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 渐渐淡了的“疫烟”

军营十年

<p class="ql-block">岁末 </p><p class="ql-block"> 渐渐淡了的“疫烟”</p><p class="ql-block"> 一一写在2022年12月8日</p><p class="ql-block"> 岁未,新年的脚步声愈发近了,肆虐了3年的新冠“疫烟”,也在这个季节渐渐淡去了很多。不禁想起最近重读的伟人毛泽东的那首诗《送瘟神》:</p><p class="ql-block">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 class="ql-block">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p><p class="ql-block">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 class="ql-block">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p><p class="ql-block"> “ 新冠”疫情起于2019年12月8日;止于2022年12月5日。“新冠”与当年的“非典”-样,成了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5日这一天, “新冠”被赋予了“乙类感冒”这个名字,意味着,一个防疫的时代已经过去,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了3圈,把人转的多了3道年轮线,把“新冠”转的也没多少劲了,把淡去不少的“疫烟”融入到了人群中,遇到免疫力低下的人,就折腾一下子。</p><p class="ql-block"> 蓦然间,人们意识到:一个免疫的时代来到了,在人们的懵懂中拉开了帷幕,就如2019年12月疫情突然降临一样,让人有点不知所措。前些日子,很多小区与乡村还在静态管理中,还在全员核酸检测,几天的功夫,全员核酸检测的场面成了过去式,多年以后,当现在的孩子讲给他们的孩子听的时候,也许,就成了惊心动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免疫的日子开始了,全员做核酸的场景没有了,一些自动检测点也没了踪影,很多人不适应,就如刚开始做核酸一样,嘴里蹦出来的牢骚话一筐一筐的,现在可好,感觉少了一个“探测器”,总怕身边潜伏着一个“阳”的人,那些“阳”的人,说是没有后遗症,可谁知道呢,人们心里总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怕自己与孩子成为“小白鼠”,以至于学校通知开学了,一些家长仍然把孩子关在家里。人们的心理上还没准备好,总感觉“新冠”就是“新冠”,改个名字,还是“新冠病毒”,还会攻击人类的生命,只是“毒性”小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免疫时代的帷幕拉的越拉越大,速度快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当这种“自由”突然降临时,很多人仍然静静地宅在家里,有些人说不敢“享受”,有些人说无福“享受”。上班的人们宁愿骑单车受冻,也不想去乘公交车;公交车上的人不再拥挤,稀稀松松坐落着非乘公交车的几个人。走路时,看到迎面有人戴着口罩过来,也会避开一点;如果看到有人没戴口罩迎面而来,心里会把这个人骂的禽兽不如,视为已经属“阳”了,故意出来放“阳”呢。熟人之间打招呼,也是戴着口罩并拉开一段距离,美名曰:“岂能让道友伤了贫道。”这些都再现了2019年岁末那时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国家防疫政策的变化,看似悄无声息,实则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无数个喜欢按步就班生活的梦中人,他们发现:免疫时代是一个以家庭为单元、以个人为主体的防“疫”时代。当下的日子里,人们对自身的免疫力愈发重视了起来,更加注重顺应天时的作息、饮食的营养、身体的锻炼与快乐的情志,称谓健康“四合理”。</p><p class="ql-block"> 岁末,“疫烟”在渐渐淡去,免疫时代到来了,人们在慢慢适应。伟人毛泽东写的那首《送瘟神》,很多人都会背颂,深深的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里,激励着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 岁末,“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p>