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一中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疫情期间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助力线上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就我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p class="ql-block">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p><p class="ql-block">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年级校长为副组长,年级主任和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p> <p class="ql-block"> 二、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稳步开展心理疏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形势,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开展精准风险研判,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加强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营造良好舒心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p><p class="ql-block"> 1.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充分发挥课堂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p> 2.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可能的心理困扰 (如过度焦虑、紧张、恐惧、心情低落等)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规律等)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br> 3.做好重点关爱,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班主任关注和重视疫区的学生、家属或自身患有新冠肺炎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毕业班学生等,每周一次对重点关注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br> 4.对于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结合以往辅导记录,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维持心理健康水平。<br> 5、利用钉钉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多渠道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班主任、学科教师开展线上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以及思想动态。<br><br> 6.安排音体美教师利用大课间,引导学生通过适当运动、家务劳动、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自我放松。 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我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问题学生在我们努力下,心理得到疏导,精力能集中到线上课堂,成绩能稳步上升。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仍然有部分班主任、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