武威杨氏。武威凉州杨氏源于弘农郡望一脉,斯为宋将杨业后裔。终明一朝,杨氏先祖历仕皇朝十六帝,为有明一代功德昭著的世袭勋臣。初祖杨税和杨胜皆为洪武年间战将,曾随同明成祖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杨税战死,其子杨忠于永乐十五年调凉州卫正千户,世袭武德将军。杨胜继续随朱棣征战,封怀远将军。三年后,杨胜的儿子杨斌先是承袭父职,后随太监王安巡察甘肃镇兵务,后主动要求内调凉州卫掌印。从此,杨氏后裔因镇守河西而世代居于凉州,遂有凉州“杨家将”之名。</p><p class="ql-block"> 如今凉州城内,有数条以姓氏和官府命名的街巷。其中,“杨府巷(街)”的名气比较大,一直都未改其名。据史料考查,杨府乃明朝骠骑将军、甘肃总兵、蓟镇总兵、凉州卫世袭指挥、上柱国、光禄大夫杨嘉谟及其祖上的世袭府邸。杨嘉谟官阶属正一品衔,但是在《明史》中却无传,而且对杨嘉谟生平记载也多散见于其他史传或史料中。杨嘉谟,号明宇,祖籍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生于万历五年(1577)十二月,25岁时袭父亲杨魁职凉州卫指挥佥事(秩正四品)。杨嘉谟戎马生涯四十年,参加战斗(战役)数十场,建功及封赠无数,明亡前,杨嘉谟因病退休归隐,崇祯十五年五月因病去世,享年66岁,夫妻合葬于凉州东野佳城,即杨嘉谟八代祖坟,今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杨家坟庄子。墓葬毁于1958年的平坟整地运动。杨嘉谟是殁后封赠“上柱国”,说明他是备受皇帝称赏的一位功德昭烈的名臣。</p><p class="ql-block"> 据《凉州府志备考·杨氏家谱》记载,明朝末年,武威《杨氏家谱》编撰而成,由时任甘肃总兵杨嘉谟撰写序言。《杨氏家谱》序言除了一些基本的家训之外,又考证了凉州杨家先祖实为北宋名将杨业之后。宋朝灭亡之后,其后裔来到四川重庆府长寿县居住,后来杨氏子孙又以将帅之能,升任凉州卫世袭指挥使,从此繁衍生息于武威(凉州)。武威文庙除存有杨嘉谟墓志碑外,还保存着一块天启年间皇帝敕封杨家将功臣的圣旨,确凿地记载了驻守蓟辽边关的凉州“杨家将”的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 在武威,以凉州杨府巷、将军府、杨家河、杨家山,杨家将战鼓军鼓(凉州攻鼓子)、杨爷庙、白衣寺、太平巷仙姑庙《四知堂》、杨家松树庄子忠节牌楼、杨府巷《忠义堂》杨佑三官祠、蜻蜓村杨家坟庄子杨家将九代将军墓地、清凉寺,杨潮庄北极宫,古浪杨门女将忠烈牌楼、杨府三盘磨、杨家烧坊、石碑滚灯、白塔沟扎龙舞龙、王澄堡社火等形成的精忠报国的明朝凉州“杨家将”历史文化遗迹,这在全国是少有的杨家将历史地名信息存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图为武威凉州杨氏族人表演攻鼓子舞</p> <p class="ql-block"> 传得杨家将鼓乐舞,便是杨业后留人。凡是有宋将杨业后裔生活的地方,就有杨家将鼓舞的传承。杨家将鼓舞形式多样,但就其主要派别与形式来划分,有凉州的杨家将攻鼓、对鼓,还有陕西韩城的行鼓、围鼓,陕西富平的老鼓、阵鼓。这些杨家将鼓舞作为一种特色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杨家将鼓舞自宋代传承至今,以其传承历史久远,阵营完整、鼓点繁多、技艺高超,而在西北地区独秀一枝,久盛不衰。杨家将鼓舞在表演时,由“杨”字旗、“帅”字旗帅旗开道,一面面龙凤旗在阵营两侧,一字排开。摇旗呐喊,以壮军威。令旗挥舞,鼓声雷动,气势恢宏,时而呈合围进攻之势,时而呈战场队形一字排开。从而将战场中短兵相接的紧张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杨家将攻鼓子,无愧为古战场军乐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图为凉州四坝镇杨家寨子的杨家将攻鼓子表演</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明朝杨家将进驻凉州卫640周年。“传承清白传家四知堂文化、弘扬忠勇爱国杨家将精神”是杨家人的优良传统,凉州“杨家将”历史文化不仅是杨家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武威人民、甘肃人民、西北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金城杨氏。金城即今甘肃兰州。《金城杨氏家谱》记载,其祖先为“大元御世三不花公之先”。意思是说,三不花公是金城杨氏之始祖。原来,金城杨氏祖先是元晋王甘麻剌曾孙。而甘麻剌系大元开国皇帝乃孛儿只斤氏忽必烈长孙,裕宗真金皇帝长子,原为梁王,后元始祖改封为晋王,长期镇守北边。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其后裔中有三兄弟,武艺高超,能征善战,分别叫飞也不花、楚也不花、库也不花,即三不花。他们分任大元觉罗并居台吉之职,协隶于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麾下。可见,这支金城杨氏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明洪武三年,明军大将徐达率军在甘肃榆中和定西之间的车道岭一带击溃王保保军主力,王保保兵败逃往塞外。三不花作为王保保的部属,隐姓埋名,散居在金城(今兰州)近郊,一居出库虎喇(青白石),一居铁觉虎喇(后名为定火城、水阜河),一居石空虎喇(石空寺),他们弃兵为农,以耕种放牧为生。在皋兰县,杨氏为大姓,几乎散居在各个乡镇。另外,永登县苦水杨氏八世祖杨廷珞,迁居苦水堡北五里的五柳村,置田东沟,务农为本。苦水杨氏遂以该县大路杨氏人才辈出而标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临洮杨氏。杨继盛,号椒山。明正德十一年(1516)杨继盛出生于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世代耕读之家。其母早亡,其父另娶,生活孤苦,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嘉靖二十六年(1547)得中丁未科进士。初任留都(南京)吏部主事,35岁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任兵部员外郎时,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死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上疏获罪被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p><p class="ql-block"> 杨继盛在狄道期间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明世宗知继盛有先见之明,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半年左右连迁四职。</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十二年(1553),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杨继盛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p><p class="ql-block"> 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但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严嵩在其严党的中坚人物,著名贪官鄢懋卿的说服之下,决心杀死杨继盛。恰在此时,严嵩看到了他的干儿子,严党的另一干将赵文华送来的一份论罪奏疏,在这份奏疏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于是他在二人名字之后加上了第三个名字:杨继盛。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继盛妻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p><p class="ql-block"> 去世后十二年,隆庆皇帝立,追谥“忠愍”,建“旌忠祠”于保定。清世祖福临(顺治)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高宗弘历(乾隆)为杨继盛画像题诗。《明史》有传。</p><p class="ql-block"> 杨氏后裔杨天有,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为修建杨继盛祠堂捐资31万多,多年来为慈善事业多方捐助,使杨氏文化永久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陇西杨氏。杨氏,陇西望族。陇西威远楼上东西两面悬挂有两幅匾额,其中,“巩昌雄镇”由明代进士陇西人杜重书写,而另一幅“声闻四达”则由清代书法家杨朝栋题写,其子杨凌霄著有《陇西被兵记》《陇西艺文集》《壤三诗草》等,其孙杨琛著有《扪虱谈》、杨璧是书画家,而杨璧之孙正是如今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中美协会员的杨建华。下面叙述的明代肃王妃杨氏正是这支杨氏之先辈。</p><p class="ql-block"> 很久以来,在陇西县杨氏家族中流传着杨娘娘的传说,翻开本族家谱,有大段的文字记载将时间指向明弘治、成化年间,从“汾川王妃”“肃王”“肃世子”等字眼信息,对照目前可以找到的肃王家族资料,不难发现这位被反复提到的女子正是第四代肃王贡錝正妃、肃靖王朱真淤之母杨氏。家乘资料表明,杨氏随其夫地位先为汾川王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六月,恭顺侯吴鉴持节册封肃简王庶长子汾川王恭錝为肃王,妃杨氏遂进为肃王妃。杨氏先祖元末明初由山西移居陇西,杨妃祖父杨缙,为景泰癸酉举人,敕授文林郎,曾任职山东范县令,后改授山西介休令。父名杨胜,知书史,成化恩贡,后以兵马指挥授禄皋兰,弘治十七年以74岁而卒。母李氏“事兵马公四十余年”,弘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年67卒。杨妃有兄弟三人,妹四人,杨妃在女子中排行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会宁杨氏。会宁县汉家岔镇赵岔村杨氏家族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耕读为本,事稼穑尚学重教传家久,厚道立德,知恩情尊亲睦邻继世长。”这是杨氏家族的家训。这里的杨氏后人珍藏着一份民国四年(1915)会宁高等学堂的毕业试卷,这份已历百年的试卷的主人,叫杨泉。他是会宁教育事业从空白走向辉煌的奠基人之一。从1916年起,到1931年的十几年间,杨泉在会宁中川南峪川小学任教,教出学生500人。1932年至1946年,他来到汉岔乡赵家岔村创办私塾学堂,教出学生200人。1947年至1949年,杨泉又到甘沟驿小学任教,教出学生有200多人。1950年至1952年,杨泉来到汉岔乡杨山村小学任教,教出学生有50余人。1952年11月,一代教书匠人杨泉,因感冒不治而离世,结束了他毕生挚爱的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 杨泉勤奋好学的品质为家族世代儿孙做出了榜样,家族中无论男孩女孩,无论家境如何,都会读书识字。杨氏家族后人们的血脉中,流淌着杨泉的基因,代代相传,至今不衰。在杨泉的影响下,家族子孙后代先后有40多人通过勤奋求学,参加高考,大中专院校毕业后走上行政、部队、公安、学校、医院、交通、石油、电信、移动等工作岗位,全家族三分之一接受高等教育。</p><p class="ql-block"> 年过八旬的杨跻宁带领侄女杨学调、孙子杨晓舟集家族智慧,著有《杨氏家族史略》,详细记录杨氏家族历史,缅怀祖先历史功德,追思先辈美德情操,以简洁的文笔生动地诉说杨氏家族谋求生存的艰难历程——兵荒马乱中夺命的迁徙、天灾人祸时顽强的抗争、躬耕田土披星戴月的辛勤、困顿涸辙相濡以沫的血泪……一代又一代曲折而多难的人生,积聚成甘苦交织的岁月,铸造了杨氏家族特有的平凡与伟大。一本厚重的《杨氏家族史略》,上起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分上、中、下三篇,共16章12万字,系统记录了杨氏家族150多年的历史,并作为地方家族文献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会宁县图书馆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灵台杨氏。灵台县上良杨家庄的杨姓是名门大姓,据传是北宋杨家将之后。多年来,在上良的物资交流会上,前来助兴的秦剧团很少会唱《金沙滩》,其原因据说是杨庄人不忍重睹祖先遭受迫害的惨剧。明成化年间,上良出了个名震江南、号称“天下春秋第一”的大才子杨重。明朝万历、天启年间,上良人杨可教、杨可立居家设馆教学,研习宋儒及王阳明理学,使这里成为关陇士人才子切磋交流理学的文化中心。上良还是民国陆军将领、陇东绥靖司令、素有“陇东王”之称的杨子恒的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泾川杨氏。泾川杨姓最早是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关于西王母的姓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卷记载:西王母姓杨名回,负责治理昆仑山西北部。《通雅·姓名》里也有记载,也提到了西王母的姓氏就是杨。王母宫山也叫回山,312国道叫回中道,都以杨回的名字命名。泾川杨氏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铁涝池迁来的。县域内有荔堡小寨杨家、丰台杨涝池杨家、党原东联杨家、太平杨家、飞云站背后杨家、泾明山底下杨家以及窑店公主杨家、练范杨家、西杨家。而西门官路、南头湾鲁家山杨家则都是西杨家的分支,则因地理位置的划分,而分属到了不同的行政区划之内。泾川还有一支杨姓族人,过了泾河,向北迁至庆阳市正宁县罗川康家沟一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正宁杨氏。正宁县永正镇南住村,原名杨家庄,全村姓杨。南住杨氏一脉系隋文帝杨坚后裔。明洪武三至五年(1370—1372),南住杨氏山西大槐树移民先祖(初世高祖)得春公携弟得萦,随全国人口迁移时,从原籍山西省洪洞县铁涝池迁于甘肃泾川教书,后徙居真宁(今正宁),定居罗川康家沟。到(五世祖)杨端、杨正、杨通三兄弟时,又迁移到现在的永正镇南住村。后来,南住杨氏一分支迁移到正宁县榆林子镇乐兴村居住至今。南住杨氏距今600余年,繁衍传承25代,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现有常住人口918户3856口。正宁县周家镇核桃峪村杨姓,系明弘治二年(1489)由山西省曲沃县侯马乡迁来,距今已有500余年,现有常住人口约300户1400多口。此外,正宁县西坡镇宋畔村杨畔也多居杨姓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镇原杨氏。甘肃镇原(古称临泾)人杨政,字直夫,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从吴珍击金兵,以功授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后转经略安抚泾原,兼帅环庆利路,再迁知临刊、利州,后拜授太尉。卒赐谥曰"襄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庆城杨氏。庆城杨氏位于庆城县城南西十里坪南端的杨家寺咀,始祖杨恭,曾带兵征战于六盘山一带,元封万户侯。去世后葬于庆城县城南三里南小塬。</p><p class="ql-block"> 明成化年间,乡史杨冕为纪念先祖元初官封万户侯杨恭之功德,修建家庙一座,因此而得名:杨家寺咀。杨家寺咀坪台的坟墩硷有最著名的坟冢,这是明正德年间乡吏杨纶为其父杨冕所建陵墓。距离墓不远的陵院前建有石牌坊一座,上书“四知堂”,景象甚为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庆城杨氏家族的祖先们很早就在杨家寺咀耕作,繁衍生息。杨家寺咀偎依着古老的马莲河,悠长的马莲河哺育了当地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3、山丹杨氏。在山丹老军杨庄杨门一族找到了一份老谱,是一位叫杨天华的先祖在1953年,把祠堂里神主上所有恭列祖辈的字辈名讳完整无误的抄录了下来,从下往上历数一共是23代人,按照过去代与代之间的年龄相隔的平均算法,27年为一代,那就是说山丹老军杨庄杨门一族,已经有621年的居住历史。而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正月,从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迁徙至塞北筑城屯田,推算到现在,是620年的历史。这两个时间段恰好重叠在一起了,这足以说明,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的军迁中,山丹的先祖就在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并且说明就落脚在明朝的河西区域里,如果这样的推理成立,山丹的先祖就是河东杨氏,即“河东堂”的后人。根据现有的翔实历史资料,恰恰说明了山丹杨姓和霍城的杨姓,都是出自老军“杨家圪塄”。从搜集到的山丹十号杨家的家谱,得知他们最早的先人叫杨世宦。</p> <p class="ql-block"> 14、卓尼杨氏。卓尼杨土司家族是甘青土司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自明清以来,世袭罔替,雄踞一方,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民族关系,都曾产生过深刻影响。《安多政教史》记载,杨土司家族是甘肃藏区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管辖范围最大的土司家族,其祖先为吐蕃赞普大臣嘎氏后裔,在明朝时期归顺朝廷,明永乐十六年(1418),卓尼土司始祖些地受封于朝廷,此后,历任土司20任,历经了532年,管辖地区包括现卓尼、迭部两县和舟曲、宕昌、临潭等县的部分地区,卓尼土司是甘肃几个藏族土司中确立时间最早,管辖范围最大,沿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管辖人数最多的土司。对甘肃省甘南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都曾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杨积庆(1889—1937年),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13岁承袭土司之职。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西南,北上抗日,途经卓尼杨积庆辖区迭部时,他深明大义,拒不执行国民党阻击红军的指令,且暗中指示当地藏族群众,为红军将士抢修已被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和尼傲峡木桥,并开仓供粮30余万担,妥善安置流落红军200多人,为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红军北上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8月25日,鲁大昌派心腹营长潜入杨土司住地博峪,利用土司内部矛盾制造了“博峪事变”,杨积庆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享年48岁。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杨积庆作为甘南卓尼第19代土司,在位35年,办学禁烟,思想先进,辖内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景泰杨氏。景泰县杨氏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箩儿巷迁居景泰县条山镇。字辈:“生登国永大,树春祖德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民勤杨氏。自明朝永乐年间,先祖大德随军屯田到民勤之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已繁衍到22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7、东乡族自治县八十哥塬徐家沟杨氏。字辈:“广胜林德增,国正天星顺,君贤民自安,玉隆高万明,祥鹏澍乾坤,侹福有佺庆,吉仲范多领,兴崇薛龚玭,世伟顶奎成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正宁微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